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鹤文章 让鹤城更富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论文关键词]鹤文化;鹤文化品牌;开发利用
[论文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关键要素。目前,齐齐哈尔拥有开发利用鹤文化品牌的整体资源优势,占据着开发利用鹤文化品牌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齐齐哈尔在开发利用鹤文化品牌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表面繁荣有余、发展实惠不足。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把繁荣鹤文化与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没有把鹤文化做“实”。在齐齐哈尔的当代发展史上,“墙里开花墙外结果”的教训是深刻的。所以,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乘势而上,切实做好鹤文化品牌开发利用工作,从而推动齐齐哈尔又好又快发展。
时下有一个很前卫的学术观点叫作“文化经济论”。我理解,这里包括很多层含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关键要素——文化要素的注入带来了物质产品与服务的品位档次提升、竞争力加强、附加值增高;文化开辟市场、创造消费、拓展经济领域,从而驱动着传统经济的文化化改造,使未来的经济呈现出日益突出的文化特征;文化产业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并越来越上升为产业的主导,使未来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更根本、更重要的是,文化是人类社会调试心灵、提高素质、强化创新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精神源泉,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志。从文化经济论的观点上说,谁拥有了先进文化,谁就占有了发展的先机与潜力;谁做好了文化经济文章,谁就铸就了振兴与辉煌。企业是这样,城市、国家也是这样。
近年来,齐齐哈尔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好势头,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高。这里的原因是众多、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日益提高了对鹤文化价值、地位的认识,将“鹤”作为驱动齐齐哈尔腾飞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强化了鹤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为什么要做鹤文章
以丹顶鹤为代表,鹤是一种由黑、白、红三大基本色调简约搭配而成的大鸟。它体态优美、气质高雅、歌声嘹亮、舞姿悠扬,喜恬静、性忠贞、命绵长、善飞翔。由于它集中了众多的人类审美特质于一身,所以,曾作为神化的存在物成为中国远古(如殷商时代)图腾文化的崇拜对象以及“纯洁、优美、高雅、忠贞、和谐、吉祥、福寿”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文人侠士乃至佛道僧侣也大多对其情有独衷,从而为后世留下了形式丰富多彩、领域不断延伸、内涵博大精深,扬弃文化传统、汲取时代精华,具有独特性、开放性、兼容性、先进性的鹤文化。简单地说,鹤文化实质是指人们对丹顶鹤这种特殊物种所赋予的特殊人文意义的总和。鹤文化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且影响力正日益提高。正因为如此,“鹤”字本身以及所有褒义、中义“鹤”词与词组、丹顶鹤图案便成为一种有巨大潜在商业利用和文化牵动价值的文化品牌——统称鹤文化品牌。所以,在华语圈中,以“鹤”命名的人名、地名、公共设施名、企业名、商品与服务名也是最多的。人们都想“沾鹤的祥云仙气,倚鹤扬名”。
二、有什么条件做鹤文章
1.我们与鹤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齐齐哈尔位于远离中原大地的嫩江中下游。在远古时代,这里是大小湿地和湖泊密布、野生动植物繁多、水草丰美的“天然乐园”,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北方渔猎民族生息繁衍的领地。与广大的中原地区相比,这里不仅有适于丹顶鹤生息繁衍的自然资源,而且,人口密度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特别是战争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很小。所以,“喜恬静,逐水草而居”的丹顶鹤将这里作为夏季生息繁衍的主要领地。考古发现和史料证明,早在7500多年前,齐齐哈尔一带就有鹤类存在;发祥于嫩江流域的商族(开创了商朝)就是一个鹤图腾民族;清代,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鹤是齐齐哈尔的主要朝贡物之一。所以,鹤与齐齐哈尔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是齐齐哈尔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吸引并养育了仙鹤,仙鹤也给齐齐哈尔带来了价值无法估量的鹤文化资源。
2.我们有世界最著名的鹤主题自然保护区。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6月由黑龙江省林业厅和齐齐哈尔市政府共同筹建的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湿地生态和丹顶鹤等珍禽为主要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七个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鹤类特别是丹顶鹤栖息繁衍、野生保护、学术研究、旅游观赏、人工繁育与驯养、物种输出基地。
3.唯有我们通过地方立法将丹顶鹤确定为市鸟。1984年5月8日,为了充分表达齐齐哈尔人对丹顶鹤的珍爱情结,更好地保护丹顶鹤,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九届八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确定丹顶鹤为齐齐哈尔市鸟”。
