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是二人对唱对舞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0-02
  人们对二人转各执己见、褒贬不一,但二人转仍然以不可阻挡之势走红于当代民间,甚至走上了以主流意识为导向的社会艺术大舞台,这无疑证明了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认识它,还要进一步发掘整理,进而使之发扬光大,令其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从最初形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传统二人转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名字,俗称双调、对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二人转的最初定名大约在伪满时期,即2O世纪3O年代,但它一直生存于东北民间,并且常常被禁演,许多艺人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传承并发展这门艺术的。到了2O世纪5O年代,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在新中国的文艺界得到承认,中国职称论文发表写作网,它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和合法生存的空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辽阔广大的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居住人群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应该说是东北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进而影响了二人转这一东北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首先,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来看。二人转一树多枝,它的表演形式有三种,最常见的是二人对唱对舞,俗称“双玩意儿”;一种是只有一个人边唱边舞的独角戏,俗称“单出头”;另一种是由多个演员扮角色同台演出,俗称 “拉场戏”。二人转的演出方式主要是走村串户。据记载,直到2O世纪初,二人转的演出还是:“村店之间。时有二三人在屋内、窝棚等地演唱杂剧”,并逐渐发展成小戏班,走村串店,在窝棚、地窨子、“子孙窑”(农户家)、打渔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大车店等地演出,后来才发展成为唱“屯场”、唱庙会、唱江边码头的茶馆、唱伐木的“木帮”,唱金矿、煤矿等。这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有少数汉族人流入,有人定居,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茫茫,地广人稀,广袤的大平原上,不知相隔多远,才能稀疏地见到几户人家,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因此很难有固定的戏园子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才能生存下来。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道具较少,有小型乐队伴奏即可各处行走方便,所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当然,“单出头”的形式在人数少这一点上似乎更占优势,但表现力远不如“双玩意儿”,因此二人转便成了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其次,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是集说、唱、舞于一体以唱为主,且唱且舞,中间加上一些口语说词表演时拿手绢、扇子、竹板等道具,表演过程中不时加一些类似于杂技的“绝活”,一些艺术表演的基本要素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形成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体现的一种“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这是东北地区封闭式文化特征的一种折射。
  东北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平原,区域内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与南方的山区水域相比较这里在地理上的突出优势就是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因而这里可以做到同气连声、风俗相融,平常说的“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在这里是用不上的。所以,东起长白山,西至内蒙古戈壁,北起大小兴安岭,南到长城山海关,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生存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语言习惯,基本上是相似的,因而文化欣赏口味也基本相同,这才使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区域里得到流传,得到老百姓的共同喜爱。
  再次,从二人转的演出风格看。二人转是一种比较粗朴的民间艺术,在二人转演出中我们看到的是演出气氛的热烈火爆,唱腔的粗犷豪放,表演的诙谐幽默,演唱的粗声大嗓,口语的村野直白,甚至加上许多露骨的说口粉词和动作,演唱过程中时常加入一些与内容不相干的拳打脚踢,这是东北人文化性格的真实写照。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等分不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