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政体。(2)邓小平提出的将知识分子视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不仅有理论基础,也有现实的要求。在西方社会学界,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口视为“白领工人”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常识,因为他的职业特点和中等收入没有更改其从事“劳动”的本质。所以,我认为,如果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坚持以中国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增长视为工人阶级队伍中“白领”和“蓝领”成分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如此,将知识分子视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化解不同社会阶层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是邓小平在社会分层方面的“大智慧”之一。在21世纪,我们看得到的一个变化将是,在中国的农民通过工业化不断进入城市的同时,中国工人阶级中的大多数也将进一步改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成为现在尚为数不多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6页。
[2]“未来五年我国中产阶级人口达两亿”,《信息时报》2001年7月21日。
[3] “龙永图大胆预测:中国中产阶级十年内达四亿”,
2201/12b/gb5/page42-06.htm。
[4]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5]Quoted in Tonnies, F., Community and Socie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1988, p.18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53页。另外,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批判马尔萨斯时指出:“他的最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马尔萨斯自己认为这种希望多少有些空想,然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3页)。由此可以认为,马克思关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会进一步扩大的看法不是随意的,而是十分成熟的。
[8] 吉尔伯特、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9] Mills, C. Wright,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6,pp.12-13.
[10] Bell, Danie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p.17.
[11] Mills, C. Wright,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p.65.
[12] 引自前揭吉尔伯特、卡尔书,第86-87页。
[12]Bell, Daniel, “Technology and Human Civilization”, Speech on Television in Centennial Celeb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2002, May 20.
[13] Bell, Daniel, op.cit.,1999,p.13.
[14] Mills, C. Wright, op.cit.,1951,p.73.
[15] Ibid.,p.65.
[16] 艾尔文·古尔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7]Vogel, Ezra F.,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0(First Edition,1963),p.4.
[18]Hsiao, Hisn-Huang Michael (ed.), Discovering of The Middle Classes in East Asia,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c Sinica,1993, p.3.
[19] Pearson, Margaret M.,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Goodman, David S.G., “The New Middle Class”, in Goldman, Merle, &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秦言:《中国中产阶级:未来社会结构的主流》,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20]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8-68页;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2, p.317.
[21]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页。
[22]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1-90页;有关“再分配机制”的讨论见:Szelenyi, Ivan et al., “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 Dilemmas for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Socialist Societies of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1978,19:63-87.
[23] 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北京:《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4] 前揭陆学艺书,第255页。
[25] Goodman, David S.G.,“The New Middle Class”, in Goldman, Merle, &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op. cit.
[26] 相关论述参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9-160页。
[27] Parish, William L., “Destratification in China”, in Waston, J.(ed.),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8] 据统计,1952年国家部门的年度平均工资实际为446元,1980年为529元,28年总增长率为18.6%;农村集体人均收入在集体化后的1953年为38.8元,在毛泽东逝世前的1975年为54.4元,22年的总增长率为40.2%(《中国农业年鉴》1980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转引自: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7页)。
[29] 参见:“中国GDP统计存在水分吗”,南京:《扬子晚报》2002年5月4日A12版。
[30]引自前揭肖文涛文。
[31]顾海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北京:《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8月13日。
[32]“上海半数企业是私营”,南京:《新华日报》2002年5月8日C2版。
[33]富塞尔:《格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1-2页。
[34]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p.65.
[35] Mills, C. Wright, op. cit.,1951, p.266.
[36] Parish, William L., “Destratification in China”, in Waston, J.(ed.), op.cit., 1984.
[37]参见前揭陆学艺书,第29-30页。
[38]Tocqueville, A. de., Democracy in America, Volume 1,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0, p.288.
[39]Mills, C. Wright, op. cit., 1951,p.333.
[40]Koo, Hagen,“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Korean Middle Class”, in Hsiao, Hisn-Huang Michael (ed.), op. cit.,1993,pp.55-75.
