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术上对明代手工业的评价认为较唐宋有进步和提高,却始终认为明代的雕塑不如唐宋,虽然明代的雕塑很少有能和宋代雕塑相提并论的例子,但是明代手工业的进步和时尚的社会风气从明器陶俑的造型及工艺上能充分体现出它的时代特征,其塑造生动、充满灵性确实可贵。而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和韩政墓陶俑则是这种特征表现的代表,无论它的制造地是否是大理本土,它的文化背景 与南昭文化的渊源有无直接关系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和韩政墓明器陶俑与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总是有其不可分割的必然的联系。明代历朝就有多在全国分封藩王的历史,且死后极尽奢华厚葬与手工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分不开的,边疆地域的民族手工业不同程度地会受到汉民族文化和手工业的影响是必然的。
明代陶塑正确的解剖知识及一定的程式规律的造型与题材丰富的具体表现结合的统一与完美,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特征。这一时期的传统工艺形式完美和谐统一,人物造型比例及结构严谨中不失生动,注重表现情节及人物细节的戏剧性。追求心性、传达表现世俗人文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性。
明代的陶瓷手工业进步是景德镇御窑(官窑)的设置与建立。陶瓷技术与艺术上的成就,对研究明代手工业的发展非常关键。民间制 陶业 的发展迅速,已形成 “官搭 民烧,官民竟市”的繁荣景象。明器陶俑的制作和生产也必然会有形式上的变化和发展。而这种发展也一定会影响到这一时期的其他相关艺术,雕塑技术与艺术形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甚至会反映出这个时期普遍的审美情趣。中国陶瓷史上的文明与进步始终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佐证,明代陶俑对比例及解剖知识运用的意识是典型的时代的审美特征,改变了原始的工艺制作模式。
明代手工业上的进步成就仅在陶瓷工艺上就有成型方面的利坯车,包括铁刀代替竹刀利坯;发展胎薄成型、及口吹施釉方法;由釉下彩到釉上彩,色地加彩,青花斗彩多项装饰技术的突破;此时的陶瓷彩釉研究和使用也非常普遍 ,为明器陶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和韩政墓明器陶俑正是这种先进技术支持下的有代表性的明代雕塑艺术瑰宝。它不应因为它的尺寸及明器的属性而受到偏见和被忽视应有的价值和在中国雕塑史上的地位。
云南历史上,东汉时期大理、呈贡和通海出土的陶塑有大理水田池塘模型、通海出土的水田池塘模型和西晋大理出土陶马,都非常有特色。云南由于其特有的地域和文化特征,青铜、陶器、建筑、民间民族手工艺方面历史丰厚,不仅包含独特的云南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这其中也因政治的关系,汉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相互间的交流从而形成和发生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和韩政墓陶俑出土证明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包容、和谐、独立、共荣这一特征,其使女俑及骑士俑,无论在工艺或是造型的手段上都可以说是传统雕塑中上乘之作,而这种生动的形式已经超出陶瓷艺术自身审美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叶吉言民.中国陶瓷史 [z].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李昆声.云南艺术史[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