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而变成排房模式的?很快考古发现证明这是一个假问题。在辽宁,在湖南,连续发现了五六千年前的聚落遗址,竟然活脱脱的就象旧时我家乡村落的排房,五排、六排的,一个村落;南方还发现了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小桥"流水的画面似在眼前。你说奇特不奇特?数千年里我们绝大多数人口就没有走出过这一情景。最近十来年,才有了一点点走出的样子。
什么"人人普遍皆奴隶"?什么"奴隶军事集中营"?现在觉得真有点好笑。许多前贤的感觉我们都疏离了。他们老说,一家一户,同族相拱相助的乡村生活,在平日里是"自由"的、"平等"的,除非天灾和从外面冲进来的人祸(参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大版。荫麟书里也有类似的描述。)现在想想,那时同族相聚,"死徙无出乡";即使到了郡县制时代,"天高皇帝远",政府只设到县一极,若风调雨顺,老百姓所求不高,外面的人也不大管,这情景也真有点象。否则,《老子》里关于"小国寡民"的描绘,《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村落,想象的根据哪里来?!汉吕后、唐武则天年代,上层、宫里杀得天昏地暗,甚至"阴阳倒错",只要不苛政猛如虎,还懂得"休养生息",连正史也承认,是时天下尚称"乂安",百姓"逸乐"。这情境现代洋人不容易看明白,从山村里走来的多少都能体验。上面变化万千,底层依旧如故。什么"王"、什么"帝",能给我安静,都无所谓。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样的水,这就是直到开放以前中国的历史底蕴:数千年以不变应万变。
由第2章而下,直到第7章秦统一止,实际整个成一系统。这是有关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大关节。对这种历史变动,在第5章第1节,以优美似散文的笔调交代了总的态势:"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历史有静和动两方面。前者,荫麟称之为"一个有结构的全体之众部分的关系",亦即社会学里的"社会结构分析"。"周代的封建社会"一章主体部分,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相对于静的结构的描写,后五章,就是荫麟称为的"变动的记录",有时就径称"演化"。它所涉及的,相当于社会学中的"发展"和"变迁"两个范畴。荫麟的基本立场,在《自序一》下半部分作了扼要的说明。
吕思勉、钱穆在他们的通史引论里,都说到"人类已往的社会,似乎是一动一静的",吕称之为"生命的节奏";"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行",钱称"历史的风韵"由此而异。这都说明由辨同异而断动变,是通史家着力入针的"要穴"。历史的静不好写,但动的历史更难驾驭,特需要识见。荫麟称自己是倾向于"演化史观"的。但在《总结算》里特别申明,他与近世流行的进化论之间有不少原则性的分歧。他所特别不能苟同的,一是崇尚"突变"。他说:"吾人若追溯其过去之历史,则必为一演化之历程;其中各时代新事物之出现,虽或有疾迟多寡之殊,惟无一时焉,其面目顿改,连续中断,譬若妖怪幻身,由霓裳羽衣忽而为苍髯皓首者。"这层意思,在关于春秋战国变化态势的描述里,已经用近乎文学的语言表达得很生动。二是迷信"必然"。荫麟主张:"一切民族之历史之通则,宜从一切或至少大多数民族之历史中归纳而出结论。其能立与否,全视乎事实上之从违。"他戏称郭沫若氏《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所执世界同一的演化程式,为"一条鞭式的社会演化论",是"欲将我国古代生活记录生吞活剥以适合之"。
荫麟后一段意思,需要略为申述一下。我试问过自己,什么叫历史必然?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中国的历史也是一步一步慢慢踩踏出一条路来的。回过头看,曲曲折折的长路,一直连到天地洪荒,一代接一代的人,精心算天算地算己,都算不准确,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那长程轨迹、那总结果却是明白的。因此,一定跟"理念"有偏差,跟别的国家、民族更不一样。事后,对这种结局作因果的清理,便得出了所谓的"必然"。以后呢,以后再说。历史学家除此而外,还能做什么?
