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教科书事件看日本蔑视中国的民族心理传统(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是思想原因。日本是一个“神”的国家,“天照大神”是大和民族之源,天皇是“世界之大君”,世界各国之君都是天皇的臣仆,统一世界,建立“八一宇”是大和民族的天职和奋斗目标。大和民族高人一等,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领导其他民族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种与希特勒法西斯如出一辙的民族优越感的支配下,日本坚信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都不在其平等之列,即使是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并给日本以无穷帮助的中华民族亦是如此。这种狂妄的民族优越心理在侵华战争中成为日本激发官兵士气,野蛮对待中国民众的精神武器与思想动力。

  天皇政府的宣传、教化是直接原因。还是看一看良善的日本人士对此的评价吧。这都是“明治以来蔑视中国的教育所造成的恶果”,而这种教育是从制造、宣传侵略中国的理论依据开始的。明治以后,日本政府反复地向孩子们灌输日本是一个地小人多的国家,没有土地,也没有资源,要生存就得向外发展的思想。侵略中国东北时,公开散布:“满洲人痛恨国民党,多方设法脱离国民政府统治”,日本南满株式会社还为此专门编写了一部反映中国人抗日、反日、排日内容的书《支那排日教材集》。“日本的老百姓,主要是中、青年一代,他们从小就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熏陶,早就认为‘满、支’是他们的生命线。而到现在经济恐慌,找不到工作,甚至连吃饭都为难,当然觉得政府说的‘是支那人不让日本人活下去’的宣传没有错。”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不仅日本一般人民不知道事实的真相,简单地“认为中国人只顾自己,不能团结,一盘散沙”,连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也都认为,为了日本的生存,用武力征服中国是理所当然。因此,从明治后期开始对中国人除了侮辱以外。就是轻视。

  知识分子的鼓吹是催化剂。这大概以“浪人式的革命家”、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北一辉的影响为巨了。北一辉在其《国家改造法案大纲》一书中,放肆地扬言:“没有我们的保护和领导,印度和中国的七亿兄弟决不能取得独立。”于是,日本千百万年轻人“一下子就给迷住了。他们能够与这些罪恶势力和共产主义进行战斗,使东方从西方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使日本成为世界各国的领导者。”I8至于以蔑视、侮辱中国和中国人为能事的文学、文艺作品更是充斥日本社会。而且,在每一次侵略中国的战斗打响之前,这样的声音就甚嚣尘上,不可一世。

  军事胜利的刺激是加速器。武装侵略中国既是日本民族轻蔑中国、敌视中国的恶果,又是一种助推剂。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攫取了梦寐以求的对朝鲜的控制权,以及西方列强积40余年方才蚕食到手的各种对华特权,还从中国猎取2.3亿两白银,相当于日本三年的财政总收入。如果把它折合成日币是3.6525亿日元,扣除日本的战争军费支出,净得1.6485亿日元的利润。日本正是利用这笔赔款扩充军备、实施金本位,一举完成了币制改革l。1900年镇压义和团,日本又从中国榨取了巨额战争赔款。从此以后,本来与中国同处近代化起跑线上的日本迅速爬上强国之路,中国则从此一蹶不振,中华民族的近代化被扼杀在摇篮里。

  近代中国在中日国家关系上的持续软弱是直观教材。近代中国与日本有多次军事较量,胜少败多,尤其是甲午惨败,不仅扭转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而且,直接影响了之后与日本交往的信心。军事上的失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可以说还带有较大的技术性,但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中日间国家交流,中国也总是难逃厄运。自信不足的中国反过来给日本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引来了日本更大的歧视和敌视。整个国民党时代以前的中国基本上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艰难地过来的。“民国以后,日本人对中国人轻蔑(或憎恶)变得更厉害。

  日本经济实力急速发展下的民族自信心膨胀是新特点。战争结束后,日本之所以继续轻视中国,一个是美国的背后支持,正是由于美国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在各个方面给日本以莫大的支持和纵容,才使得日本面对中国而常露斜蔑。另一方面是日本为巨大的国家经济实力所托起的民族自信。经济是打倒任何一个民族的最彻底的手段,也是唤起、强壮一个民族的最有力的法宝和武器。二、三十年代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日本在极度自信中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最后毁灭了自己;今夭名列世界第二的国家经济实力再次使日本民族对周边国家产生不屑一顾的心态。愈演愈烈的教科书事件,究其根源就是日本民族狂妄心理和蔑视他人传统的再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