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就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论,科举考试也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整合功能。
在唐代,中国文化教育繁盛,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来华留学,或参加科举考试。日本政府先后派出19次遣唐使,包括留学生和留学僧,前来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科学文化、佛教学说和典章制度。唐、宋时期,在科举中优待异国举子,“特设保障名额,或放宽条件,或单独别试,录取宾贡进士。”[24]一些日本人、朝鲜人、波斯人、犹太人曾在华考中进士。如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晁衡),717年随遣唐使来到长安,入读太学,后来考中进士。元代高丽士人则以乡贡的身份应中国科举,共有9人登进士第[25]。
科举促进外来民族文化融合,开封犹太人的事例最为典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顽强地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特性;但自北宋中叶以后五六十年间移居中国开封开始,由于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对犹太文化的强力渗透,600年间犹太人基本上被汉族文化所同化。科举考试的方式和命题的范围,“使得走上科举道路的开封犹太人从童年起就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思想和智慧束缚在《四书》《五经》之中”;“经历很多代后,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情趣、操守可以说是十分正统的汉文化了。同时,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旦金榜题名,显赫的社会地位、特权、财富都随之而来。这种平等竞争的发迹道路是生活在其他国家的犹太人所没有的。”[26]在中国犹太人中,曾出过不少进士、举人和秀才。明清以后,这些犹太人基本上不再从事商业活动。以赵映乘为例,清顺治二年中举,丙戌科进士,官至福建汀漳兵巡道按察司副史,清帝因此给其父封典,并在开封犹太会堂为其题匾。康熙初年,赵映斗于教寺前殿窗旁题有一副联语:“识得天地君亲师,不远道德正路;修在仁义礼智信,便是圣贤源头。”[27]科举和儒家文化对于中国犹太人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具有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影响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任何一项大规模考试制度,都具有一定的文化选择机制,发挥着文化整合功能。科举考试因其延续时间久,实施范围广,社会控制力强,涉及民族众多,其文化整合功能特别显明。在科举制潜在而持久的作用下,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化逐渐与汉字文化、儒学文化相融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科举制自身也打上了各民族文化的烙印,形成独特的考试形式,为中国考试文化发展增添新的色彩。
科举演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表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先进思想与学术文化,通过考试制度的筛选、组合与强化,能够普及到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阶层,促进主流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儒学和汉字通过科举考试,逐渐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所接受。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当然,无庸讳言,由于儒学文化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也使得科举考试在考试内容与形式上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趋于僵化,对各级教育的负面影响增多,阻碍了新的科学文化的引入与发展。及至晚清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涌入,科举考试内容虽发生了某些变革,但总体而言,它无法实现对西学的整合。这是科举制度走向衰微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尽管如此,对于科举考试在历史上所发挥的文化整合的积极功能,我们应予以肯定。科举考试促进儒学教育在我国边疆地区和东亚的传播与普及,功不可没。更为重要的是,科举选士作一种机制,它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余秋雨认为,文明就是保护人类创造的一种秩序,中国社会长期保持着有序状态,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科举制的长期实行。“通过科举,儒家文明作为主干传了下来,无数人用生命去支撑它,年年代代有人在背诵、在研究。儒家文明有了无数的传承者,社会就有序了,社会秩序后面又保留了精神秩序。”[28]
在21世纪世界文明的演化中,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儒学和汉字文化的当代价值逐渐为国人、世人所重视。与此相连,汉语水平考试、公务员考试和各类教育考试也不断升温。这决不仅仅是单纯的考试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化的重新崛起。不管人们是否自觉意识到,实际上,现实中的各类考试正在发挥着新的文化整合功能。这是科举考试文化研究留下的深刻的历史启示。
注释:
①此据萧启庆的统计,见其文《元代蒙古色目进士背景的分析》,台湾《汉学研究》第十八卷第一期,2000年6月。另据桂栖鹏统计,元代进士总数为1200人,他考述了61名色目进士、18名蒙古进士人的事迹。参见《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5、200页。
参考文献:
[1]菲利普·巴格比. 文化:历史的投影.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9
[2]李亦园. 人类的视野.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16
[3]胡启勇. 文化整合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平田昌司.《切韵》与唐代功令——科举制度与汉语史第三. 潘悟云. 东方语言与文化.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5]张渭毅. 集韵研究概说. 语言研究,1999(2)
[6]张宝昆.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56
[7]方壮猷. 辽金元科举年表. 说文月刊(第3卷第12期),1944
[8]杨若薇. 辽朝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史学月刊,1989(2)
[9]高丹枫. 金源教育与科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89(3)
[10]陶晋生. 金代的女真进士科. 台北: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年报(第1卷),1970
[11]都兴智、张博泉. 金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特点. 吉林大学研究生论文集刊,1987(1)
[12]西夏书事(卷35)、(卷41)
[13]元史·高智耀传
[14]虞集. 道园类稿·重建高文忠公祠记(卷25)
[15]张迎胜. 儒学与西夏文化刍议.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6]萧启庆. 元代蒙古色目进士背景的分析. 台北:汉学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
[17]哈正利. 回族与科举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18]张杰. 清代科举制度对满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影响. 学习与探索,2004(4)
[19]张杰. 清代八旗满蒙科举世家述论. 满族研究,2002(1)
[20]温广义. 清朝蒙古族进士科名小议.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2)
[21]潘光旦. 潘光旦文集(第3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6
[22]段超. 试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开发. 民族研究,2001(4)
[23] 李世愉. 科举制度与清代文化.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室编. 清史论丛(2000年号).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32—233
[24]刘海峰. 科举学导论.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4—365
[25]桂栖鹏. 元代进士研究.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154
[26]王自力. 中国开封犹太人的若干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4)
[27]潘光旦. 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59
[28]赵兰英等. 余秋雨散谈: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 瞭望,2002.11.11
上一篇:中国文化在中华复兴中的伟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