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西方哲学史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9-30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选修课西方哲学史论文篇一:

  西方哲学史概况研究

  摘要:西方哲学史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并将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学习和研究它。要卓有成效的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史,必须首先弄清楚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发展的规律,只有搞清楚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哲学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好西方哲学史。

  关键字:西方哲学史;璀璨;明珠;对象;规律

  哲学史就是哲学思想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此,要了解哲学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必须弄清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演变。

  哲学是具有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他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科学。绝大多数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如天文学、数学、生物学、法学等,都是以世界的某一特殊的领域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们的研究对象都较为确定。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早起哲学家们最先讨论的是万物的“本原”问题,研究宇宙万物是有什么东西演化而来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的哲学学说)是哲学思维的最初的历史形式。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早期,哲学正如在希腊文中这个字所具有的“爱智慧”的字面意思所表明的,是包括一切知识的。所以那时没有哲学与科学之分的,这些是包括各种学问在内的“知识总汇”。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发展,正象恩格斯所指,也经历了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两个阶段。如果说从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学说及嘉言钞》的问世一直到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诞生之前,西方哲学史学科都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在这部光辉著作中,黑格尔批判了以前的哲学史家的经验主义的哲学史观。所以他们写出的哲学史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哲学意见的堆积罗列、展览。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人是正确与否,是与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问题是:自然界、宇宙的实质是什么?意识与外部世界、精神与物质’观念与现实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人的本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中都贯穿着一个根本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它要解决的问题应是揭示历史上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揭示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认识史。研究哲学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哲学是的基本要求与内容。我们研究西方哲学是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古希腊成为西方哲学的诞生地?意大利的哲学家们何以成为文艺复兴的灿烂群星近代唯物主义为什么不同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而带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德国古典哲学到底是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所有这些,都有其“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的根源。一般地说,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科学发展水平,赋予了该时期哲学所探讨的特定内容,决定了该时期这些所采取的特定形式,一个哲学家在发展哲学思想方面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自己的时代特点和意向。

  哲学是以理论形式表现的世界观,是不同阶级根本利益在意识形态上的集中表现。一般说来,重大的哲学斗争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反映,甚至有时它本身就是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希腊德谟克里特哲学和柏拉图哲学的对立,反映了新兴的进步的工商业奴隶主同腐朽的、反动的贵族努力中的政治斗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同占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和僧侣阶级之间的斗争,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则以经验论或唯理论作为批判封建主义政治统治的思想武器。哲学不仅受经济政治的决定和制约,而且反过来给它们以巨大的影响,哲学史就是一部哲学能动作用的革命实践史,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往往在哲学上“演奏第一小提琴”,哲学革命往往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这便是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哲学史是在他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矛盾中发展的,所以他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史,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波浪式地前进的。哲学是围绕着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以及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不断发展。这些矛盾中,属于较高层次的矛盾主要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统一:属于较低层次的矛盾有一元论与二元论、多元论,可知主义与不可知主义、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进取精神与无为主义等对立统一,这些对立统一的过程有以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批判与继承、前进与后退、真理与错误、理论与实践、形势与内容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总的趋势来看,它是不断前进的,但是它要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因而发展总是曲折的,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式上升的,也就是曾现出一系列的圆圈。

  综上所述,哲学在其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其变化发展是异常复杂的。尽管如此,他和人类社会的任何其他现象一样,其发展变化也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原理所揭示的上述规律,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哲学史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只有掌握和学习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研究西方哲学史。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上海:上海长江出版社,1949.

  [4]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

  选修课西方哲学史论文篇二:

  从《哲学史讲演录》看东西方哲学标准

  【摘要】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集中体现了其哲学史观,对于中国哲学部分,黑格尔从自己的判定标准出发,否定了东方文明中存在哲学的可能性,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通过把中国历史上对于哲学的理解与黑格尔相比较,挖掘黑格尔批评东方文明的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黑格尔 中国哲学 东西方文化

  《哲学史讲演录》是黑格尔对哲学、哲学史看法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著作中,黑格尔有许多宝贵的提法,但是对于中国哲学却存在着有失偏颇的看法。

  《哲学史讲演录》对中国哲学的片面论断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于中国哲学的论断主要分三个部分――孔子、易经、道家。对于孔子,黑格尔这样评论道:“实际的世间智者”(以下未标注处均引自《哲学史讲演录》),甚至提出“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可见对于孔子,黑格尔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对于《易经》哲学,黑格尔认为已经进入了纯粹的思想意识,只是不够深刻,“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他认为“《易经》中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对于道家思想,黑格尔认为道家是一种宗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从篇幅上看,黑格尔对于易经和道家的论述较多,而对于孔子的论述很少而且多是否定观点。黑格尔认为中国文化中道德、治国之术“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对于哲学的定义,黑格尔界定为“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哲学的目的即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如果按照思辨的标准或者说是绝对精神的标准来衡量,可能中国没有黑格尔眼中纯粹的哲学,但他却忽视了这种标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纵观西方近代哲学史,黑格尔的哲学定义既使在当时的欧洲也仅是一家之言,尤其在黑格尔之后近二百年间,欧洲的两大主要哲学思潮即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沿着反黑格尔主义或者说“拒斥形而上学”的向度发展。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①,这个概念分两部分即“现世”和“智慧”,现世的含义从整体上说就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所以哲学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从实践层面上说,“智慧”就偏向了精神层面,可以说哲学的概念就是实践和意识的统一。而像黑格尔那样仅仅崇尚绝对精神,仇视唯物是不可取的。

  黑格尔对于中国哲学的误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或者说没有系统的学习就武断地下结论,他曾在第二卷中提到“中国人是笨拙到不能创造一个历法的,他们自己好像是不能运用概念来思维的”,而事实上中国是创造历法最早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并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另一个原因是对于舶来品的翻译使黑格尔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在翻译中,老子的“道”被翻译成了理性,当然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对于理解玄妙的道家思想,如果一开始对于把握“道”都有不精确之处,怎么可能深刻理解老子之本意?这个“道”连老子自己都说“可道”的话就“非常道”了,可“名”就“非常名”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黑格尔欧洲中心论思想。黑格尔在考察世界上各种哲学体系时,无法掩饰其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情结。在全世界范围内,黑格尔认为哲学源于西方,对于古希腊、法国、德国等比较推崇,尤其是德国哲学他认为是绝对精神最富有活力的时期。这种欧洲中心论对中国哲学解读上误解或轻视,总是以欧洲当时的哲学标准来评判其他地方的哲学流派,所以这种评判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不科学性和局限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东方人主张自然与精神的合一,主张天人一体,但这种合一不是统一,而是直接合一,是“主体作为消极的毁灭的东西,沉陷在客观的实体里”,于是“实体与个体就漫无区别了”,“一个毫无精神意味的境界就出现了”。这种自然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合一思想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的辩证统一思想,即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具有不一致性,这也是导致黑格尔对中国哲学做出错误评判的重要根源。最后,黑格尔自身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其对中国哲学误会的重要原因。黑格尔生活成长的环境,都会深刻地影响着黑格尔,从而产生了他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这些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正是他产生局限性的直接原因,他不可能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对中国哲学产生误会实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的含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