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1933-1945)(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弗莱克斯纳的研究所接纳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家,对社会科学家的救助贡献最大的是社会研究新学院院长阿尔文·约翰逊。和弗莱克斯纳一样,约翰逊也在30年代初前往欧洲聘请专家。1933年德国发生一系列迫害事件后,他列举了一个包涵几乎所有富有天赋的社会科学家的名单。他希望在新学院为他所景仰的学者提供职位。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约翰逊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向社会募集资金,建立流亡大学,作为社会研究新学院的研究生部。准备邀请15名社会科学家前来任教两年,每年给予4000美元的薪酬。他的这一计划得到了慈善家海勒姆·哈利的支助得以创办。流亡大学给很多学者发出了邀请函,这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理由通过美国领事的审核前来避难。在流亡大学里,聚集了经济学家埃米尔·列德雷尔等许多著名的欧洲知识界精英人物。
  1940年法国等国沦陷之后,新学院又设立了专门机构救助法国和比利时的知识难民。同时,社会研究新学校也聘请了很多知识难民前来演讲或从事短期研究。有些为长期聘用,大多数是短期雇用。不管是临时还是长期聘用,约翰逊给欧洲知识人士发出的邀请使他们能以非限额移民或者访问学者的身份进入美国,这挽救了许多知识人士及其家人的生命。
  纽约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斯蒂芬·达根创建了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来帮助流亡知识分子。与以上两个机构不同,它接纳的成绩卓越的技术人士和著名的学者以避免和美国年轻学者竞争。同时,考虑到研究机构和大学经济上的压力,合同一般为一至三年,属短暂聘用。科学家们也不是集中在一起工作,而是分散到各大学和研究所。这一机构协调了全国学术界的救助活动,到1945年终止活动为止,一共帮助了约335名知识难民。
  一些自然科学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罗森沃德基金会等也曾发挥了积极作用。罗森沃德基金会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提供过短期研究项目资金,帮助学术和艺术领域的年轻学者就业。洛克菲勒基金会早期由于资助项目门槛比较高,强调研究者的高学识和基金会的非政治性,使它在营救知识难民上被束缚了手脚。不过,该基金会在这一时期还给至少22位流亡医学家的研究项目提供了部分或全部的支持。1939年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建立了两个紧急救助项目,即“流亡学者计划”和“欧洲学者计划”。从1939-1945年,该基金会在六年里在这两个计划上投资了约229862美元。1940年,基金会还与阿尔文·约翰逊合作,实施救助法国和比利时等国科学家的计划,由社会研究新学院接受100名学者,由洛克菲勒基金提供研究资金。最终,新学校救助了52名科学家、医学家,基金会提供了437659美元的资金援助。正是在美国知识界的共同努力下,欧洲众多的专家和学者得到了救助,美国知识界的这一富有人道主义同时极有远见的行动,发扬了美国的学术自由传统,为犹太知识难民提供了最佳庇护所。
  应该看到,由于移民法和新的签证制度为知识难民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和宽容条件,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才能对知识难民实施有效的救助。提供职位使得知识难民不会被认为是公众负担者而被拒签;资助旅费让知识难民得以顺利入境;而邀请前来作短暂访问和讲学的形式使知识难民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得到了旅游签证,从而进入美国。可以说,美国知识界是罗斯福时代知识难民政策的最具体的也是最有效的实施者。
  
  四、 知识移民政策的特点
  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是对美国近代限额体系中的知识移民制度的延续,体现了美国一贯的引进智力的方针。但是,如果把罗斯福政府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知识移民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仍然可以看到其中明显不同于以前移民体系的特点。
  研究人类迁徙行为的学者把人类迁移分为两种,求生与求优。当个体的迁移是一种能对社会做出使自己的人性得到良性发展的选择行为时,它就是求优。而当没有其他手段进行选择时,人们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迁徙,也即“逃亡”,这是一种求生行为。这一时期欧洲知识分子的迁出显然是求生行为。知识难民的迁移不是根据接收国的需求产生的,相反,大危机时期接收国并没多少需求。美国还出现了一定规模知识分子失业团体。因此,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实际上是对知识难民的接纳和安置,是一种知识难民政策,它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救助,是对知识难民的庇护。也因为这样,它没能为所有知识难民提供充分的职位。在1933-1944年进入美国的知识专业人士中,只有66.9%的男性和51.7%的女性仍然或者(在从事其他无关的工作后)再次从事他原来的研究工作。但是,在国内智力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接收如此规模的人才并给他们中大部分人提供职位,这在以前是没有过先例的。
  综上所述,对知识难民生命的珍视,对其才能的重视,是罗斯福政府知识移民政策的最主要的特征。罗斯福时代的知识移民政策不仅传播了激动人心的庇护所观念,也为美国赢得了空前的尊重和威望。同时更重要的是,由于对欧洲犹太难民智力库的抢救及时,在经历百年向欧洲科学界学习和看齐之后,在欧洲知识界大劫难之后,美国却出乎预料的成为了世界的科学中心。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学术派别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他们聚集的知识能量在美国得以释放。从“曼哈顿计划”起,美国就开始利用这一巨大的欧洲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来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服务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是大规模接纳和安置欧洲知识难民的直接后果。
  
  参考文献
  [1]Robert A. Divine, American Immigration Policy(1924-1952)[M].New York:Da Capo Press,1972.
  [2]华盛顿选集[C].商务印书馆,1983.
  [3]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时代的历程[M].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9.
  [4]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1849-1996)[M].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9.
  [5]Paul Weindling, An Overloaded Ark?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Refugee Medical Scientists,1933–45,Stud.Hist.Phil.Biol.& Biomed.Sci, Volume.31,No.3,477-489,2000.
  [6]李工真.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J].历史研究,2005,(4).
  [7]Laura Fermi, Illustrious immigrants: the intellectual migration from Europe, 1930-41,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p.26.
  [8]Laura Fermi, Illustrious immigrants, p.11.
  [9]Paul Weindling, An Overloaded Ark?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Refugee Medical Scientists, 1933–45,Stud.Hist.Phil.Biol. & Biomed.Sci, Volume.31, No.3, 477-489,2000.
  [10]张永和.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