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论文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

  【论文摘要】准确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涵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前提;明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条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加以探讨。
  
  一、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涵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前提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从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来看, 文化具有自主能力和调适能力,增加文化认同感
  具体地说,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很明显的事实是: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一体化,政治则是多极化、多元化。而文化则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传媒与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的认同性日益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上的鸿沟难以弥合,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裂痕亦有扩大的可能。一方面是全球价值趋同,另一方面是回归民族传统,复兴民族文化,实现民族自我认同。如何处理好全球普遍价值认同与民族角色的自我认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选择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从国内的文化转型来看,文化具有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就是说在文化战略上,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对民族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
  3、从国际的文化交流来看,文化具有辐射力和竞争力,增加话语权
  进行文化对话,需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二是向外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今天,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中国正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而西方并没有大量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中国文化只有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保持个性并增强话语权,这样的文化才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第四,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来看,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而活跃的态势,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明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 具体来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涉及三个方面,即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