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成书背景小议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综合性农书中的第一部,其余集资是元代王桢《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及清代《授时通考》。就其成书年代之早,内容之丰富而言,是最为突出的一部农书。尤其使后人感到迷惑的是,何以这么一部巨著,偏偏产生在中国历史的大分裂时期,而在它之前统一强大的汉代和之后的盛唐却没有产生像《齐民要术》这般的巨著?
北魏政权是继承着三国晋的分裂紊乱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由鲜卑拓跋这个游牧射猎族统一了黄河流域而建立起来的。鲜卑拓跋之所以自北而南地迁移,主要是南方的新牧地牧草远较北方牧地为肥沃,这是求生存和发展的驱使,理所必然。为什么恰在这个期间南下,则不能不考虑气候条件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气候经历着颇有规律的冷暖交替变化,大体上约为三四百年为一个周期。秦汉统一的400年间,是中国气候变暖期,汉武帝改造“上林”苑,把南方的植物如:“卢橘夏熟,黄柑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葡萄……”(司马相如《上林赋》)等等都移植到长安来,为现在所不能想像。在这种条件下农耕完全可以向北扩充,但这种扩种不是在无人区垦辟,而是向牧区扩展,改牧场为农田,这当然引起农牧两族双方的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双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汉族虽然取得胜利,在西北和北方建立起军事屯田的农耕地带。为了防止北方牧民的南下,一方面筑起长城,作为阻挡铁骑南下的障碍,另一方面从此背上了养马的负担。汉族的农业本来只需养牛不需养马,但为了与匈奴的对抗,不得不大规模养马,唐宋都不例外。汉族丰富的养马经验,严格地说是军事需要的结果而非农业的成果。所以一旦汉族和游牧族的融合完成,矛盾结束,养马业也就很快衰落。
三国以前,长期的并不稳定的农牧民族相处,带来内部的腐化分裂,招致了游牧民族的不断骚乱不侵,而导致这种冲突的客观自然条件原因,就是气候的变化。三国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这段时间恰也是中国气候由暖转冷的时候,不能认为只是巧合;在这段为期300多年的期间内,北方的年平均温度较现在下降了约摄氏1.5度,年平均温度每下降摄氏一度,北方的草原将向南推移几百里之多,鲜卑拓跋正是觊觎南边的水草肥美而侵占了广大的黄河流域土地。一旦建立起统一的北魏政权,便陷入了强大的汉族农耕文化包围,这使北魏政权认识到,要统治好汉族,必须发展农业,起用汉族士人作文官。定都平城以后,农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鲜卑贵族也逐渐转化为地主,有意于兴农求利,不愿继续停留在畜牧业,这导致畜牧业退居成次于农耕的行业。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更是这种汉化的有意识的进一步措施。为了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了的农业,除采取均田制等政策措施外,总结农业历史的经验,辅以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正是在这种条件的推动下,曾任高阳太守的贾思勰写成了不朽的《齐民要术》。
我们可以从《齐民要术》这部书的内容结构,看出农耕的汉族和畜牧族交融的痕迹。先看《齐民要术》的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相牛马及诸病方法;养羊第五十七;养猪第五十八;养鸡第五十九;养鹅鸭第六十;这是全书的畜牧部分(还有养鱼第六十一因包括水生植物在内,不计在畜牧内)。按其标题的次序看,牛在马和羊之前,体现了农耕是重点,猪退居牛、马、驴、骡、羊之后,也反映了北方农业的特点。但如按叙述文字的内容和数量来看,情况发生了颠倒,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叙述马的字数占全部畜牧字数的45.45%,羊占25.75%,马和羊合占71.20%,是绝对多数;牛的字数仅和鸡鹅鸭一样,只各占6.06%,猪居末位,仅3.93%。因而按字数的次序是:马、羊、牛、鸡、鹅鸭、猪。驴的饲养方式和马相似:“驴,大都类马,不复别起条端”一笔带过;骡则只有极短几行字带过。对马的叙述,着重“相马”,相马的目的在选挑善于奔跑的军马,如什么样的马,日行五百里,什么样的的马,日行千里之类。