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3.现代性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英国学者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以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现代性,是现代大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拓展过程,也是以创新发展为基本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经济与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看,一定的经济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与程度;一定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一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水平。“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人的心理学”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本质性力量的显示过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城市化、市场化得到更加迅速发展,科技、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相互激荡。为此,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基础上,社会文化在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通过对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优化组合,通过对传统的扬弃。通过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现代化向人们展示了更加宽广的文化发展空间,揭示了人类更加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

                        二

  文化现代性所显示的是文化发展的趋势。但是,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结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不仅需要分析现代性的本质性要求,也需要分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特征,以便把握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规律。总体来看,文化的发展具有两个鲜明特征。

  1.从纵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文化的实质是“人化”。一方面,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社会过程中的本质性力量的“外化”,体现了人是文化意义上的创造性的存在;另一方面,文化过程也是人对于既定社会文化的“内化”,体现为人对于既定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成为一定文化意义上的存在。
  因此,文化的发展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融合。对于既定人而言,不仅需要在继承原来的文化基础上实现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在创新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发展。因此,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伽达默尔认为,“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进一步指出,“所谓的文明的精神是什么呢?这就是人民的‘风气’。这个风气,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购买,更不是人力所能一下子制造出来。”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继承,也不能离开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奠定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善于推陈出新。实现文化的创新,才能增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时代性。

  2.从横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对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而言,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种族和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的差异,文化发展模式、程度等方面差异性很明显。
  从全球角度看,世界文化包括了不同的文化种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产生了不同的“轴心文化”。“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汤一介先生进一步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信息传递的发展,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文化上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论家坚持“西方中心论”;或者某些东方学者提出了文化上的“东方中心论”,都是不正确的。从不同国家和民族内部看,向来不仅仅存在单一类型的文化,而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相互交融。因此,文化的存在是一元与多元的并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主流文化逐步形成并且引导非主流文化的过程。只有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形成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良性局面,才能推进文化的发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