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社会学视域下谈转型期和谐社会的建设哲学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2-18

  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他提出的实证社会学理论实质是社会建设理论,分别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方面分析了社会的发展问题,为社会稳定提出了自己的策略。他的社会学思想本质是和谐的社会思想,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问题多发,社会管理问题比较复杂,是最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时期。文章基于孔德社会学视域下探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对于转型期我国如何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德 社会建设 社会秩序 和谐社会

  一、孔德的和谐社会学思想

  1.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及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是统一体,人类的感性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其中才智是重要工具。理想社会中的人们拥有实证思想,由科学来指引生活,拥有统一的信仰,重视的是精神上的地位。然而,要实现理想社会,需要差异性的存在,即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分工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而随着社会分工产生的阶级划分,出现了阶级对立,最后产生了国家。整个世界发展的过程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三个阶段。现代社会是处在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在科学中要注重实证主义。

  2.社会秩序论

  孔德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分别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秩序与社会变迁相关的理论,认为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在他看来,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运行各要素的协调与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1)社会分工与合作。社会秩序将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要维持社会秩序需要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合作与团结。同时,也需要依靠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来维系。个人需要参与到社会合作中满足自己的需要,随着劳动分工,人们相互依赖,使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只有实行正常的社会分工,社会才能稳定。孔德还从人的本性出发来阐述社会合作思想,认为人都有利己、利他心理,解决社会问题要妥善协调个人感情与社会感情,使二者相得益彰。

  (2)家庭。家庭的原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他期望社会秩序能够以家庭秩序为典范。家庭的原则是利己与利他的一致和和谐,对个人本能和社会本能具有调和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政府负责调节,防止知识和社会解体,调节社会关系和巩固社会秩序,人民必须服从政府。在社会中,人民也要贯彻家庭合作互爱的原则,各阶层相互团结、相互关爱,服从社会管理,人人都遵守政府的规定,才能建立安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家庭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宗教。宗教在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孔德认为宗教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宗教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宗教为政权的巩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组织。他号召政府支持宗教,用它来巩固社会秩序。

  (4)道德。社会道德不仅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社会秩序的要求。当社会出现了弊病的时候要靠精神道德的改良。要重建社会秩序,必须从改造人们的观念开始,然后过渡到改变道德习俗,最后才是转向政治制度的重建。重建社会秩序应大力推崇情感和仁爱的人道主义,所以,他呼吁在社会进行一场伦理教育和道德复兴运动。

  二、转型期我国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上仍处在一个重大的变革时期,即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加速转轨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而我国社会建设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表现在社会建设各领域有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导致贫富分化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劳动收入比例过低,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各地区、各阶层的贫富差距,引起了严重的贫富分化。这是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的,也是加大社会矛盾的经济根源。贫富分化还体现在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拉大上,造成城乡、东西部之间的割裂,导致了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消费水平不均衡,反过来又限制了内需的扩大,最后,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状况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总体上来说,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