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节食品流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  节令食品  饮食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节日节令由来,论述了节令食品不同于日常食品的功能,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并以月饼、青团、饺子、元宵、粽子为例,剖析了节令食品不同的流变轨迹。

  1节日的由来

    何谓“节”?从“节”字的文字演化来看,金文、小篆、楷书的变化并不大,都是上面是“竹”字,下面是“即”,表示趋就;即“郁”,本意是指竹子之间的间隔。节日就是时间的间隔。

  1. 1天文现象

    古人发现了时间的周期性,在周而复始的时间里,又有一些天文上的特殊节点成为最早的节日。上古时期,“二分二至”是一年中重要的季节日。金泽在《宗教禁忌》中就提到:“神圣的时间是时间序列中各种不同的关节点,它们虽然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如以月亮运行确定的朔、晦、望;以太阳运行确定的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还有以气候来划分的‘节气’等。但只要这些时间关节点按照其固有的顺序前后相继,就表明自然秩序的神圣性没有受到任何侵害。越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禁忌越多,其功能之一就是要强化自觉遵循神圣秩序的意识。”…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节日是先民们为自己的生命节序所设定的“关节点”。“二分二至”即春秋二分和冬夏二至,就是这样的“关节点”。在二分(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等长;夏至则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后昼渐短而夜渐长;冬至则是白天最短的一天,之后则是昼渐长而夜渐短。由于“二分二至”的现象与季节变化及作物生长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夏至与冬至,影响日常生活更为明显,所以人类一开始就对这些节气很敏感,往往要举行仪式,以提醒大家季节的来临,这几乎是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都有的习俗。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名著《金枝》fzl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图分别对古代欧洲和美洲印第安人在夏至与冬至的神话和仪式进行过详尽的分析。

  1. 2天文历法

    为方便记忆和管理时间,古人根据太阳、地球、月亮运动的周期制定了不同的天文历法。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使用“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的历法,即农历。农历是“阴阳历”。阴历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要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的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节日在中国历法中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中国传统节日,有“月日同数”“月内取中”“年内对称”等现象[}a}z9z。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日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晒霉节、七月七的女儿节(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等,都是“月日同数”。两数相同,一前一后,对称之意一目了然。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则是“月内取中”。一月之内取其半,其前后的对称也是十分明显的。春社和秋社、元宵节和中元节、花朝节和中秋节,“两两之间正好相隔半年,若以十二月为圆周,它们都分别位于三条直径与圆周相交的三组对称点上”[4 ]S l8。节日的对称之意,由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节日名称得以体现。

  1. 3宗教习俗

    在世界通行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一些宗教纪念日世俗化为公众节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2节令食品的功能

    节日是时间的间隔,是忙碌人生的歇脚骚站。先民们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在基本生活资料有了些许剩余的年代,开始寻找从一个“普通的”时间段过渡到另一个“普通的”时间段的闲暇。这个过渡的闲暇就是时间的节点—节日。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