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前全球金融态势和中国出入境游业的现状,在本届世博会,旅游人群的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旅游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公民财富的积累,游客对于新的目的地、新的旅游方式、新的旅游线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游客会表现出更为冷静的观望态度,人们期望“物超所值”的旅游,对于旅游的性价比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心态影响之下,已经发展成熟的经典旅游线路、经典旅游目的地将再度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二是学习型旅游将成主流,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转向家庭,家庭式出游会成为更为普遍的出游方式,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历史、文化等元素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景地,人们可以在经济动荡中换一种方式思考,为未来充电,同时补偿因忙碌而忽略的家庭,这可能是未来一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心态;三是中国市场的机遇,随着中国政府新货币政策的出台,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舞台始终保持着坚挺的状态,中国市场受冲击的机率相对比较少,这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4 世博产品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及地方特色
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世博会旅游产品,那就必须要了解举办国的文明特色、文化特点还有举办地的本土气息,不然去掉贴上去的世博会LOGO,便是放之四海而皆有的产品。
中国特色、本土特色是重头戏,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典文明如唐诗、宋词、戏、国画、书法为世人所折服: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汉服、唐装等也深深吸引着现代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更有着意义深远的指引作用中国的儒家思想、诸子学说、孙子兵法更为当代商界、文化界所推崇。还有以茶为载体修身养性的茶文化、君子佩玉的玉文化、坚忍不拔宁折不屈的竹文化、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以及文房四宝、四大发明、龙凤纹样、秦砖汉瓦、敦煌壁画和中药、京剧、武术等等。
中国的民俗更是流传至今,除旧迎新的春节、观赏灯会的元宵、扫墓踏青的清明、龙舟竞技的端午、牛郎织女的七夕、人月两圆的中秋、遍插茱萸的重阳、冬令进补的冬至甚至是节日中的食物,像饺子,圆子,粽子,月饼等也成为中国文化民俗的一部分。而在2010年世博的主办地上海,地区概念也可以做些文章,如老字号的商铺层出不穷、包罗万象:亨得利钟表行、老凤祥银楼、杏花楼点心等;上海的本土建筑石库门与弄堂文化。再者,上海的本土特色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生的,他们见证着的是上海昨日明天。如把这些特色融入到上海世博会的旅游纪念品中,不但可以昭示出上海独有的文化内涵,更可以让外国友人在了解上海的同时,让上海的特色文化得以发扬。
5 总结世博会旅游产品设计定位分析
购买者:世博会旅游人群,年龄跨度大部分人群功能定位与描述.①她必须要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②她应该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体现。通过世博旅游纪念品向世界传播中华的“和”文化,上海的魅力。③她同时要体现世博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用与地位。像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代表并且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科技。④要求她要具有世界性和包容性,这种产品不仅仅是面对中国的消费者,也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⑤世博旅游纪念品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她不能够一味的追求社会效应而忽略了经济成本,成为叫好不叫座的产品。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他们之中都反映出了自身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特点,不论是地方特色,主题体现,技术含量还是外观价格,都让人从中了解了设计者想诉说的话。可以想象,在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上,了解其他参展国的旅游纪念品,继承本土产品的特色,研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色的世博会旅游产品,一定能够实现多赢。中国要成为设计大国,创新大国,世博会无疑是最大的一次机遇,并且也可以借着这次世博会的东风,把世博产品展现给世界,让世界在关注上海的同时了解上海,还可以带动上海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