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的张骞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摘  要]张骞的思想和作为,包括他为实业、立宪、自治、史”的课程。曾编过《<大日本纺绩联合会月报>收录中国关系记事目录(1889—1943年)》,这一文献总目发表在《近代中国研究汇报》第16期上(1994年)。1996年他的文章《1980年以来日本学者对民国工业史评述——1903年—1927年的企业与工业化》曾由他人译成中文后参加第二届张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1997年8月于台湾召开的“纪念‘南京大虐杀’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他又作过《从破坏到复兴?一一从经济史来看“通往南京之路”》的报告。金丸裕一并不特地研究南通和张骞,但在对中国近代史作深入分析时,会有所涉及。北海学园大学经济学部教授西川博史也是这样。他于1987年1月由ミネルヴア书房出版的重要专著《日本帝国主义と棉业》论及南通,但他同样不专门研究南通。西川博史现在的研究侧重于战后经济问题。例如,他在2000年又为《北太平洋地域协力の抱之る课题と新たな挑战》的课题项目写有名为《北太平洋地域たおける地域统合の展望上课题》的部分。目前他为博士生开设“近代日中の经济关系史の历史的意义”和“比较经济政策史特殊研究”这两门研究性课程。其它的研及南通或张骞的学者还有西泽治彦等等,不一一介绍。
 
在欧美方面,对近代南通或张骞有过记述或评论的人物有多位。如1910年率商团来华的美国大资本家罗伯特·大赉,1911年由美国红十字会派遣来华考察治理淮河水患的查尔斯·戴维·詹美生,1920年来通的美国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约翰·杜威等等。对南通和张骞的在通事业研究得较深入的也有一些学者。这里主要介绍未被或仅是很有限地被国内了解的专家和他们的著作。
 
阿尔伯特·菲沃斡克,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学教授,学术活动期很长。他最早是研究盛宜怀的。1958年在哈佛大学出版了《中国的早期工业:盛宜怀(1844—1916)和宮企》(China’s Early Industrialization:Sheng Hsuan—Huai(1844—1916)and Mandarin Enterprise)一书。以后又研究周学熙在山东的启新洋灰公司并出版了专着(Industrial En- terpfise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7he Chee Hsin Cement Co.)。1969年在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与另一位中国学家合作,编辑了一部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参考书目。书目介绍了五百种从1949年至1959年在中国出版的有关图书。该书目对欧美的中国学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作用。考虑到当时中美间的外交和交通关系断绝,阿尔伯特等能做到这样,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了。他的研及张骞和南通的著作有:《中国经济(1870—1911)》(The Chinese Economy,ca.1870—1911),1969年于密歇根中国研究中心出版,1977年再版;《1871—1910年间中国的手工和机器棉纺织业》(HandicraftAnd Manufactured Cotton Textiles in China 1871—1910),这是一篇发表在《经济史杂志》(JournalofEoonomicHistory)第30卷第2期上的长达40页的论文;《1912—1949年间中华民国的经济贸易》(Economic Trend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此文原是密歇根中国研究中心于1977年出版的研究报告.后来经删改后插入了《剑桥中国史》的第13卷中;《晚期帝制中国的经济史研究》(Studies i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1995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经济:1870—1949》(The Chinese Economy,1870—1949),1996年在安阿伯出版。
 
阿尔伯特认为近代张骞经营的南通的纺织企业的模式是手工业向机械化、农业向工业转变时期的过渡形态。还认为这类企业在未来的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将终因丧失垄断劳动力和原料市场的能力而失败。


 
玛瑞安娜·芭司蒂,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女研究员。她的成名作是《基于张骞(文献)的:中国二十世纪初期的教育改革》(Aspects de la Reforme de L’enseignement en Chine au Debut du Xxe Sieele d’apres des Eefits de Zhang Jian),全书369页,于1971年在巴黎的牟同社出版。此书后由珀尔·贝雷译成英文,书名简化作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于198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出版。编为《密歇根中国研究专着》第53卷。书中收录了几篇全译或节译成英文的张骞的信件或文章.如第99—107页为《通海请立师范学校公呈》(MemorialRequestingtheEstsblishmentofaNormalSehoolforNan- tongAndHalmen)。第117—119页为《致署江苏朱按察使函》(LettertotheGovernor—general)。第133—135页为《初等教育必须改良之缘起》(Some Reasons Wh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Education in Lower Primary Schools)。第139—144页为《北京商业学校演说》(Speech at the Commercial School of Bei- ling)。第155—158页为《致黄任之论师范及小学函》(Letter t0 Huang Renzhi on the Normal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s)。其它几处译文,不一一赘介。玛瑞安娜还给各译文分别配有注释与说明。玛瑞安娜著述较勤,仅专书就已出版了五六种。她的专业方向是中国近代史,其中以对中国近代的教育和文化的研究见长。在她的著作中研及南通的教育和张骞的还有如下一些:
 
1972年9月,她在俄切芬特庄园会议上散发的一组关于南通近代的文化教育在内的中国近代文教等的文章。次年,这些文章加上她过去的其它一些文章,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玛瑞安娜的第一部论文集《权威、参与和文化的变迁在中国》(Authority,Particip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in China)。1985年出版的她的《晚清的金融体制结构一一中国国家权利的范围》(The Structure of Fi- 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he State in the Late Qing.-The Scope of State Power in China)。1987年在纽约出版的她为第二作者,露西·黑霍为第一作者的《中国的教育和工业世界:研究和文化性传译》(China’s Educ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Studies in Cultural Transfer)。1990年在《比较教育评论》(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第34卷第4期上发表的《中国二十世纪初期的教育改革》(Education Reform in Early 20th—century China)一文。玛瑞安娜还和另两位合作者写过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的中国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中国这两本书。其合作者之一的法国女学者玛瑞—克莱尔·贝热尔也关注过张骞和近代南通。
 
贝热尔的相关著作即是先后在1968年和1986年出版于巴黎的《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辛亥革命》(La Bourgeoisie Chinoise et la Revolution de 1911)和《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L’age d’or de La Bourgeoisie Chinoise1911—1937)。后一书另由杰妮特女士译成英文,于1989年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美国的麻省同时出版发行。是剑大出版社的“现代资本主义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贝热尔为《剑桥中国史》第11卷撰写了“中国资产阶级”一章。


 
威灵腾·C,原名陈锦江,是美籍华人。事实上陈锦江一名只对他的非学术活动圈中的华人中的一部分人使用,在国外的历史学界,他是多以威灵腾著称的。他自1966年毕业于名校道格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