相马的内容都引自汉代的《相马经》,饲养和治病部分则为《齐民要术》所增加。养羊的内容也很丰富,其中制作毡,酥酪和干酪的方法反映了牧民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把畜牧和种植合起来看,则种植业的比重远超过牧业,二者约成79.01:20.98之比。笔者感到这个比例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北魏时期汉族和游牧族融合中,北魏统治阶级采取汉化和重农政策下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此后中国的重要农书中,马都从农书中分离出去,以专书出现。像元·王桢《农书》,畜养篇的内容甚少,并把马虚立于牛之前,说:“今农家以牛为本,虽以马为首,略叙于此。”一笔带过,正式从养牛开始。徐光启《农政全书》和清《授时通考》虽也引用了《齐民要术》等的大量历代马的资料,但它们的性质与《齐民要术》完全不同,不是反映明或清代的情况,只不过是历史文献的摘录而已。《农政全书》的真正贡献是新增了非常有价值的淡水养鱼和养鸡的经验和养蜂、治狗的处方等。魏太武帝灭夏后曾在河西建立大牧场,养马200万匹,牛羊无数;孝文帝迁都洛阳,建河阳(今汲县)牧场,养军马10万匹,又每年从河西牧场选马,先送到并州牧场,过一段时间再迁到河阳,使之逐渐适应内地风土。所以《齐民要术》时所录的养马相马经验是实用的技术,完全不同于后世农书的照抄古书。
北魏的统治是与南朝相对峙,所以《齐民要术》的叙述只限于黄河流域,但也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得南方农业的一些情况,将其专列为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其中所提到的如苕子,蒋(即雕胡)等都很有价值。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北魏在异族统治下却写出了像《齐民要术》这样的名著,而南朝为人文精英会聚之,却出不了一本农书?我想,历史地看,南方的农业虽然起步甚早,河姆渡与裴李岗几乎同时,但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稀少,不赖农耕,也可给食,延缓了发展。(还有一个现在无法解答的原因是南方良渚文化的突然中断,楚文化的成就尚未揭发等,这里暂不提它)。秦汉大统一以后,北方已有两千年的文字使用历史,而南方在司马迁的笔下还是地广人稀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的生活。缺乏如北方那样的丰富农业经验和历史文献的积累,即使要写,也不可能像《齐民要术》那样的旁征博引。但这仍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应到南朝本身去找。南方是从三国吴开始,加快了开发,东晋至南朝,又大大加快了步伐,无论从哪方面看,南方的农业特别是水利建设和水稻生产,已甚为发达,超过了北方。这得力于北方人口大量南下带来的农业技术,和100多年下来的建设,人口增加了,新兴的城市也不断出现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高了寄生在农民身上的上层贵族和士族的生活水平,谢灵运的《山居赋》所描绘的庄园农业(今浙江绍兴)之兴旺,即是很好见证。反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北魏在长期战乱后,农业的困境在《齐民要术》中却有明显的反映,突出之点在缺少肥料,在《齐民要术》中大田轮作都没有施肥,强调深耕多次中耕而不讲基肥追肥。只有蔬菜作物和大麻才讲述施肥,蚕矢成为重要的肥源,甚至连陈墙土都要利用起来,所以特别重视轮作和绿肥的应用。通常人们都把《齐民要术》所讲的强调轮作和使用绿肥,给予很高的评价,其实在当时是出于 不得已的挖掘潜力的措施。南方则人多猪多,人畜粪也多,文献表明都作了充分利用。南朝的上层建筑如文学艺术佛家哲学以及医药科技都很发达,它们都是由农业支撑喂养起来的,但是贵族和士族们的生活奢靡享乐,精神玄虚避世,或寄情山水,闲适优逸,对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可说毫无体会。更谈不上写什么农书了。而农民的生活则在贵族寺院等的重重盘剥下,难以为继。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农业愈发展,愈培育了光辉的上层文化,上层统治阶级愈容易陷于奢靡享受。他们从不去关心农业生产却对农民追索不已,沉重的压迫,招致了官逼民反,最终以农民战争结束旧王朝的统治。反之,新建立的王朝,面临农业破坏,农民流离失所,百废待举的困难局面,则非常注意从安抚农民,恢复农业做起。这就是为什么南北朝对峙中,北魏产生了像《齐民要术》这样的农学巨著,而作为农业远较北魏发达的南朝,却不见有农书问世的原故。