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进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文化转型(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二 )各时期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先进观念

  1.现实观

  周王分封诸侯,促进了中国以“家”为基础 的社会结构的形成。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被儒家继承发展,成为其思想的核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实际上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基本价值观由重视“神”开始了向“人”的转化,为中国文学打下了“现实观”的基础——天治转化为人治,将国家兴亡的最终原因归结到了人本身,人的行为具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四季转换 、万物生长,与所谓“天”的意志没有任何的关系,天已经回归为自然意义上的天。《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由人 的本性出发可以和天的本性相通。“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最终,从孟子开始,“由天到人”,其立足点放在了“民”上面,第一次肯定了“民”的主体地位。苟子则 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念说明人君欲安其位,必须平政爱民的道理,被认为是将“君主论”和“民本论”明确结合的第一人。尽管各家的思想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可以看到,中国人已经将“天人观”的落脚点放到了人身上。此种“现实观”为中国文化思想由“民本观”发展到“民主观”打下了基础。

  从东汉末年开始 ,扩张了军事力量的豪强军阀纷纷拥兵割据,在长期的混 战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这给下层的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是立国的基础,尽管是出于统治的需要,我们也可以看到统治者对人民的关注增加了。如曹操的《蒿里行》就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也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使得曹操成为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军阀的代表。可以说,此时的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关注,真正开始由先秦诸子的抽象的“民本”理论转移到了对“人民”具体的关注上来。特别是晋末的杰出诗人陶渊明用自己的实际创作表达了躬耕自给的生活理想。玄言诗统治文坛有百年之久,一直到陶渊明的出现,他将自己在田园劳动中与下层人民的接触和对农村平静生活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才为空虚的东晋文坛带来了富有现实内容的创作。而他的诗歌所具有的平淡自然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大大提高了五言诗 的艺术水平。

  2.平等观

  平等观和现实观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现实观的特点是 由“神”到“人”,落脚到了人的身上,而直到“士”开始出现 ,平等观念才真正开始萌芽,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毕竟意昧着一个新 的阶层 的觉醒及其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就是个人价值 的实现和提升,这是构成平等观的重要基础。“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之一,包含“忠恕”、重视人 的生命、爱人等多重含义。在孔子看来 ,“仁”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一个独特阶层的特殊情感和追求 ,是“士”表现出的对更高人生价值的渴望,这是个人品质的完善,更是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觉醒 ,以儒家为代表 的先秦诸子才会看重 自己作为一个独立阶层 的地位,甚至要求君王也用平等的态度对待 自己。此外,在教育方面,孔子希望“有教无类”;在国家的经济生活方面,孔子则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当然,平等观念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墨家了。“天兼天下而爱之”,“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天的意愿是平等待人,所以普天下之人人格 皆平等,并且有利相交 、有力相助、有财相分,这就是墨家的平等观念。可以看到,儒家和墨家已经有了关于人的独立意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东汉末年黑暗的政治局面使得崇尚虚无、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有 了迅速的发展 ,促成了玄学的产生。同时 ,敏感 的作家在此种社会情景中所感受到的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为他们的作品奠定了悲剧性基调。这种文学氛围一旦和玄学相结合,产生的则是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肯定和追求。从曹操 、曹植 、王粲等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建安时代特有的政治理想的高扬和强烈的个性表现。而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正始诗歌则普遍表现出危机感和幻灭感,抒写了更多的个人忧愤。

  王弼则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秉承老庄学说 ,对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了彻底的否定 。我们可以将魏晋时期人性精神的发展视作先秦诸子所建立的平等观的曲折延续,但在晋代 出现的《列子》中则发生 了变化。它继承庄子适性的人生主张,又受玄学和时代风气影响 ,将人欲发展向了纵欲 主义。这是人性发展走到极端的反映,正说明了处于封建时代的人性发展的局限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东汉后期就开始形成的士族制度在魏晋时期经因“九品中正制”得到了强化,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则转化成了不平的呼声。如左思和鲍照的诗歌,与先秦时代地位模糊的诸子和笼统的平均目的相比,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更为明确,是苏醒之后的人的精神在文学中的反映。

  清代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西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沂为代表 ,康有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理论,认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谭嗣同则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思想 和平等观念反对传统的平均 主义思想 ;梁启超提 出了“合群”与“独立 ”、“自由”与“服从”、“利 己”与“利他”相统一的道德观;严复则提出了以倡导西学、道德重建 、人格重塑为实质内容和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进化论伦理思想。可以看到,中国的资产阶级改 良派用西方的自由、民主 、博爱、平等之观念来破除 中国封建君权专制主义,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名教纲常 ,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这种平等自由学说的思想架构,是以西方的伦理思想为基本的,其提出的理想社会、个人之问平等 自由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制互惠的基础上的。这样一种进步的平等观念,尽管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仍然还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与原始的平均主义思想相 比,它反 映出对人与人关系有了更为客观和进步的认识。尽管维新派的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们所提倡的个性解放以及科学和民主等观念已经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合理前景打下了基础 。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