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前彩陶与中国书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论文关键词:史前彩陶 中国书画 阴阳

  论文摘要: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和发明。彩陶对中国书画的影响:一是书画工具和材料的发明;二是对书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彩陶不仅为中国书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工具,而且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前彩陶纹饰艺术不但奠定了中国艺术的美学基调,也呈现出先民们对艺术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它以类似于毛笔的使用和对线条的把握,不加修改并注重单纯而简洁的艺术过程和艺术效果,以及程式化、装饰化与写意性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不仅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基础,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民族之魂,与中国书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众多相近之处。
  首先,在使用工具上,它们有相同之处,同时也有不同之点。丰富多彩的黄河史前彩陶纹样,在绘制过程中,可能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绘画工具——软笔和硬笔。从考古发掘资料看,纹饰的绘制工具以软笔为主,这些软笔的使用,主要是表现弧形的图案,如庙底沟型彩陶碗、盆上的火焰纹可能是用软笔绘制而成的,其枯涩效果同中国书画的线条一样具有艺术魅力。直线以硬笔为主来表现,硬笔应用在中国书画上是不多见的。由于彩陶装饰纹样具有特殊的表意性质,有些符号的产生,为中国汉字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它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里起着一定的文字性的作用。但因制约于特定的观念、意义,其所具有的记事性是被掩盖的。如大汶口陶器上的那个,是由太阳、云气、山或火形组成的符号,也不能当文字看。有人认为此符号是“炅”的繁体或是“炅山”的合文。这些符号(或纹样)都为汉字的创造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彩陶装饰图案在色彩的处理上,总是黑红、黑白图案阴阳相联、相关,依二方连续的方式设计组织。这些色彩图案绘在形状各异的陶器上,显得质朴、沉稳而典雅。在这一点上,中国画所使用的颜料同彩陶有共同之处,中国画的主色调以黑为主,彩陶所用的颜料,从目前所发现的看,主要有红、黄、白、黑、褐、棕、紫等,其中尤以白和红两种色彩最具有代表性。说明陶器从其诞生之时起,不仅满足人们实用的需要,而且还与某种观念结合起来,或者说表达了人们某一方面的意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如巫术、宗教或审美观念和意识。从现有的资料看,红色是当时人们有意识地最早使用,最能表现原始人某一方面的观念意识、最充满激情的一种色彩。当时的颜料主要是磨制而成,这和后来中国书画所使用的墨的磨制技术已经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马家窑场中发现的配色调料的陶碟,中间有分格,与今天绘画时用的调色盒在功用上相似,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后来中国文化“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砚。无论彩陶或中国书画,在画面黑白的表现形式上,阴阳观念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观念,首先是人们对于事物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属性的观察与认知,这一阴阳观念在陶器纹饰上表现得十分充分。马家窑类型陶器上的纹饰就非常典型,彩绘色调大胆热烈、单纯明快。陶器表面光滑细腻,一般以橙红色为主,纹饰色彩光亮如漆,一般以大面衬出橙色的底纹,深厚质朴,对比强烈,或者在黑色的花纹周围勾勒以白色的细边,或在黑底上点缀以白色,反差较大,十分鲜明。有些图案一往一复、一明一暗、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都包蕴在了这极简练的形式中。如同中国书画利用笔墨在宣纸上的渗化形成阴阳关系,强调虚实对比。
  
  中国画主要为黑白体系,黑与白是中国画最为重要的两种色彩,这两种色彩相互依存,构成中国画最具特色的本质部分。笔墨、笔墨的直观表现,实际上就是一个黑字。中国画所具有的民族特色,是虚无之处的“空白”处理,如果我们把纸的白色作为一种色彩来观照,那么就会发现白色其地位之显要是远远超出于我们预料的。黑与白这两种色彩在中国画中的特殊地位确实是至高无上的。
  从彩陶和中国书画的写意性来看,又是十分的相近。早期象形纹样上表现出来的绘画性,在中晚期的演化过程中走向成熟,象形纹饰的写意倾向开始呈萌芽状态。仰韶文化晚期的“游鱼瓶”及同一时期的鸟、奔走的鹿等,表情、神态也被提高到表现意义的位置上。在这一时期的运线或平涂中,写意性的因素使两种手法变得更加自由,完全打破了象形几何图案或造型的整体性,由此和象形纹饰的动感特征在造型中有机地协调起来。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