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麓岩画(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六、温宿县包孜东岩画“车辆图”、“田园树木图”

 

此岩画位于温宿县包孜东乡东两公里,东经80°35′,北纬41°45′。

车辆图:绘有车轮,又有车厢、车辕及牵引的绳索。车轮内有四根幅条,拉车的动物似马非马、似驴非驴,线条流畅,颇为生动。此外,在这辆车旁还刻有一个车轮,内有9根幅条,可见当时的车辆型式有多种(图十)。“车辆图”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待考。

 

天山南麓岩画(2)

 

田园树木图:田园用“田字格”图形表示,树木用线条刻画出枝干,枝干上还结出球形果子(图十一)。

 

天山南麓岩画(2)

     

 

七、尉犁县兴地岩画“田园生活图”、“驼运图”

 

兴地岩画位于尉犁县农二师32 团甘草厂东约7公里的库鲁克塔格山兴地河谷中,;东经87° 56′54″,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北纬41°10′16″海拔1409米。该画面距河岸较高,在2至2.5米以上。

田园生活图:用阴刻线表示,画面上有树、栅栏、太阳。在栅栏的一侧有人骑马、驴以及着裙子的妇女形象,这无疑反映的是一种定居的田园生活(见《新疆文物》1993年1期2页、缺图)。驼运图:画面上刻有正在驮运货物的车一辆,一驼温顺耐劳地正在使劲拉运。另一驼高昂驼首仰天呼叫,其后还有一驼静静地站立着,好像在休息(见《新疆文物》1994年1期40页、缺图)。调查者认为:兴地岩画的年代为青铜器时代。

 

八、尉犁县库鲁克山岩画“牧驼图”、“牧马图”

 

 牧驼图:绘刻大小骆驼十三峰,一牧人悠然自乐的骑在驼背上。驼群里忽然钻进了一只羊。左上角一峰骆驼躺在地上,头高高昂起,一牧人高举双手飞奔,似将躺倒的骆驼赶起来。有学者认为:这些骆驼显然已驯化成家骆驼,它标志着狩猎经济转向畜牧经济的起始(图十二)。

 

天山南麓岩画(2)

 

 此岩画年代待定。

 牧马图:此幅岩画描绘的是:一个骑马牧人正赶着一群马,前往一块草木繁茂的台地上去放牧(图十三)。

 

天山南麓岩画(2)

 

九、博格达峰南麓乌鲁木齐县阿克苏乡岩画“狩猎图”、“放牧图”

 

阿克苏乡岩画位于博格达峰南麓乌鲁木齐县东郊阿克苏乡的黑沟、哈姆斯特沟,海拔高度1800至2000米。

狩猎图四幅:

1、在黑沟海拔1800米处,一块高82厘米,长94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持弓的猎人,和一只北山羊。猎人高18厘米,宽6厘米。弓高8 厘米,宽5厘米,箭长11厘米。 有颚须的北山羊身长22厘米,高18厘米。显然这是一只带头羊,正在前面观察动静,守护着羊群。而猎人却潜伏到其前面突然拉弓射箭,出现在北山羊面前,瞄准其头部射击。使北山羊逃脱无路,只好呆若木鸡,等待被猎(图十四)。

 

天山南麓岩画(2)

 

2、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长2米,高1.2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大北山羊,和一个持弓猎人。北山羊身长23厘米,高26厘米,双角上弯,体躯粗壮得像头肥猪。猎人高25厘米,宽12厘米;弓高14厘米,宽5厘米,箭长12厘米,潜入草原,从前面瞄准一只正在行进中的最肥壮的北山羊。当猎人叉开双脚,持弓搭箭已瞄准北山羊头部时,北山羊毫无戒备的惊呆站立着,等待就擒(图十五)。

 

天山南麓岩画(2)

 

3、在哈姆斯斯特沟2000米处,有一块长3.2米,高2 米的巨石上凿刻着一幅狩猎图。图上绘有一骑马猎人,大小北山羊8只。其中,持弓的骑马猎人高13厘米,宽7厘米;弓高12厘米,箭长15厘米;马身长24厘米,高10厘米。左上羊身长23厘米,高11厘米;左下羊身长、高均28厘米;左中大羊身长70厘米,高55厘米;马前面的羊身长33厘米,高29厘米;右上羊身长23厘米,高27厘米;右中羊身长30厘米,高23厘米;右下羊身长25厘米,高18厘米。中间小羊身长、高均10厘米。作品描绘的情景是:当持弓骑马的猎人突然进入北山羊群,挽弓搭箭瞄射一只最大北山羊时,其余所有羊只都神情紧张地扛起大角、拔腿四处狂奔。被瞄准的大羊虽已蹬起前腿想跑,但已处在猎人弓箭射程之内,已很难逃脱。此画艺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生动。再现了远古时期的狩猎场景(图十六)。

