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传统图形 文字 传统书籍形式 色彩 意境
论文摘要:随着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我国传统的、民族的书籍形态设计正在被淹没。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和发展传统艺术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本文通过论述传统图形、文字、色彩、书籍形态、书籍设计中的意境在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强调我们应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审美意识的回归。
随着现代化和西方化的推动,人们每天都追逐着时尚潮流,数码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年轻人每天都沉迷于电脑和电子游戏里,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结果是知识的“容量”变少。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几乎是不了解的,连在民间会做中国传统装饰及手工艺的工匠的数目也越来越少了。现如今,在一些有着清醒认识的装帧设计师主力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书籍装帧作品的设计风格正向传统回归。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与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理念相结合,把一些传统元素和新元素结合起来,巧妙的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书籍设计中,带给读者新鲜感,吸引年轻的读者。书籍装帧设计不只是单纯物理性的在做书,而是要表现作家的灵魂和核心思想,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只是用眼睛去读,而是可以用心去读。
中国传统元素直意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案、象形文字、中国书法、木板年画、戏剧脸谱、剪纸、皮影、太极…… 但这只是从外表上认识,要从其内在上加以理解,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传统元素所隐含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传统图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可以挖掘很多流传下来的装饰图形和符号,这些图形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通过整理和归纳它们便可以开发为新的图形语言。例如吕敬人的《绘图金莲传》一书,就是把民间的传统元素放在设计里面,把盒子表面设计成缠足女子裤子的形象,盒盖子两侧是互相连接着的,象征着互相缠绕着的小脚,里面是一本被缠足布盖着的书。让年轻人以全新的视角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风俗,尤其是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再有,中国早期书籍装帧设计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鲁迅先生使用汉画像石的图案为《心的探险》一书所设计的封面,和著名装帧设计家曹辛之利用中国传统纹样设计的《郭沫若全集》。这些设计贴近图书内容,使文章得到有力的衬托,使人强烈的感受到意境与心境合二为妙的审美情趣。
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它是人类记录语言、事物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视觉符号。在我国,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简单刻画符号,据学者推测,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作为中国文字的初始象形文字成为传统元素中最古老、最直接的体现。伴随着人类文明行进的脚步,有了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变化。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广泛,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它历经岩石陶器刻绘符号、甲骨、金、篆、隶、楷、印刷字体等演变,丰富的书体,再加上各类变体字体以及汉字书写的各种表现形态使汉字多元化的面貌拥有了众多的审美功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造型艺术,不仅仅是汉字的简单书写,其本身也体现了一定的设计意识。早在1905年,鲁迅在他《域外小说集》的封面上,就用了陈师曾用小篆题写的书名,外加一副外国插图,为近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一股新风。吕敬人的《朱熹千字文》封面的设计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即统一格式又具有个性,封函将一千字反雕在铜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
中国传统书籍形式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在数千年漫长的古籍创造中,经历了简装、卷轴、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古代的书籍,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美感与功能之间的完美和谐。对于传统书籍形式,既不能照本宣科的如法炮制,又要承其魂拓其体,重新创造一个具有古籍内涵和传统文化特质,呈现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书籍生命。例如吕敬人的《子夜·手迹本》尽管采用了仿中国明清古籍的装帧形式,却完全脱开明清古籍陈旧的模式,在设计构想上传统与现代意识兼容,既保持了中国古籍淡泊、虚灵的原有神韵又融入了富丽的现代工艺技术,尽显古籍艺术的古拙质朴之美。还有《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一书,是对中国传统书籍文化的充分展开,但它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的重复拷贝,书盒的天地用毛边纸穿线扎叠形成富有直接视触实感的传统书信形态,书脊封面用草质粗纹纸,内文装订形式用近似毛边皮纸的轻型纸包背装,全书的设计在文化气息表现上浓笔重彩赋予书籍的书香气韵。
中国传统色彩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色彩是表达含意和传达感受的多棱镜,折射千变万化的光彩。在书籍中,色彩是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塑造书籍个性和创造情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的民族各有其独特的风俗和审美习惯,中国的传统色彩,即阴阳“五行五色”,所谓的“五色”由黑、白、红、青、黄构成。像古代象征帝王皇家尊贵的明黄色,代表中国民族特色的青花蓝,及象征吉祥、喜庆的中国红,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也是中国的代表符号。例如《中国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一书,在整套丛书设计中,书脊裸露锁线,使用民间年画鲜艳的颜色,强调夸张对比,呈现色彩缤纷的张力使色彩应用中的典范。吕敬人的《贺新春十二生肖画册》一书,全书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色彩对比强烈,书脊以缝缀方式即传统又有新意,传达了喜庆的气氛和律动韵味。另有吕胜中的《小红人的故事》一书,以剪纸的图形作为设计元素,用色上借鉴民间剪纸的色彩语系,单纯凝练,简约鲜明,红黑对比的色彩效果非常夺目。
中国传统美学向来讲究意境之美,在书籍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意象的表现和设计语言,创造“象外之致”的美。书籍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具象或抽象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境界,传达书中信息的特征和精神面貌,通过一种内在意兴的表达,创造一种高于形象呈现至上的引导性语言,使书籍内容得到升华,为读者在阅读书籍时创造潜意识的美感和启示,增加内心体验的审美感受,达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精神向往的功能。在这一方面不乏其例,如曹辛之先生设计的《九叶集》、台湾柯鸿图设计的《春泥》、宁成春设计的《读书文丛》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儒、佛、道家的哲学思想与审美意识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物,它是对那个时代最精致的部分,最新潮的东西狂热追求的结果。在历史的过程中久经磨砺,千锤百炼,才得以继承传统。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杰出和最具特征的设计。正如杉浦先生说,“为了前进一步,回首过去”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我们当代的设计有着多重的影响,我们应吸收传统元素的精粹,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力,赋予它更新的时代意义,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杉浦康平编著、杨晶、李建华译.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吕敬人、赵健、王红卫编著.在书籍设计时空中畅游[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