[41]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42]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发展预测”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关于69种职业声望的调查中,有21种职业的得分在80分以上,其基本都或具有政治权威、或具有科学知识、或具有复杂的技能和较高的收入;28种在60-80分之间,也多数是所谓的“白领”阶层。这两类人组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中产阶级群体的主干(《2000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2页)。
[43]孙巡等:“私家车消费动力何在”,南京:《新华日报》2002年5月8日B2版。
[44] Goodman, David S.G.,“The New Middle Class”, in Goldman, Merle, & M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6页。
[2]“未来五年我国中产阶级人口达两亿”,《信息时报》2001年7月21日。
[3] “龙永图大胆预测:中国中产阶级十年内达四亿”,
2201/12b/gb5/page42-06.htm。
[4]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5]Quoted in Tonnies, F., Community and Socie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1988, p.18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53页。另外,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批判马尔萨斯时指出:“他的最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马尔萨斯自己认为这种希望多少有些空想,然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3页)。由此可以认为,马克思关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会进一步扩大的看法不是随意的,而是十分成熟的。
[8] 吉尔伯特、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9] Mills, C. Wright,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6,pp.12-13.
[10] Bell, Danie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p.17.
[11] Mills, C. Wright,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p.65.
[12] 引自前揭吉尔伯特、卡尔书,第86-87页。
[12]Bell, Daniel, “Technology and Human Civilization”, Speech on Television in Centennial Celeb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2002, May 20.
[13] Bell, Daniel, op.cit.,1999,p.13.
[14] Mills, C. Wright, op.cit.,1951,p.73.
[15] Ibid.,p.65.
[16] 艾尔文·古尔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7]Vogel, Ezra F.,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0(First Edition,1963),p.4.
[18]Hsiao, Hisn-Huang Michael (ed.), Discovering of The Middle Classes in East Asia,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c Sinica,1993, p.3.
[19] Pearson, Margaret M.,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Goodman, David S.G., “The New Middle Class”, in Goldman, Merle, &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秦言:《中国中产阶级:未来社会结构的主流》,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20]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8-68页;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2, p.317.
[21]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页。
[22]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1-90页;有关“再分配机制”的讨论见:Szelenyi, Ivan et al., “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 Dilemmas for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Socialist Societies of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1978,19:63-87.
[23] 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北京:《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4] 前揭陆学艺书,第255页。
[25] Goodman, David S.G.,“The New Middle Class”, in Goldman, Merle, &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op. cit.
[26] 相关论述参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9-160页。
[27] Parish, William L., “Destratification in China”, in Waston, J.(ed.),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8] 据统计,1952年国家部门的年度平均工资实际为446元,1980年为529元,28年总增长率为18.6%;农村集体人均收入在集体化后的1953年为38.8元,在毛泽东逝世前的1975年为54.4元,22年的总增长率为40.2%(《中国农业年鉴》1980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转引自: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7页)。
[29] 参见:“中国GDP统计存在水分吗”,南京:《扬子晚报》2002年5月4日A12版。
[30]引自前揭肖文涛文。
[31]顾海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北京:《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8月13日。
[32]“上海半数企业是私营”,南京:《新华日报》2002年5月8日C2版。
[33]富塞尔:《格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1-2页。
[34]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p.65.
[35] Mills, C. Wright, op. cit.,1951, p.266.
[36] Parish, William L., “Destratification in China”, in Waston, J.(ed.), op.cit., 1984.
[37]参见前揭陆学艺书,第29-30页。
[38]Tocqueville, A. de., Democracy in America, Volume 1,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0, p.288.
[39]Mills, C. Wright, op. cit., 1951,p.333.
[40]Koo, Hagen,“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Korean Middle Class”, in Hsiao, Hisn-Huang Michael (ed.), op. cit.,1993,pp.55-75.
[41]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42]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发展预测”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关于69种职业声望的调查中,有21种职业的得分在80分以上,其基本都或具有政治权威、或具有科学知识、或具有复杂的技能和较高的收入;28种在60-80分之间,也多数是所谓的“白领”阶层。这两类人组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中产阶级群体的主干(《2000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2页)。
[43]孙巡等:“私家车消费动力何在”,南京:《新华日报》2002年5月8日B2版。
[44] Goodman, David S.G.,“The New Middle Class”, in Goldman, Merle,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