强大的唐朝也没有产生足以昭垂后世的重大农书,留给后代,似乎也是出于同一规律,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北魏政权是继承着三国晋的分裂紊乱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由鲜卑拓跋这个游牧射猎族统一了黄河流域而建立起来的。鲜卑拓跋之所以自北而南地迁移,主要是南方的新牧地牧草远较北方牧地为肥沃,这是求生存和发展的驱使,理所必然。为什么恰在这个期间南下,则不能不考虑气候条件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气候经历着颇有规律的冷暖交替变化,大体上约为三四百年为一个周期。秦汉统一的400年间,是中国气候变暖期,汉武帝改造“上林”苑,把南方的植物如:“卢橘夏熟,黄柑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葡萄……”(司马相如《上林赋》)等等都移植到长安来,为现在所不能想像。在这种条件下农耕完全可以向北扩充,但这种扩种不是在无人区垦辟,而是向牧区扩展,改牧场为农田,这当然引起农牧两族双方的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双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汉族虽然取得胜利,在西北和北方建立起军事屯田的农耕地带。为了防止北方牧民的南下,一方面筑起长城,作为阻挡铁骑南下的障碍,另一方面从此背上了养马的负担。汉族的农业本来只需养牛不需养马,但为了与匈奴的对抗,不得不大规模养马,唐宋都不例外。汉族丰富的养马经验,严格地说是军事需要的结果而非农业的成果。所以一旦汉族和游牧族的融合完成,矛盾结束,养马业也就很快衰落。
三国以前,长期的并不稳定的农牧民族相处,带来内部的腐化分裂,招致了游牧民族的不断骚乱不侵,而导致这种冲突的客观自然条件原因,就是气候的变化。三国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这段时间恰也是中国气候由暖转冷的时候,不能认为只是巧合;在这段为期300多年的期间内,北方的年平均温度较现在下降了约摄氏1.5度,年平均温度每下降摄氏一度,北方的草原将向南推移几百里之多,鲜卑拓跋正是觊觎南边的水草肥美而侵占了广大的黄河流域土地。一旦建立起统一的北魏政权,便陷入了强大的汉族农耕文化包围,这使北魏政权认识到,要统治好汉族,必须发展农业,起用汉族士人作文官。定都平城以后,农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鲜卑贵族也逐渐转化为地主,有意于兴农求利,不愿继续停留在畜牧业,这导致畜牧业退居成次于农耕的行业。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更是这种汉化的有意识的进一步措施。为了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了的农业,除采取均田制等政策措施外,总结农业历史的经验,辅以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正是在这种条件的推动下,曾任高阳太守的贾思勰写成了不朽的《齐民要术》。
我们可以从《齐民要术》这部书的内容结构,看出农耕的汉族和畜牧族交融的痕迹。先看《齐民要术》的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相牛马及诸病方法;养羊第五十七;养猪第五十八;养鸡第五十九;养鹅鸭第六十;这是全书的畜牧部分(还有养鱼第六十一因包括水生植物在内,不计在畜牧内)。按其标题的次序看,牛在马和羊之前,体现了农耕是重点,猪退居牛、马、驴、骡、羊之后,也反映了北方农业的特点。但如按叙述文字的内容和数量来看,情况发生了颠倒,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叙述马的字数占全部畜牧字数的45.45%,羊占25.75%,马和羊合占71.20%,是绝对多数;牛的字数仅和鸡鹅鸭一样,只各占6.06%,猪居末位,仅3.93%。因而按字数的次序是:马、羊、牛、鸡、鹅鸭、猪。驴的饲养方式和马相似:“驴,大都类马,不复别起条端”一笔带过;骡则只有极短几行字带过。对马的叙述,着重“相马”,相马的目的在选挑善于奔跑的军马,如什么样的马,日行五百里,什么样的的马,日行千里之类。相马的内容都引自汉代的《相马经》,饲养和治病部分则为《齐民要术》所增加。养羊的内容也很丰富,其中制作毡,酥酪和干酪的方法反映了牧民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把畜牧和种植合起来看,则种植业的比重远超过牧业,二者约成79.01:20.98之比。