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条协议》与西藏社会的历史变迁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摘要:《十七条协议》的签订,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永远结束了帝国主义统治西藏的历史,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十七条协议》规定了西藏社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提出了西藏发展经济、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成为西藏社会发展的划时代的丰碑,促进了西藏社会的历史发展。

  和平解放50年,西藏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社会发展实现了两个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一是由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历史性转变;二是由贫穷落后到初步繁荣的历史性转变。在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时候,重温《十七条协议》这一历史性文献,会强烈地感受到西藏今天的变化与其有着一种割不断的联系,这个历史文件的伟大意义,用当时中央人民政府首席全权代表李维汉同志的话来说“是愈向前走愈可以看得出来”。
  一、《十七条协议》的签订,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西藏民族回到祖国大家庭,永远结束了帝国主义统治的历史,这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藏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在长期的交往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曾出现一股“西藏独立”的逆流,但是西藏广大人民和上层中的大多数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帝国主义分子和西藏统治集团中的少数分离势力制造的分裂阴谋始终未能得逞。帝国主义对此恼火至极,变本加厉地培植西藏上层统治者中的亲帝势力,挑拨离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竭力破坏西藏民族内部的团结,制造混乱,以实现侵吞我国西藏的阴谋。特别是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策划亲帝分裂主义分子加紧进行“西藏独立”的活动,企图使西藏脱离祖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正是鉴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发出了“进军西藏”的号令,并积极、稳妥、周密地部署了解放西藏的有关问题,根据西藏的历史、民族、宗教、地理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方针,即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前提下,努力争取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西藏问题。而这种谈判,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实现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使西藏民族同祖国各兄弟民族一道,在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祖国大家庭中,共同走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的道路。因此,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把西藏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分为两步走,先解决反帝问题,然后解决反封建问题。把解放西藏的任务集中到进军西藏,巩固国防,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上。这样做有利于揭露帝国主义挑拨离间的阴谋,孤立亲帝分裂分子,有利于消除长期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符合西藏人民和爱国上层人士的愿望。为了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目标,党中央指示部队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和风俗习惯,认真开展上层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并通过昌都战役,扫除了和平谈判进程中的障碍,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在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上层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地方政府终于派出代表到北京就西藏的解放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正式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1951年7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陆续出发,分别从西康、青海、云南、新疆向西藏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驱逐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实现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从此,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成为共和国巩固的安全屏障。
 
  二、《十七条协议》规定了西藏社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西藏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通过和平协商,改革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结束西藏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这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在西藏进行社会改革,这是西藏民主革命的题中之义,也是《十七条协议》中所明文规定的内容。《十七条协议》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有关西藏的各项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争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旧西藏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反动的封建农奴社会是西藏人民的人间地狱。在以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农奴对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西藏的全部土地、草场和绝大部分牲畜,他们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农奴人身,对农奴具有生杀予夺、随意买卖或当作礼品相互赠送的权力。三大领主一面通过繁重的乌拉差役、苛捐杂税和高利贷,对农奴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一面通过手中掌握的政权和“法典”,对农奴进行野蛮的统治和压迫,同时利用宗教来欺骗和麻醉人民群众。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阶级,祖祖辈辈依附在农奴主的庄园土地上,被迫进行繁重的劳动,负担着沉重的差役租税,终年挣扎在饥饿、贫困、死亡线上,没有丝毫人权。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束缚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西藏的社会进步。变革西藏反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西藏人民走向幸福的基本前提,也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党中央考虑到西藏的实际情况,对于西藏的社会改革实行“慎重稳进”的方针,不急躁、不勉强,要用一切努力和适当的办法,争取达赖及其上层集团的大多数,孤立少数分子,达到不流血地在多年内逐步改革西藏经济政治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决定六年不改,创造条件,等待西藏上层和下层都同意的时候再进行社会改革。1959年3月,西藏上层少数反动分子顽固不化,悍然发动了反革命叛乱。根据西藏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当机立断,决定在平息叛乱的同时,进行民主改革,制定了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在西藏万里高原蓬勃开展。在民主改革中,党中央根据西藏农区、牧区、寺庙、城镇和边境地区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确定不同的方法步骤,对参加叛乱和没有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对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的生产资料采取没收,对未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的生产资料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从而实现了我党对西藏实行和平改革的一贯主张。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使西藏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彻底摧毁了农奴主阶级反动派的基础——封建农奴制度。政治上,彻底推翻了农奴主阶级专政的政权,1956年4月成立的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于1959年10月开始代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成为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 权。百万农奴翻身解放,陆续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在斗争中,大批民族干部成长起来,通过普选,县、乡两级人民政权日益健全,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西藏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西藏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变革,它跨越了几个世纪,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西藏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三、《十七条协议》提出了西藏发展经济,发展教育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十七条协议》中明文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旧西藏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封闭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没有现代工业,没有现代交通,没有现代教育,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立场,从西藏和平解放后,始终不渝地帮助西藏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西藏的社会进步,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经济建设上出现许多失误,但是国务院对西藏经济文化发展也给予大力帮助。和平解放以来,国家给西藏的财政补贴以及用于西藏重点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投资达数百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加大了支援西藏的力度,除了各种政策的倾斜优惠外,中央政府给西藏的财政定额补贴每年都达12亿元,并对于重点建设给予较大的集中援建。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首先,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藏工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以电力、采矿、建材、农畜天然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农牧业生产也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显著的发展。全区国民生产总产值到1998年则已达到91.18亿元。从1994年起,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4.5%,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农业生产从1987年起连年丰收,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9.19万吨,乡镇企业多种经营收入达9.3亿元。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规模空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藏已基本建成由航空、公路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截止1995年底,全区公路里程已达到 218424公里。邮电、通讯方面已建成和开通了七个地(市)卫星、通信站和51个县的程控电话交换机, 的县实现了卫星传输和电话的程控化,并进入国内国际长途电话自动交换网,现代通讯业务已基本上达到了现代化水平。“43项工程”、“62" 项工程”、青藏、川藏公路工程改造,“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工程,羊湖电站工程、兰西接光缆工程项目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西藏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三,科、教、文、卫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党中央十分重视西藏民族教育的发展,培养民族干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高整个藏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平解放 ’, 年来,西藏基本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内具有西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目前,西藏有各类学校近4400所,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在校学生达36.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8.2%。在科技方面,增加了科技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强化实用技术引进、消化、推广和开发利用,加大了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到1998年,全区各类专门技术人员约达3.2万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发 扬光大,与现代文明交融,极大地丰富了西藏人民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发行事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西藏已初步形成了医疗、制药、教学科学相结合的民族传统医学体系和城乡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拥有卫生机构1324个,住院床位6246张。藏药在继承中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人均寿命由解放初期的36岁提高到65岁。
  第四,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西藏大多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98年农牧区人均纯收入达1158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38元,群众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 平方米,农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也有很大的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4.7平方米。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西藏在十分低的基点上,以惊人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变贫穷落后为初步繁荣,可以说这是继西藏社会制度改革之后的更加深刻的社会变革。综观西藏50年来的伟大历史变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能救西藏,西藏只有在祖国大家庭中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西藏社会划时代的丰碑,《十七条协议》凝聚了我党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精髓,维护祖国的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实现国家的富强,这是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十七条协议》的精神实质。因此,当我们回顾西藏50年发展历史时,总会感觉到《十七条协议》与西藏社会历史变迁的那种切不断的联系。《十七条协议》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