4.我们养育了当代“鹤之仙子”。 徐秀娟(女,1964—1987,满族)出生于齐齐哈尔市扎龙乡一个养鹤世家,受父亲徐铁林的影响,自幼就对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结,也学会了一些养鹤的本领。1981年8月,由于边屯中学撤并等原因,不满17岁的徐秀娟以临时工的身份跟随父亲进入保护区做养鹤工作,并以她爱心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在养鹤事业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为此,东北林业大学以减半学费的优惠政策招收她作为进修生。1986年5月,江苏盐城黄海滩涂自然保护区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养鹤经验、又经过高等院校专业知识武装的徐秀娟作为骨干技术人才引进到盐城保护区从事保护区创建、珍禽保护与人工丹顶鹤孵化、驯养等开发工作。1987年9月15日,徐秀娟为了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亦说白天鹅)不幸溺水而死,结束了年仅23岁的花样年华,成为我国环保战线的唯一一位烈士和标兵。后来,根据徐秀娟事迹创作的电视剧主题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唱响了大江南北,感动了一代人。人们将这位来自于东北、为养鹤护鹤仙逝于江南的姑娘奉称为“鹤之仙子”。所以,“鹤之仙子——徐秀娟”这个名字及其蕴涵的人文精神就是徐秀娟留给家乡“鹤城”的一笔无形资产。
5.我们有最响亮的鹤主题城市品牌。早在扎龙保护区成立之前,由于大量的丹顶鹤出没于扎龙、生息繁衍在扎龙、歌舞嬉戏在扎龙,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就给扎龙起了个“鹤乡”的俗称。保护区建立后,扎龙吸引了更多世人的眼球。随着海内外来扎龙进行观鸟、视察、鹤类保护考察、鹤类学术研究、影视外景拍摄等活动的大量开展,扎龙在国内外的名气越来越大;其小名——“鹤乡”也广为传播,并被外界和市民演义成为齐齐哈尔的代称。1985年8月26日,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发函通知齐齐哈尔市政府,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授予齐齐哈尔市“鹤乡之城”荣誉称号。从此,齐齐哈尔的别称从“鹤乡”演变成为“鹤乡之城”——简称“鹤城”。为了更好地珍视这顶由国家环保专业学术组织授予的“桂冠”,1986年7月1日,经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出版总社批准,于1985年7月1日创刊的《齐齐哈尔晚报》正式更名为《鹤城晚报》;而且,各种以“鹤城”字样命名的企业、商埠、出版物、产品、服务名称在齐齐哈尔辖区大量涌现。“鹤城”作为齐齐哈尔市的代称犹如“春城”之于昆明、“花城”之于广州,也越来越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认知与认可。
6.我们有最浓厚的鹤主题市容市貌。出于鹤文化对齐齐哈尔的广泛渗透与深刻影响,早在20世纪70-80年代,齐齐哈尔的车站、广场、厂区、居民社区、旅游景点等主要城市窗口就陆续出现了大量鹤主题的大型壁画、雕塑等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全市上下对鹤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鹤主题的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档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目前,全市公共场所有鹤主题的雕塑、壁画达100多处;带有“鹤”、“鹤城”字样的牌匾、鹤主题的广告标语星罗棋布。形成了“鹤城”独有而浓厚的鹤文化景观。
7.我们最早开辟了鹤主题大型会展经济活动。“观鹤节”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齐齐哈尔市政府辟建、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届的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会展经济形式,也是国内除了“广交会”、“哈洽会”等老牌会展经济活动之外起步较早、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会展经济活动之一。其开幕式的文艺节目就是以“鹤”、“鹤城” 主题原创作品的表演为主。“观鹤节”有力地推动了“鹤城”品牌的传播,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了“鹤城”,使“鹤城”进一步走向世界。
8.我们开展了最有影响的鹤主题艺术创作与文化交流。由剧作家陈玉谦创作的电视剧《鹤的忧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作为交换片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播放;由摄影家陈寿安组织的《仙鹤飞翔的地方》国际摄影巡展,在香港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魅力城市”评选现场(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五城会(长沙)、第四届东奥会(澳门)等丹顶鹤放飞表演,更是轰动了世人,使“鹤城”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齐齐哈尔自2004年第四届“绿博会暨观鹤节”发布了“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城市主题广告语。两年来,通过各种媒体的广泛传播,目前,这一广告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与认可,从而使“鹤城”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攀升。
9.我们最早成立了鹤文化学术研究组织。早在20世纪80-90年代,齐齐哈尔的理论界就有许多人开始关注鹤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并在《齐齐哈尔日报》、《理论观察》等报刊、政协提案、人大议案上发表有关的理论文章、政策意见。在此基础上,2004年2月,民间自发组织成立了“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研究会”,吸收了市内一大批关注鹤文化问题、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理论人才。2004年末,为了进一步强化鹤文化理论研究,由市委宣传部筹划,正式成立了“(中国)鹤文化研究会”,吸收了许多市内、全国乃至国际的鹤文化理论专家和研究人才。并经市委市政府特批,作为一个专职常设机构,设立了有2个“公务员”编制的鹤文化研究会办公室。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将理论研究的触角伸向鹤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理论建树。如程鹏飞的《“中国鹤”产业化品牌战略之我见》(《名人 名牌 名企》2004,9);李允光的《齐齐哈尔“飞鹤发展模式”研究与开发——鹤城CI导入初探》(《理论观察》2004,1)、《齐齐哈尔鹤文化产业开发研究》成果报告(2005年度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张振华的《第三只眼睛看鹤文化》(《齐齐哈尔通讯》2006,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