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需要把握现代性的基本要求,也需要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看,文化现代性以人文精神为指向,以世俗社会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文化的发展规律,从纵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横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推进我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方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基础;大力弘扬改革与创新精神,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文化建设;现代性;建构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实现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文化的转型。为此,分析现代性的要求,把握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原则,推进中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

  美国学者布莱克认为,“从上一代人开始,现代性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现代化则是指社会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作为社会发展的时代性特征的集中体现,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精神写照。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看,现代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1.现代性以人文精神为指向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从人类社会的存在的现实性出发,对于人类的精神进行探索,对于人类的精神进行关注,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从人文学科的角度看,现代性是现代化语境下的人类精神问题,是人类的精神价值的现代性转型。从表现形式看,现代性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作为浪漫主义后裔的现代文学、美学、哲学运动的基本特征。从内容上看,现代性所揭示的是人类的生存困境,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困境。从整体上看,现代性一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自由和创造性,一方面强调理性向各个领域的渗透,意味着非理性服从理性,接受理性的规训等。在理性原则的指引下,人们的精神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所指出的,“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但是,理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工具理性,也是精神家园的缺失。因此,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努力探索构建理性基础上的人类精神家园,是现代性的努力方向。

  2.现代性以世俗社会为基础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现代性与现代化息息相关。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社会深刻的变化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也是精神的生产。因此,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改变的是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程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
  在理性的支配下,在人类越来越强大的征服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基础上,人类的文化生活在逐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型。这个时候,人们不再是简单的对于自我之外所谓“神的力量”的崇拜,而是对于自身力量的确信。“世俗化”不仅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也是人们社会文化的重要主题。因此,它也构成了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正如韦伯所总结的,“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祛魅。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样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