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法界
Dharmadhātu
nom uγuš-ï
白色,手持经卷,结金刚印,两拇指接触,结成三角形
在这十六位天女中,第五至十二位数见于汉文密宗文献的记载。《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卷1载:
八供养菩萨者,金刚嬉戏菩萨、金刚鬘菩萨、金刚歌菩萨、金刚舞菩萨、金刚焚香菩萨、金刚花菩萨、金刚灯菩萨、金刚涂香菩萨。[11] [P913a-b]
大致相同的记载,又见于《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2。[12] [P594a] 而在《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1中,九至十二号天女又被称作“四金刚天女”:
复有四金刚天女,其名曰金刚烧香天女、金刚散花天女、金刚然灯天女、金刚涂香天女。如是等金刚天女,一一各有一千金刚天女,为眷属俱。[13] [P270b]
除此之外,《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3亦提到其中的多位天女,以及各自的印契与陀罗尼。兹摘引如下:
灯供养菩萨,左手捧右羽,忍指申供养……琵琶菩萨契,二羽作弹势……烧香菩萨契,二羽执香炉,如供养佛势……饮食供养契,二羽于面前,犹如捧物势……衣供养菩萨,二羽金刚拳,禅智捻进力,翻旋于右羽,想如着衣势……散华菩萨契,左羽如掌华,右羽禅捻忍,右羽向掌华,犹如取华势,想散佛顶上……贯华菩萨契,二羽于怀中,犹如取华势,想从佛顶上,顶后而旋系……涂香菩萨契 二羽向外旋 直竖而外散……此八大菩萨,在于第三院,次第居四门,右左而安坐。
次镜菩萨契,左羽安腰侧,右羽执于镜,光外照于佛……歌供养菩萨,左拳安腰侧,右羽忍进指,直竖而相拍……甘露菩萨印,想左羽掌内,而掌甘露水,右羽戒指弹,想洒佛坛上……舞供养菩萨,二羽作舞势。此四大菩萨,在于第三院,次第各安居,四隅而安坐,秘密供养已,更以饮食献,华果及涂香,种种而供养。[14] [P923a-b]
这里提到了灯、琵琶、烧香、饮食、衣、散华、冠华、涂香、镜、歌、甘露、舞,共计十二位菩萨。前八者号为“八大菩萨”,居于坛城的第三院第四门,后四者名唤“四大菩萨”,居坛城第四院的四隅。内容与回鹘文写本所见有较大差异。
总括汉文文献的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在回鹘文所见的十六金刚天女中,惟有筚篥、手鼓、陶鼓和法界不见于记载。在藏文图像文献《五百佛像集》中,可以见到这些天女的形象,被称作救度母或佛母。意大利学者杜齐依据藏文典籍对上乐系统曼陀罗图像中所见十六佛母进行了归纳,比较全面,与回鹘文写本《吉祥轮律曼陀罗》所载基本一致,现引录如下(原文序号为34~49,这里依次改为1~16):
十六佛母(明妃)
1.琵琶佛母,蓝色,四臂,右手持竖琴、金刚,左手持铃。
2.筚篥佛母,黄色,四臂,右手持筚篥、金刚,左手持铃。
3.手鼓佛母,红色,四臂,右手持手鼓、金刚,左手持铃。
4.陶鼓佛母,绿色,四臂,右手持陶鼓、金刚,左手持铃。
5.笑佛母,红色,四臂,两手呈大笑式,右手持头盖骨,左手持杖。
6.喜佛母,蓝色,四臂,右手持金刚、头盖骨,左手一个于体侧持铃、另一个持杖。
7.歌佛母,黄色,四臂:两手持铜钹,另右手持头盖骨,左手持杖。
8.舞佛母,绿色,四臂,两臂呈击打式,另右手持头盖骨,左手持杖。
9.花佛母,白色,四臂,右手持花瓶、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0.香佛母、珍珠色,四臂,右手持香瓶、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1.灯佛母,黄色,四臂,右手持:灯、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2.涂佛母,红色,四臂,右手持:香瓶、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3.色佛母,白色,四臂,右手持:镜、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4.味佛母,红色,四臂,右手持:一瓶蜂蜜、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5.触佛母,绿黄色,四臂,右手持:杂色衣服、鼓;左手持:头盖骨、杖。
16.法界金刚佛母,红色,四臂,右手持:三角形、鼓;左手持:头盖骨、杖。[15] [P34-35 ]
以之与回鹘文写本《吉祥轮律曼陀罗》相对照,不难看出,不管是其名称还是基本特征,二者都是大同小异的,其中的色佛母、味佛母、触佛母分别相当于回鹘文写本之金刚持镜天女、金刚钵食天女与金刚服饰天女。这些佛母/金刚天女/菩萨均应被归入供养天女之列,一般用于坛城之中,而非通常意义上的飞天(Devi)。既然其名可见于汉译坛法佛典中,所以我们认为,她们应是随着坛城供养法同时传入西藏的。只是由于我们没有阅读藏文原典的能力,同时对藏密造像艺术也缺乏研究,故无法对这一文献所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冀识者赐教,并作进一步的论证。
【参考文献】
[1] 杨富学. 西域、敦煌文献所见回鹘之佛经翻译[J]. 敦煌研究, 1995, (4).
[2] 杨富学.回鹘之佛教[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3] G. Kara und P. Zieme, Fragmente tantrischer Werke in Uigurische Übersetzung (= Berliner Turfan-Texte Vll), Berlin 1976.
[4] F. W. K. Müller, Ein uigurisch-lamaistisches Zauberritual aus den Turfunden, Sitzungsberichte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1928.
[5] D. Sinor, A középázsiai török buddhizmusról, Budapest 1939.
[6] A. von Gabain, Die alttürkische Literatur, Philologie Turcicae Fundamenta, II, Wiesbaden, 1964.
[7] Emel Esin, The Cosmic Man in Turkish Texts and Iconography, Religious and Lay Symbolism in the Altaic World and other Papers, Wiesbaden, 1989.
[8] Johan Elverskog, Uygur Buddhist Literature (Silk Road Studies I), Brepols, 1997.
[9] 耿世民. 敦煌突厥回鹘文书导论[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
[10] 杨富学、王红梅. 回鹘文文献所见藏密十六佛母考[A]. 安多研究[C].第一辑, 民族出版社, 2005年(待版).
[11]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卷1[A].大正藏:第18册[M].
[12] 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2[A].大正藏:第18册[M].
[13]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卷1[A].大正藏:第18册[M].
[14]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3[A].大正藏:第20册[M].
[15] Tucci, Indo-Tibectica, The temples of western Tibet and their artistic symbolism III.2: Tsaparang, New Delhi,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