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理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末,柏林墙的倒塌和经济全球化使历史哲学及其所维护的历史感陷入了危机。进步主义历史哲学从此失去其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史学理论,即叙述理论。但叙述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球化呼唤建立一种新的史学理论:整体历史论。 
 
    如果说18和19世纪哲学的一大贡献是使人们有了史实性意识,那么不言而喻,20世纪80年代末柏林墙的倒塌则使人们产生了新的历史意识:历史哲学及其所维护的历史感陷入了危机。无须再指出人是历史的基本存在,能在创造历史,改造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同时成为历史。但我们现在开始怀疑:自蒙昧时代就已存在的有数十亿之众的人类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包括艺术表演、神话和道德标准能否产生有益的效果,最终消灭暴力、屠杀和各种不公正现象。20世纪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既寄希望于进步——一种共同生存的高级社会形式,同时又孕育出最有害的集权制。诚然,我们不能把苏维埃的共产主义同纳粹主义相提并论。历史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哲学,虽然继承了进步主义历史哲学的思想:内在的感觉源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并左右人们的行为,但却无意建立思辨的历史理论。它因为试图证明推翻公认的道德标准和改变历史的做法合乎正义而受到人们的指责。

      我们没有必要再坚持后现代意识的判断,因为从历史和哲学角度讲,无论是否出现了危机,历史的进程不会终止。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为了人类的发展,理解并思考这一现象,尽可能地同当代的非人道现象作斗争,虽然苏维埃共产主义以失败告终,但是非人道现象却伴随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而再次抬头。

      历史哲学危机的若干现象学因素

     从哲学方面看,史学陷入当代历史性危机的最大特点是,曾经左右某些历史事件并使其具有历史意义的各种精神领袖纷纷失去往日的神圣地位和影响,例如罗马帝国《通史》的作者波利比阿,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汀,首创人类史哲学教育的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共和国和平联盟的精神领袖康德,将人道精神引入科学和伦理—政治进步的法国哲学家孔多塞,提出绝对精神的黑格尔,倡导国际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人们的信仰随着这些领袖及其“时代精神”的名存实亡而破灭。过去,人们曾有共同的目标,相信进步和未来。如今,信念已不存在,人们已不再相信困难和消极因素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辩证”思想。

   这种哲学观念的变化已成为“大众新常识”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怀疑一切:从历史的积极影响到历史哲学的伦理和政治承诺,认为历史哲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已经过时。唯有市场理论的辩护者——自由经济学家看到了引导人们走向美好经济—世界的那只“无形的手”。事实上,1989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全球
化非但没有加速解放的进程,相反却极大地阻碍了它的发展,使众多的人民和民族,各社会阶级和青年一代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没有未来”的意识致使人们的历史前景感暗淡和共同记忆衰退,最终导致现代传媒用意象的现实取代事实的严重后果。

  值得指出的是,个人瞬间的意识被铺天盖地的日常事件所包围,根本无法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因此,需要不作判断,让人信得过的大众传媒进行客观的叙事和报道。

  这次危机之所以影响到哲学和常识,主要是由于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史学对话之后,历史活动进程(可理解的)和乌托邦(建立在推理基础上)的历史哲学仍未走到一起。进步主义的历史哲学——正如K.勒维特在他的《历史的意义》(1949)一书中所指出的——成了一种通过革命或突变接近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的思想,成了一种从时间上将非完美的现实与完美的未来割裂开来的方法。它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是历史使人失去了最初的善,现实又使人找回了善。

  历史哲学的历史感主要源于上面这种不现实的希望,并最终演变成对背离目标、一意孤行的禁锢、强制和限制的强烈的现实感。历史哲学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到一些矛盾的东西,例如压迫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氏识到: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险象环生,有时需要迂回前进。历史哲学阐述的是一种目标而并非单一性的复杂感觉,认为史实主义的政治旨在改变现实并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确立最终的目标。然而,历史事件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观点,不是使历史进程分析和乌托邦这两种历史哲学联姻,便是分手。

  由此可知,当代历史哲学危机的史实性是“矛盾的史实性”:试图消除由怀疑和不信任而产生的历史意识。毫不奇怪,曾被贬得一无是处的前现代意识和思想会在此时再次出现。这两种对立的历史哲学就像是一个被肢解了的身体的两个部分。

  A)现代创神运动失败之后,记述各种宗教理论和教派的宗教史相继问世,这是人类创造并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宗教史指责那些忘记上帝的人,提醒人们唯有神法能决定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管理宗教——政治权力机构。

  B)紧接着出现了与之相对立的、宣告现代解放思想结束和激烈抨击现时代的“后现代史”。

  这种后现代理论值得重视,它提出的新历史多元论具有摧毁进步主义历史哲学的威力。但同时应该看到,这种多元论在通过地区史、地方史和语义史重新恢复前现代史地位的同时,放弃了世界史和否定了历史哲学敢于研究世界史的长处。它不再仅靠通史把各种历史串联在一起,而是放弃通史,最终甚至有可能放弃神智。

  进步主义历史哲学的统治地位之所以丧失,其主要原因是它将信仰视为进步的资本,认为信仰可以抵消历史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失望。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非人道制度的胜利,为历史创造了物质条件,却使历史有目的的观点从此消失。自称是后现代的史学,不出人预料,从以下两个方面弥补了进步主义历史哲学的不足:把自己说成是叙事史论的统一体;在更新叙事学的同时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

  因为最后一种观点至少在法国是一种占有统治地位的哲学观点,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强调指出这一点。

  作为文学叙述或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批判思想有可能退缩的当代史学理论 

  目前,我们仅对历史哲学作结论性的批评还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分析另一种情况,即历史哲学被作为艺术,准确地说,被作为文学类叙述的历史理论所取代。人们对宏观主体,例如上帝和教会、民族—国家、人民、工人阶级谱写的历史产生了疑义和分歧,叙述理论逐渐占据了上风。这些宏观主体曾是世界史的配景,今日的衰退为古希腊和拉丁历史文献、前现代史等历史叙述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种发展趋势居然出现在世界市场及其周围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时刻。在叙事与日俱增,抽象、难以理解和并非人皆有之的恐惧和性成为叙事的主要对象时,史学家们对正在变
化的世界史的实效性则保持沉默。



世界史让位于彼此不相关的地区史、地方史和个人史,也许是出于对国家、人民和传统的保护,使其免受马克思指出的和M.韦伯从现代化历史社会学角度论证的,一味追求提高资本生产力和一切服从于劳动的全球经济及其无情的现代化机制的威胁。许多国家、人民和新旧团体均表示反对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及其组织形式,对把地方史纳入曾被宏观主体视为进步的世界史失去了兴趣。正如资本主义的理论学家所指出的,后现代历史哲学不是间接赞扬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就是偷偷摸摸地为其涂脂抹粉。

  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历史状况。一方面历史哲学在未分析全球化的机制和未作任何抗争的情况下被全球化所击败,仅满足于叙述一些非常简单、现实主义的历史和将历史叙述变成一种朴素的理论。另一方面,历史哲学家彼此之间的不和致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不幸的历史意识:被推进自己所不熟悉的全球事业中,成为漂泊不定的旅行者,仅限于固守在某个方面或安全的私人领域,身份也变得多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