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学研究论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07-23

  从哲学诠释学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理论发展的本身就涉及到诠释的边界问题,伽达默尔讲,任何一种思想一旦表达出来,就具有了“意义之展开和解释的无限性”[11]。即不管是对原始文本中“隐喻”思想资源的挖掘还是遵循理论发展自身具有的历史性规律,都需要解决诠释的任意性。任何一种诠释其实就是对原始文本在某种意义上、一定程度上的突破,但问题在于如何在这种突破中去把握发展了的理论和被发展了的理论之间的传承性、一致性和最终达到发展了的理论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如果解决不了这一问题,遵循着诠释逻辑诠释出来的思想就成为一种与历史无关的东西,相对应的诠释与理论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及产生的必要性。所以说,从哲学诠释学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果的合法性边界就在于:一是掌控住理论形式上的完整性,使其自身结构趋于完整;二是遵循文章中所阐明的两条诠释逻辑框架;三是在以上述两条为基础的前提下,把握住思想流传的一致性、传承性以及理论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依赖于时代的要求,并且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和丰富的(这一点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理论特征上得以体现)。与此同时,现代文明的自身弊端日益显露,与此相对应的新形态理论是在克服并超越这些弊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诞生的某种新型理论形态需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具有实践性,即这种理论可操作、可实现;第二,继承有益发展思想成果的同时超越发展所带来的弊端;第三,这种理论具有支撑人类持续发展的效用,被历史所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回应时代要求下的一种转向,而且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真理核心保持一致的理论成果不仅仅是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也是对整个时代文明的反思和超越。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出发,沿着理论发展轨迹,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理论自信也随之而来,并且伴随着其特有的实践范式将得以一一贯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法]保罗利科著.活的隐喻[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吴学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5]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7]理査德E.帕尔默.诠释学[M].潘德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戴维佩泊.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9]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强乃社.语言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当代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6,(08).

  [11]王金福.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三个关系问题[J].学习论坛,2008,(0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