当然,荫麟对这种"过程"的历史感觉,决不会象我上面说的那样浅陋。他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把这称之为"定向的发展"。他说:"所谓定向的发展者,是一种变化的历程。其诸阶段互相适应,而循一定的方向,趋一定的鹄的者。这鹄的不必是预先存想的目标,也许是被趋赴于不知不觉中的。这鹄的也许不是单纯的而是多元的。"(《自序一》)我想,这就是荫麟对多元发散性思维一次成功的运用。
西周之后,中国历史走向如何?荫麟在刚开始说西周时,就早早埋下伏笔,它实际上是后五章的总起:"从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到汉以后统一的郡县的帝国,从这阶级判分、特权固定的社会到汉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较平等的社会,这其间的历程,是我国社会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一千来年的变动轨迹及其特征,荫麟的归纳就这样要言不烦。
中国的历史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一时还说不清,但她的神韵读多了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荫麟这一个"散漫",一个"统一",真是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历史意境点化得"神"了。在之前,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大"的好处;在之后,中国人从此也要同时备尝"大"的难处。这种历史的通感,荫麟犹如名医,号脉是如此准稳。
商周王国(荫麟称"帝国",因为商王或周王有时也自称"帝"),绝对不象现今有些史家说的,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它更象是一个散漫程度略有差异的方邦联合,但都必须以我(商或周族)为核心,不是平等的联合(有君臣的名分)。它明智的地方,表现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方邦的社会组织,稳定基层,"一国多制"。正象荫麟说的,周人实行的是地方分治:"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实际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第2章第1节)。在中国历史上,只在这个时期才有真正名符其实的贵族。如果这种历史格局一直延续不变,那中国的历史也许与欧洲的历史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不至于后来谁也认不得谁,如同陌路人。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周的"礼制"再完美、再周密,也抵不住人性恶的情欲本能。世袭贵族阶级(公室、卿、大夫)为算计自己的利益,算计别人的利益,"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第2章第9节),终于不断地相互争斗、相互残杀,出新招,换花样,竟把一个旧的社会秩序给毁了,也亲手把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送进了坟墓。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再没有比贵族阶级渐次消灭再重大的事件。不知不觉中,所有好事、坏事,都围着这个中心转;谁也没有料到,人人都在唱"葬花词"。中国历史朝着另一方向走去。这就是荫麟化了五章的篇幅(其中包括相应的思潮起伏,此处割爱不赘),讲了许多故事,要托给我们的这种特具中国韵味的"动的历史记录"。
对这一变动,前辈史家间的价值评判颇有出入,但大历史的构架都是一致的。其中以诚之先生说得最明白。他把中国古代史分为三个时代:(甲)部族时代,(乙)封建时代,(丙)统一时代。钱氏《国史大纲》大体也是循这一思路定纲目的。荫麟在《史纲》里没有总括,但与吕、钱两家完全不谋而合。读者可以比照现行通史,孰者真实,依史有据?!
我的感慨,不奇怪别的,只是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人总爱抱着"自古以来论"不放。假若什么都是"自古如此",那你还搞什么历史研究?!现在的有些名家,与前辈不同的,就是市场意识太浓,走走,就象戏台上拿话筒唱假歌的明星。
第7章第3节,荫麟破例地引证了秦始皇纪功石刻的原文,然后似乎很不经意地写道:"在
什么"人人普遍皆奴隶"?什么"奴隶军事集中营"?现在觉得真有点好笑。许多前贤的感觉我们都疏离了。他们老说,一家一户,同族相拱相助的乡村生活,在平日里是"自由"的、"平等"的,除非天灾和从外面冲进来的人祸(参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大版。荫麟书里也有类似的描述。)现在想想,那时同族相聚,"死徙无出乡";即使到了郡县制时代,"天高皇帝远",政府只设到县一极,若风调雨顺,老百姓所求不高,外面的人也不大管,这情景也真有点象。否则,《老子》里关于"小国寡民"的描绘,《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村落,想象的根据哪里来?!汉吕后、唐武则天年代,上层、宫里杀得天昏地暗,甚至"阴阳倒错",只要不苛政猛如虎,还懂得"休养生息",连正史也承认,是时天下尚称"乂安",百姓"逸乐"。这情境现代洋人不容易看明白,从山村里走来的多少都能体验。上面变化万千,底层依旧如故。什么"王"、什么"帝",能给我安静,都无所谓。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样的水,这就是直到开放以前中国的历史底蕴:数千年以不变应万变。
由第2章而下,直到第7章秦统一止,实际整个成一系统。这是有关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大关节。对这种历史变动,在第5章第1节,以优美似散文的笔调交代了总的态势:"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历史有静和动两方面。前者,荫麟称之为"一个有结构的全体之众部分的关系",亦即社会学里的"社会结构分析"。"周代的封建社会"一章主体部分,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相对于静的结构的描写,后五章,就是荫麟称为的"变动的记录",有时就径称"演化"。它所涉及的,相当于社会学中的"发展"和"变迁"两个范畴。荫麟的基本立场,在《自序一》下半部分作了扼要的说明。
吕思勉、钱穆在他们的通史引论里,都说到"人类已往的社会,似乎是一动一静的",吕称之为"生命的节奏";"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行",钱称"历史的风韵"由此而异。这都说明由辨同异而断动变,是通史家着力入针的"要穴"。历史的静不好写,但动的历史更难驾驭,特需要识见。荫麟称自己是倾向于"演化史观"的。但在《总结算》里特别申明,他与近世流行的进化论之间有不少原则性的分歧。他所特别不能苟同的,一是崇尚"突变"。他说:"吾人若追溯其过去之历史,则必为一演化之历程;其中各时代新事物之出现,虽或有疾迟多寡之殊,惟无一时焉,其面目顿改,连续中断,譬若妖怪幻身,由霓裳羽衣忽而为苍髯皓首者。"这层意思,在关于春秋战国变化态势的描述里,已经用近乎文学的语言表达得很生动。二是迷信"必然"。荫麟主张:"一切民族之历史之通则,宜从一切或至少大多数民族之历史中归纳而出结论。其能立与否,全视乎事实上之从违。"他戏称郭沫若氏《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所执世界同一的演化程式,为"一条鞭式的社会演化论",是"欲将我国古代生活记录生吞活剥以适合之"。
荫麟后一段意思,需要略为申述一下。我试问过自己,什么叫历史必然?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中国的历史也是一步一步慢慢踩踏出一条路来的。回过头看,曲曲折折的长路,一直连到天地洪荒,一代接一代的人,精心算天算地算己,都算不准确,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那长程轨迹、那总结果却是明白的。因此,一定跟"理念"有偏差,跟别的国家、民族更不一样。事后,对这种结局作因果的清理,便得出了所谓的"必然"。以后呢,以后再说。历史学家除此而外,还能做什么?