 

天山南麓岩画(2)

 

4、在哈姆斯特沟一块高83厘米,长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和一只鹿。人高19厘米,宽8厘米,有尾饰。鹿身长16厘米,高29厘米。鹿角既粗又高,好像一棵大树栽于鹿首。这只大鹿正在草原行进,一个有尾饰的伪装人,手持石球,突然出现在它的面前,叉开双腿,张开双臂,准备举起石球敲击鹿的头部时,鹿首突然往后一仰,于是鹿的前腿离地,头角后仰,猎人前迈一步,准备再次往前击鹿。从这幅岩画的写实手法和人之伪饰及使用石球武器来看,其时代较早(图十七)。

 

天山南麓岩画(2)

 

放牧图七幅:

1、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850米处,一块高45厘米,长4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人,和一只北山羊。其人头圆形,高17厘米,宽13厘米,尾饰长4厘米。山羊身长15厘米,高17厘米。这只山羊是只头羊,正昂首阔步地往前作,牧羊人为了改变行进方向,于是急忙向前,叉开双腿,伸开双臂,用左手使劲拉住头羊的大角,迫使它掉转方向。只要头羊改变方向,群羊就会随之而去,牧羊人深知此法之灵妙(图十八)。

 

天山南麓岩画(2)

 

  2、还是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850米处,有一块高1.1米,长91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大山羊,和一个牧羊人。其人高25厘米,宽12厘米。羊身长34厘米,高29厘米。牧羊人双腿叉开,张开双臂,吆喝这只领头山羊快速赶路,使其带领羊群早到草原(图十九)。

 

天山南麓岩画(2)

 

3、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长1.2米,高75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和三只双角大山羊。牧人高18厘米,宽13厘米。位于牧羊人左上方的羊身长、高均17厘米;右上方的羊身长13厘米,高12厘米,两羊均有颚须。牧羊人下方的山羊长19厘米,高21厘米,昂首、双角高耸,伫立不动。牧羊人则张开双臂,抬起左腿,吆喝上方两只山羊进入羊群,以面走散。所以两只大山羊正昂首、扛角、疾步快进(图二十)。

 

天山南麓岩画(2)

 

4、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有一块长1.45米,高1.1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个牧羊人,和一条牧犬、两只山羊。牧羊人高22厘米,宽14厘米。左面的牧犬身长13厘米,高11厘米。中间大羊身长23厘米,高22厘米;右上方大山羊身长16厘米,高14厘米。牧羊人圆脑袋,迈着大步,一手似招,一臂平伸,使劲吆喝羊群往草原赶。犬则昂首、竖耳、翘尾、紧随羊群后面跟进。为了抢时间,牧羊人一路喊,一路赶,羊群一步也不敢放慢。有的快步跟不上,就蹦跶着、跳跃式前进。显示出放牧也是一种紧张的劳动,不可轻视(图二十一)。

 

天山南麓岩画(2)

 

5、在哈努斯特沟海拔 2000米处,一块长1.3 米,高80厘米的岩石上,凿刻有大小山羊4只,牧犬2条。虽无牧羊人,但这是一幅牧羊图。画面左羊身长15厘米,高13厘米;中间羊身长16厘米,高13厘米;右边的羊身长17厘米,高15厘米。左边的牧犬身长13.5 厘米,高8厘米;右边的牧犬身长13厘米,高9厘米(图二十二)。

 

天山南麓岩画(2)

 

岩画反映的是早晨牧人和牧犬把羊群一起赶往牧场后,由于狼害不重,自己就回去了。剩下羊群就由牧犬看管。图上3只大羊和一只小羊食饱之后,好不逍遥自在。两条牧犬则警惕地来回在羊群周围走动,防止野狼袭击。

6、在哈姆斯特沟海拔1950米处,一块1.1米,长87厘米的岩石上凿刻着一只鹿,一牧条犬,三只羊。唯不见牧羊人,但这同样是一幅放牧图。画面鹿身长22厘米,高19厘米;牧犬身长15厘米,高8厘米;羊身长19厘米,16厘米。这幅画反映的是:早晨先由牧人和牧犬将鹿与羊群混合赶到草地,进行放牧,然后,牧人就离开了草地。看管鹿、羊的任务就由牧犬来担任。图上的鹿、羊群显的悠闲自得,个个都长的膘肥体壮。说明这块草原水草茂盛,牧人放牧不必远走。有牧犬看护畜群主人也可放心(图二十三)。

 

天山南麓岩画(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