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之”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马王堆汉墓帛书及荆门郭店楚简均载有战国早期的思想文献《五行》[1],以下一段文字常为研究《五行》者所论及: 
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也。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也。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 
以上见简本《五行》第18~21简,帛本《五行》第186~188行。帛本《五行》包括〈经〉与〈传〉两个部分,〈传〉第304~305行解“君子集大成”云: 
君子集大成。成也者,犹造之也。犹具之也。大成也者,金声玉振之也。唯金声而玉振之者,然后己仁而以人仁,己义而以人义,大成至矣,神耳矣。 
对于以上一段文字,学者多引《孟子·万章下》的一段文字作解[2],其云;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其实要弄清楚“金声玉振之”的意思,首先得从《五行》本身的思想内容出发。《五行》以善为常人所及之人道,以德为圣人所及之天道。善和德在《五行》中有特定的含义,善指仁、义、礼、知四行相和,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形之于内心,行之于外,此乃为善。德指仁、义、礼、知、圣五行相和,形之于内心,行之于外,此乃为德。借用现在的话说,形之于内心是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容纳客体的仁义礼知圣于内心;行之于外大略相当于实践活动,是将内在的仁义礼知圣施行于外。明确善与德的由外至内,又由内至外的过程,是我们理解“金声玉振之”的关键。 
所谓“金声”应指外在之声,“玉振”应指内心之振。《尚书·大传》:“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此金声玉振分内外之证。《韩诗外传》卷一:“古者天子……入则撞蕤宾以治容貌,容貌得则颜色齐,颜色齐则肌肤安。蕤宾有声,鹄震马鸣,及倮介之蟲,无不延颈以听,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是谓听金声而内心感之,形于颜面为玉色也。《说文》:“色,颜气也。”段注:“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谓色。” 
《五行》亦论及玉色。简本《五行》第14号简:“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型,型则知。”第13号简:“爱则玉色,玉色则型,型则仁。”第15号简:“闻君子道则玉音,玉音则型,型则圣。” 
见贤人有两种态度,其一为见而不知其为贤人,有如盗跖见孔子而不知其贤,非但不知,反而斥其为盗丘[3]。其二为见而知其为贤人,心中温润,形于颜面为玉色,此即所谓“见贤人则玉色”。同样的道理,见仁人而爱之,于是有颜面之玉色。闻君子道而知其为君子道,于是听之若玉音而心中温润。《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则必有婉容。”郭店简《成之闻之》第24号简:“型于中,发于色。”《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是玉色见在颜面,玉音闻之在耳,实指内心之温润。合《五行》玉振、玉色、玉音而观之,外界之仁、之贤、之道型于主体之思维,于是有颜面之玉色,有听而所感之玉音,有内心玉振般共鸣。“玉振”指内心之振,只有如此理解,才能与《五行》中有关认识论的论述相吻合。 
古人多以玉比德。《礼记·聘义》录孔子语:“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白虎通·考黜》:“玉者,德美之至者。”《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据上引可知,《五行》之玉振、玉色、玉音乃比喻性用法,玉振即合于德之振,玉色即合于仁之表情,玉音即合于道之音。 


现在再来看“金声”,金声并非如学者所解之钟声或鎛声,应指美善之声。《白虎通·考黜》:“金以配情,……金者,情和之至也。”以金玉喻美善,今人犹用之,有如“金玉良言”之例。 
既明金、玉之比喻义,则可知“金声玉振之”是揭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用语,简单地说,就是将外在之金声内化为心中之玉振。外在之声多矣,能从众多声音中辨识出金声,其中已包涵了认识过程中的价值选择,外在之声若非金声(不具备“金”的价值),则主体弗为之听。这就是儒家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玉既为君子所以比德,则主体若非心中有玉德,则外界之金声充耳而不闻,不知其具备“金”的价值。听金声而心中有如玉之共鸣,这是容纳外界之金声于我心,与我心中之德和而为玉振。 
只有内心同时具备仁义礼智圣之有德者,方能达到金声玉振之的认识水平,这就是上引《五行》所说的“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季札观周乐,见微而知清浊[4],钟子期知音,听伯牙教琴而有高山流水[5],此皆有德者然后能闻而知之。 
金声玉振之乃所谓集大成。人之认识外物,不断地容外物之美善者于己心,积而成德。积之愈多,则见之愈明,听之愈聪。见贤人而玉色,此由见之明而达于善者。闻金声而玉振之,此由听之聪而达于圣者。依照《五行》的说法,善及于人道,圣通于天道,可知金声玉振之是与天道相通的最高认识境界,达此境界者,仁覆四海,义让天下[6],此即所谓“集大成”。 
    《五行·传》认为,达于“金声玉振之者,己仁而以人仁,己义而以人义”。主体以内在之仁义行之于外,施于客体之人,使客体之人亦及于仁义。这使得金声玉振之又包涵了实践的含义,有了认识与实践统一的味道。当然这是《五行·传》对经文思想的发展,在《五行》经文中尚未包括这一层意思。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云:“认识既不能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7]“金声玉振之”极为精确地概括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是因为其曲极高,其和者极寡,近乎于千年绝响。 
至于上引《孟子》之“金声而玉振之”,由于郭店简的时代较孟子为早,《五行》的著作年代可以推至战国早期[8],因而是孟子引《五行》之成句来论述孔子。古人引《诗》可以断章取义,引前贤语可以不必尽合于原意。自汉之赵歧、宋之朱熹、清之焦循直至当今学者,莫不从音乐的角度释《孟子》之“金声而玉振之”,对此笔者无可非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若将学者对《孟子》“金声而玉振之”的解释移植为《五行》“金声而玉振之”的注脚,未免胶柱鼓瑟矣。 
附识:以上为拙稿《简帛五行解诂》附录之一,艺文印书馆近期出版。 




[1] 马王堆汉幕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幕帛书》(线装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2]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第17页,第56页,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魏启鹏《德行校释》第12页,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3] 《庄子·盗跖》
[4] 《史记·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5]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6]帛本《五行·说》308行:“终其不藏尤害人之心,而仁覆四海;终其不受吁嗟之心,而义襄天下。”襄读为“让”,别有说。


[7]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页。
[8]说参拙稿《简帛五行解诂》。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