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的前提:基于教育伦理的思考(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网络化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必然存在数字鸿沟的问题.在美国,黑人与白人,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有关教育技术讨论的主要内容。有些研究人员对于新技术的费用和复杂性可能加重美国教育中现已存在的不平等表示关注。例如,有人提出,虽然技术应当成为优质教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拟定教学大纲时必须能保证学生有平等和充分的机会接触这些技术。是否使用互联网可以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虽然远程的网络成人高等教育备受称赞,但事实上许多人并不具备在线学习的条件。如美国有许多农业地区平均17%或者更多的家庭尚无电话,更别说电脑了。此外,虽然美国的因特网用户超过740万(约占总数的1/4),但这些人大多比一般人年轻且受过更好的教育。1998年美国75000美元及以上收人的家庭接触因特网的可能性要比最低收人阶层的家庭大20多倍。过去,几年美国少数族群中拥有电脑的人数虽有所增加,但黑人和拉美裔拥有电脑的比例仍远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数,而且这个差距看来还在拉大。在英国,开放大学也倾向吸收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学生群体也并未在整体上真实反映出英国种族和经济的多样性,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拥有电脑或上网条件的情况就更糟了。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化前提

    我国在发展成人网络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慎重对待数字鸿沟问题,建构富于教育伦理的成人网络高等教育,而不是采用以效率为先的原则,那样,教育精神所具有的公正与正义便会荡然无存,教育便成了无伦理诉求的教育,甚至,教育便成了“恶教育”了。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欧洲电子学习计划”强调社会权利的平等、强调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强调对弱势人群开展网络培训、一些网站为了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数字鸿沟,开设了针对老年、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的学习课程。布鲁塞尔培训中心还与荷兰、法国的警方合作,为狱中犯人设计网络学习课程。

    建构富于教育伦理的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在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前提。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38. 7%,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29. 3%,没时间上网13. 2%,此外,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年龄太大、太小,没有原因、不好说,不感兴趣等也是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比例在5. 0%一10.0%之间。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硬件设备及信息素养两个方面。

    1.硬件设备

    但是,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境况下,西部地区、农村以及女性等弱势群体还在为基本的生活而奔波。青年男性农民每年有1亿多人奔向异地的城市,以城市边缘人的身份谋取生存的机会,他们根本不肯能获取电脑、网络等数字时代的设备和资源,而国家目前也不可能给这些群体以专项的补贴,即使有,这些群体也不可能把这些补贴用于那些看似奢侈的设备。信息基础设备建设的不足,加上经费的短缺、师资的匾乏,会让偏远地区、弱视群体在接受网络化的成人高等教育时倍感吃力。

    那么,如何使这些群体获取信息技术的设备呢?我们认为,必须建构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模式,使学校的资源向社会开放。我国正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1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一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试点进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人80亿元,覆盖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亿多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中小学的资源完全可以向社会公众开放,进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当然,随着教育部“数字学习港”学习支持服务点的推进,这种境况会有所改变。

    2.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网络的逐步普及,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能否获得信息的机会会渐渐解决,但是能否真正获取信息则会成为一些群体获取成人高等教育的阻碍。随着信息网络设备的日渐普及,信息近用已不是衡量数字鸿沟的唯一指标,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单以信息近用来解释数字鸿沟是不足的,《台闽地区九十一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中指出,个人是否具备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应该纳人考量,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概念:“一般性素养”、“信息技能素养”、“网络素养”。因此该报告认为未来探讨数字鸿沟问题,必须涵盖信息近用、信息素养、以及日常生活应用等三个部分。其实,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会主席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主要是指个人具有找出、评估与利用各种不同能力来源信息的能力,其中应包含五项能力:能知道哪些信息是有帮助的;能知道哪里可以获取信息;能知道如何检索信息;能解释评估及组织信息;能利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考虑便是让弱势群体也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这种策略不太现实。那么,使得课程内容的易学化,开发真正优秀的教育软件便成了一个极为有价值的课题了。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教育软件无疑能极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更能减少学习者的学习障碍,尤其对那些信息素养较差的群体来说。而我国教育软件业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以来,却步履艰难。盗版猖撅、软件研究缺乏、相关人员不足、市场垄断等都成为阻碍我国教育软件业发展的绊脚石。这就急需解除行业发展的障碍,促进教育软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优异的众多教育软件的诞生,进而促进成人网络高等教育的巨大发展和成人获取学习资源的便捷。

    其实,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化,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还会存在寻利所带的社会不公平间题。网络化使得成人高等教育顺应了教育市场化的背景,继而有了巨大发展的可能。但市场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必然会带来如教育腐败、教育不公平等伦理问题。正如台湾学者所言:“在各种商业化经营方式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大学推广课程,特别是网络教学;在以讹传讹的成见下,网络教学似乎成为大学生财有道的‘金母鸡’,在顺应学习化的热潮中,很多网络公司或自称的网络大学竞相与名校合作,广辟网络学程,希图在网络教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网络教学的营利性必然会使得大学的性质有所影响,使得大学精神有所折损。目前新出现的网络大学有相当部分是营利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如果在网络化进程中不断地使之营利欲望膨胀,无视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向“钱”看而不是向“下”看、向“所有学习者”看,在教学成本和市场的冲击中,迷失方向。那么,成人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社会合法性,终究会被社会所遗弃。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的前提,不仅仅是要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还要规范办学行为,引导成人高等教育保持自己的教育精神、教育伦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