当然,荫麟对这种"过程"的历史感觉,决不会象我上面说的那样浅陋。他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把这称之为"定向的发展"。他说:"所谓定向的发展者,是一种变化的历程。其诸阶段互相适应,而循一定的方向,趋一定的鹄的者。这鹄的不必是预先存想的目标,也许是被趋赴于不知不觉中的。这鹄的也许不是单纯的而是多元的。"(《自序一》)我想,这就是荫麟对多元发散性思维一次成功的运用。
西周之后,中国历史走向如何?荫麟在刚开始说西周时,就早早埋下伏笔,它实际上是后五章的总起:"从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到汉以后统一的郡县的帝国,从这阶级判分、特权固定的社会到汉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较平等的社会,这其间的历程,是我国社会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一千来年的变动轨迹及其特征,荫麟的归纳就这样要言不烦。
中国的历史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一时还说不清,但她的神韵读多了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荫麟这一个"散漫",一个"统一",真是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历史意境点化得"神"了。在之前,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大"的好处;在之后,中国人从此也要同时备尝"大"的难处。这种历史的通感,荫麟犹如名医,号脉是如此准稳。
商周王国(荫麟称"帝国",因为商王或周王有时也自称"帝"),绝对不象现今有些史家说的,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它更象是一个散漫程度略有差异的方邦联合,但都必须以我(商或周族)为核心,不是平等的联合(有君臣的名分)。它明智的地方,表现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方邦的社会组织,稳定基层,"一国多制"。正象荫麟说的,周人实行的是地方分治:"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实际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第2章第1节)。在中国历史上,只在这个时期才有真正名符其实的贵族。如果这种历史格局一直延续不变,那中国的历史也许与欧洲的历史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不至于后来谁也认不得谁,如同陌路人。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周的"礼制"再完美、再周密,也抵不住人性恶的情欲本能。世袭贵族阶级(公室、卿、大夫)为算计自己的利益,算计别人的利益,"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第2章第9节),终于不断地相互争斗、相互残杀,出新招,换花样,竟把一个旧的社会秩序给毁了,也亲手把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送进了坟墓。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再没有比贵族阶级渐次消灭再重大的事件。不知不觉中,所有好事、坏事,都围着这个中心转;谁也没有料到,人人都在唱"葬花词"。中国历史朝着另一方向走去。这就是荫麟化了五章的篇幅(其中包括相应的思潮起伏,此处割爱不赘),讲了许多故事,要托给我们的这种特具中国韵味的"动的历史记录"。
对这一变动,前辈史家间的价值评判颇有出入,但大历史的构架都是一致的。其中以诚之先生说得最明白。他把中国古代史分为三个时代:(甲)部族时代,(乙)封建时代,(丙)统一时代。钱氏《国史大纲》大体也是循这一思路定纲目的。荫麟在《史纲》里没有总括,但与吕、钱两家完全不谋而合。读者可以比照现行通史,孰者真实,依史有据?!
我的感慨,不奇怪别的,只是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人总爱抱着"自古以来论"不放。假若什么都是"自古如此",那你还搞什么历史研究?!现在的有些名家,与前辈不同的,就是市场意识太浓,走走,就象戏台上拿话筒唱假歌的明星。
第7章第3节,荫麟破例地引证了秦始皇纪功石刻的原文,然后似乎很不经意地写道:"在
上一篇: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下一篇: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