笔者感到这个比例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北魏时期汉族和游牧族融合中,北魏统治阶级采取汉化和重农政策下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此后中国的重要农书中,马都从农书中分离出去,以专书出现。像元·王桢《农书》,畜养篇的内容甚少,并把马虚立于牛之前,说:“今农家以牛为本,虽以马为首,略叙于此。”一笔带过,正式从养牛开始。徐光启《农政全书》和清《授时通考》虽也引用了《齐民要术》等的大量历代马的资料,但它们的性质与《齐民要术》完全不同,不是反映明或清代的情况,只不过是历史文献的摘录而已。《农政全书》的真正贡献是新增了非常有价值的淡水养鱼和养鸡的经验和养蜂、治狗的处方等。魏太武帝灭夏后曾在河西建立大牧场,养马200万匹,牛羊无数;孝文帝迁都洛阳,建河阳(今汲县)牧场,养军马10万匹,又每年从河西牧场选马,先送到并州牧场,过一段时间再迁到河阳,使之逐渐适应内地风土。所以《齐民要术》时所录的养马相马经验是实用的技术,完全不同于后世农书的照抄古书。
北魏的统治是与南朝相对峙,所以《齐民要术》的叙述只限于黄河流域,但也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得南方农业的一些情况,将其专列为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其中所提到的如苕子,蒋(即雕胡)等都很有价值。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北魏在异族统治下却写出了像《齐民要术》这样的名著,而南朝为人文精英会聚之,却出不了一本农书?我想,历史地看,南方的农业虽然起步甚早,河姆渡与裴李岗几乎同时,但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稀少,不赖农耕,也可给食,延缓了发展。(还有一个现在无法解答的原因是南方良渚文化的突然中断,楚文化的成就尚未揭发等,这里暂不提它)。秦汉大统一以后,北方已有两千年的文字使用历史,而南方在司马迁的笔下还是地广人稀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的生活。缺乏如北方那样的丰富农业经验和历史文献的积累,即使要写,也不可能像《齐民要术》那样的旁征博引。但这仍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应到南朝本身去找。南方是从三国吴开始,加快了开发,东晋至南朝,又大大加快了步伐,无论从哪方面看,南方的农业特别是水利建设和水稻生产,已甚为发达,超过了北方。这得力于北方人口大量南下带来的农业技术,和100多年下来的建设,人口增加了,新兴的城市也不断出现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高了寄生在农民身上的上层贵族和士族的生活水平,谢灵运的《山居赋》所描绘的庄园农业(今浙江绍兴)之兴旺,即是很好见证。反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北魏在长期战乱后,农业的困境在《齐民要术》中却有明显的反映,突出之点在缺少肥料,在《齐民要术》中大田轮作都没有施肥,强调深耕多次中耕而不讲基肥追肥。只有蔬菜作物和大麻才讲述施肥,蚕矢成为重要的肥源,甚至连陈墙土都要利用起来,所以特别重视轮作和绿肥的应用。通常人们都把《齐民要术》所讲的强调轮作和使用绿肥,给予很高的评价,其实在当时是出于 不得已的挖掘潜力的措施。南方则人多猪多,人畜粪也多,文献表明都作了充分利用。南朝的上层建筑如文学艺术佛家哲学以及医药科技都很发达,它们都是由农业支撑喂养起来的,但是贵族和士族们的生活奢靡享乐,精神玄虚避世,或寄情山水,闲适优逸,对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可说毫无体会。更谈不上写什么农书了。而农民的生活则在贵族寺院等的重重盘剥下,难以为继。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农业愈发展,愈培育了光辉的上层文化,上层统治阶级愈容易陷于奢靡享受。他们从不去关心农业生产却对农民追索不已,沉重的压迫,招致了官逼民反,最终以农民战争结束旧王朝的统治。反之,新建立的王朝,面临农业破坏,农民流离失所,百废待举的困难局面,则非常注意从安抚农民,恢复农业做起。这就是为什么南北朝对峙中,北魏产生了像《齐民要术》这样的农学巨著,而作为农业远较北魏发达的南朝,却不见有农书问世的原故。强大的唐朝也没有产生足以昭垂后世的重大农书,留给后代,似乎也是出于同一规律,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上一篇:中国古代北方役重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世纪的大学及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