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代隐士的处世态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论文关键词]汉代 隐士 处世态度?
[论文摘 要]隐士是汉代社会特别是中后期重要的阶层之一,本文试图从汉代隐士的处世态度中来了解两汉时期的隐士阶层。?
隐士一直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阶层,自范晔《后汉书》以降,历代正史中多有《逸民》、《隐逸》之类传。?
所谓隐士,一般是指那些具有文化修养但却不肯入仕的人物。这些士人为何不愿入仕,有其不同的原因与背景。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肯入仕的士人,他们在实际政治上并无建树,但相较于那些在政治上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历史所享有的声名似乎并不逊色。从隐士的社会活动来看,在古代社会隐士所留下的行迹或许隐晦不明,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但其在历史上所具有的影响与意义则颇堪注意。可以说“隐”是相应于某些特定的政治社会基盘上所产生的人物。而隐者之所以不愿入仕,又必有其思想上的动机。因此,从政治史与思想史的角度来观察,应该是了解隐士的较佳途径。本文主要是从思想的角度来了解两汉时期的隐士阶层。?
汉初,一条基本国策是采用“无为”的治术,清净无为,与民休息。这种国策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汉高帝十一年冬,刘邦曾经布告天下,其中心思想是说:“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反映了汉初统治者对士这个阶层的重视与诱惑。这重视与诱惑加上无为的治术,便是一个无形的力量,吸引着士人参与西汉政权中来,这是汉初隐士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时期,士人社会参与意识强,涌现出一批功利思想浓重的人物,也就是“有大志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是令人注意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记载,“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热衷于功名利禄,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应该说,这也是促成西汉时期隐士少的另一个原因。?
西汉隐士,史载不多,从上述分析看,实际人数估计也不会多。东汉肃宗时有何隐士粱鸿,“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这是迄今知道的较为具体的数字。?
四皓,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秦末避乱,入商山(陕西商县境),时称“商山四皓”。汉初,刘邦敦聘不至,但与刘汉政权若即若离的政治态度还是明确的。陕西郑子真,四川的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请子真,子真遂不屈而终。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他的道德文章,不但受到杨雄的称赞,而且,也受到蜀人的爱敬。?
以上是西汉比较有代表性的隐士,班固认为:“自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占之逸民也”。由此可以看出,西汉时期隐士处世的一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