对哲学的理解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9-30

  哲学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一个高智慧,神圣不可高攀的学科,即使它作为一门学科,也会使人觉得深不可学,是作为一般人不敢学习,也觉得不现实的学科,但是哲学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于启迪人的智慧以及生命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爱;智慧;基础;高贵

  哲学是目前学科中最古老的学科,因为所有的学科都是从哲学的思考中引发出来的,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哲学”的概念,只是人们以各种方式去思考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断的通过智慧改造人类的内心,使人获得新生,脱离普通人的身份,进入另一种层面的生活。

  一、哲学中体现的爱智慧思想

  哲学一词,英文写作Philosophy,其词源为希腊文philosophia,据说是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最早创造这个词,意即“爱智慧”。19世纪一个叫西周的日本学者最早用汉字将它译为“哲学”,1896年,中国学者黄遵宪首先借用这一日本译名,随后它便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译名颇为贴切,因为“哲”字本身就包含有“爱智慧”的意思。首先“爱”即是“热爱”,“热爱”就意味着“探究、追求”,哲学作为爱智慧、求智慧的学问,表现为一种对智慧的不断的追求。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哲学就意味着追求”。

  哲学从其本源的意义来说,哲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爱。“爱”就意味着情感的卷入,就意味着关涉人的活动。没有爱的色彩的哲学是可疑的;没有爱的色彩的哲学是一种变了形的哲学。我们几乎总能从好的哲学中看出爱的色彩:对大自然奥秘的卷入,对人生世事的无尽的探求,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迷恋以及对美好艺术的情感偏爱等。这其中也不乏对异性的情爱性爱。在希腊文中,表示“爱”的词语,Philia,Eros,Agape,Storge,Xenia 等虽有差别,但也有联系。每一种爱的情感,里面都不同程度地掺和着这四种爱的因素;而一个人格上完整的人,都具备完整的爱的能力。这种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是一种情感的深沉状态,是对事物更为本原的追寻,对个性之中的普遍意义的渴求,对万事万物变化背后的恒定性的向往与憧憬等等。没有这种对待对象的态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发生,也就不会出现真正有生机有价值的哲学。因此从古希腊哲学家到近代的西方哲学家、从中国先秦哲学到今天的近代中国哲学都是从爱智慧的角度研究哲学问题,从而探求世界的本质,从西方哲学的“水、土、火、木、无定”到中国哲学的“水、火、土、木、金、理、气”等,无一不是探求世界的本质,它们的目的都是揭示不可见的东西,就是让人看见隐藏在诸般表象后面的不可见的东西,智慧揭示的真理如此神奇,以致于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真理,但真理就像古希腊哲学的秘典传授中出现的幻想一样,仍然是凡夫俗子看不到的,因此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学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学习哲学是一种爱智慧的高贵过程

  为什么说是高贵的过程,因为对于马克思的一句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不论是现在还是遥远的古时期,几乎都适用,但是对于哲学家而言,这句话适用的程度并不是那么深刻,因为他们可以抛开物质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大多数人类是做不到抛开物质去享受精神的,因此正式因为这种高贵的情操,才让人觉得学习哲学是多么的高贵。

  从哲学起源到发展至今,在古希腊时代对于学习哲学付出艰辛的学者数不胜数,比如:我们熟知的著名哲学家,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王族子弟―赫拉克利特,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王族家庭,他本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卑斯山附近隐居起来,他曾经说:“我研究我自己”。他把一个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事业,他隐居起来,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才会有流传到至今的“永恒的火”、“无物常在,一切皆流”、“逻各斯”以及“对立统一”辩证法的开始。

  不仅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与西方哲学相比较,在相应的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哲学大家,为追求哲学而放弃高官名禄,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孔子,出生于春秋战乱的大环境之下,在其三岁之时,其父去世,沦为社会下层的孔子,在其早年时,“贫且贱”做过小吏,晚年做过司空,大司寇,在其从政期间,不畏王权,发扬自己“仁”的思想,从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器”的世界,而是一直向着心中孜孜以求额“道”,“闻道”对于他而言是最高的一切,所以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论语》里仁中,明确地可以理解到孔子对于物质是多么的轻视,例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之,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于是。”又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如在《论语》卫灵公中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从以上的语句我们可以反映出物质对于一个真正追求“道”的哲学家而言,是置身事外的,他不会因此而受到干扰。

  因此,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哲学家,他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的人:(1)出生于名声显赫的贵族世家,对于物质丝毫没有牵挂,只有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基于自己哲学的爱才去学习和研究它,从而为人类作出贡献。(2)出生就家境贫寒,这一类的哲学家,物质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微乎其微或者说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是站在贫苦大众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理论研究来拯救整个人类社会,他们是出于对人类自然、社会各方面的认识来拯救大众,从而拯救自己。但是这两种人在与其所处的社会永远是格格不入,这些哲学家的先进思想总会被统治者所封杀,他们自己也会受到各种逼迫和惨害,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走下来,坚持自己的真理,这就是他们的高贵之处,这也是哲学发展为什么是高贵过程的重要原因,因为哲学的高贵是用无数哲学家的可贵的气质和信念换来的。他们不但深爱着自己的职业或者是爱好,而且极力去维护自己的成果,虽然维护这一过程是很艰辛的,但是他们做到了,所以我们才可以学习到他们的知识,因此哲学是一个爱智慧的高贵过程。


[对哲学的理解论文]相关文章:

1.对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认识(1)

2.“这是什么—哲学” ———海德格尔对哲学的解构和响应

3.价值世界:人的类生命本质 ——对“类生命”的理解

4.论马克思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1)

5.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哲学观念的影响

6.论马克思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

7.文本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

8.对他人以及他人生命表达的理解

9.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1)

10.不同时期哲学家对辩证法的理解思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