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文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是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智慧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建立中国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目标。 
  
  导言: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和经济理念,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可避免地要同传统的中国文化发生激烈碰撞、选择、交融。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总结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首先就必须从历史角度认清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过程的历史和时代的必然性。坚强的中国人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努力中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首先在于观念的落后。鲁迅在1907年的文章中,注意到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是以遍施”因此,对中国来说,“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于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文化的改造着眼,寻求一条用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来改造传统的中国旧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进文化构建不是一次完成,它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两次飞跃: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飞跃到西方先进文化,另一个是从一般的西方文化飞跃到马克思主义。因此,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最重要的思想解放与思想启蒙运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仅起到重大的启蒙作用,更具有重大的救亡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因此,先进的中国人在对西方传入的各种“主义”进行比较借鉴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时,必然耳目一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中国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在五四运动以后,拥有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使思想解放和文化选择朝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双向选择和相互融合
  从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和被迫选择,到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选择和主动选择,这是马克思主主义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决定的。首先,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世界观、历史观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中国社会发展变革和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探索方向。其次,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价值观和价值理想实质上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求得自身解放的价值追求,它提供了关于人的解放、阶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价值目标,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的理想目标去努力奋斗。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提供了实现这一价值理想和科学道路的科学思维方式,提供了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所以,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同中国实际包括国情特点、文化历史传统、社会实践和变革要求等等的结合中找到了发挥其理论的实践功能的契合点,这样就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内在的条件和基本依据。这种双向选择以及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有利的思想利器,成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实践的思想武器,从而适应和满足了中国人民救亡与启蒙斗争的双重迫切需要。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深刻认识这一进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持久性
  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和血肉之中的精神存在物,其影响是极其广泛深刻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将其改造成功,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历史过程。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上,起到了前所未有过的重大历史作用,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先河。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大革命。当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大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四、小结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过程。当今,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立足于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灵活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同时,面对影响乃至阻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各种因素,我们必须树立起客观的、科学的发展观,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