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四、课程考核改革成效
我校计算机专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按学生兴趣将计算机专业分成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传媒和多媒体、动画制作六个方向。开设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岗位能力课。经过两年的试行,课程考核的改革初见成效:学生就业时不但有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还有多个标志自己专业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更有属于自己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还有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多方面的进步。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加上实习管理老师的努力工作,开创了我校就业的最好局面。
这说明改革是成功的,具有推广的价值。这套改革方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专业的主攻方向,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探索更加主动;岗位能力目标,使学生清楚自己离专业水准的差距;因人施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以学生为本;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主人翁、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分层推进,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逐渐进步;职场环境,与实际工作接轨,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更强,学习更加努力、更有成效。
值得说明的是,专业课程考核只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实用型计算机人才,使学生全面发展,还必须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下一篇:家庭自动化系统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