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的迷失(下)——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的恶棍。因此,文学不能忽视对抗战队伍中的恶劣分子的揭露。这种意见表现着知识分子话语对旧势力的批判意志。从文化思想上解剖旧社会,揭露黑暗,抨击腐朽,这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一直为之努力的任务。即使在战火之中,知识分子也仍然不因为共同对敌而对民族肌体上的毒疮视而不见。它意味着知识分子话语仍然要坚持自己独立的批判权,意味着他们不愿因为战争而无条件维护国家权威。各种现象告诉我们,尽管共赴国难,但知识分子并不愿放弃自己的话语权而对权威话语全面服从。作为具体的表现,是一些作家在沉默中保持着清醒,一些作家则在一阵从戎的热情过去之后很快开始进行反省,由单纯的抗战号角和抗战颂转向对旧势力和旧思想的揭露和批判,重新操起了知识分子自己的武器。沙汀的《联保主任的消遣》、《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等小说都以对农村的封建势力和基层政权的腐败的揭露而获得了较高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家的情感态度发生的变化是值得注意的。在抗战初期,允许与抗战无关的作品存在都是大逆不道;到后期,作家们却纷纷从直接配合抗战宣传的战线上撤离,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都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同一性质的转变。《寒夜》和《北京人》等作品都不再是直接配合抗战,而是重新回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这意味着一种告别和逃离,可是,正是这种告别和逃离而给这个时期的文学留下了最具光辉的篇章。
值得注意的另一现象是陈铨等人的“民族文学运动”受到的广泛抵制。30年代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之所以被知识分子话语和民间话语同时反对,原因是它倡导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自觉不自觉地为国家权威做着意识统一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当时民族危机还没有后来那么紧迫。抗战开始之后,文学事实上已经走上了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一致的道路,抗战当中,全国作家都围绕在民族救亡的旗帜之下,努力宣扬民族意识,然而,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却仍然不受欢迎,甚至受到严厉的批判和打击。如果只是从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具体地考察,原因复杂,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知识分子话语对这种试图以民族意识进行统一的做法的反抗。有顺从又有反抗,这正是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与国家权威话语的复杂关系所致。
冷静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虽然批判者都往往通过“法西斯主义”这一词语把民族主义文学与国家权力联系在一起,但陈铨的确不是御用文人。《战国策》的《本刊启事(代发刊词)》中宣布:他们“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宗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它所显示的是民族危难之秋一些知识分子面对现实而作出的一种选择。但是,民族文学运动受到批判和否定却是必然。在陈铨发表的理论文章中,最见水平的是《民族文学运动》。在这篇文章中,他说:“过去二十几年间,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中国的思想界,从个人主义到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到民族主义。中国现在的时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我们政治上的先知先觉,虽然早已经提倡民族主义,然而真正民族意识强烈的发展,实在是近几年来的事情。政治和文学,是互相关联的。有政治没有文学,政治运动的力量不能加强;有文学没有政治,文学运动的成绩也不能伟大。现在政治上民族主义高涨,正是民族文学运动最好的机会;同时民族政治运动,也急需民族文学来帮助他,发扬他,推动他。”他虽然宣称“民族文学运动不是复古的文学运动”,“民族文学运动不是排外的文学运动”,然而,他象30年代初的民族文学运动一样,特别强调“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民族文学又可以帮助加强民族意识”,“最大的使命就是要使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感觉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他们的利害相同,精神相通,他们需要共同努力奋斗……”这就使它象30年代初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一样使自己的后背靠在了国家权威话语身上。
更重要的是,陈铨把五四之后的文学分为三个阶段,认为第一个阶段是个人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的,第三个阶段是民族主义的。应该承认这种划分基本是准确的,但是,他充分描述三个阶段的对立,而对前两个阶段的文学持否定态度,就不能不引起前两方面作家的强烈反感。他没有意识到,人们虽然集合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之下,但追求人的解放和阶级翻身的目的并没有因为从事民族解放的斗争而彻底忘掉。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坚守知识分子立场的作家和带有极浓的政治色彩的持民间大众话语立场的作家一起对民族文艺运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且,正因为这种试图以民族主义文艺取代前二者的倾向,才导致了许多文学家对五四文学精神的重新认同。已经在故纸堆中沉醉多年的闻一多在《新文艺与文学遗产》中大声疾呼:“五四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我们还要干!我们还要科学、要民主,要打倒孔家店和封建势力……”。胡风说:“我们把五四的新文学叫做'革命文学'我们骄傲这个革命传统,正是因为它代言了一个伟大的精神:不但用被知识分子发动了的人民的反帝国主义的意志和封建、买办的奴从帝国主义的意志相对立,而且要用'科学'和'民主'把亚细亚的封建残余摧毁。”(14)胡风是来自左翼的一员,但他与鲁迅一样,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大众解放事业而努力,却不愿意在精神上认同大众和放弃对大众的批判权力。他更不懂得为了赢得大众的追随和拥戴而赞美和利用他们的愚昧。在抗战前期,胡风就没有参与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这不是偶然的,从感情上说,他不可能倾向于梁实秋,但是,他却不赞同一些人紧密配合国家权威而忘记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也不赞同昨天还针锋相对今天就无条件逢迎的灵活态度和滑稽表演。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关心民族的命运,但也关心人的精神,关心文化和文学本身,所以他关心如何纠正公式化、概念化和“抗战八股”的问题,密切关注着文学界的“混乱”、“危机”和“逆流”,他痛苦于五四文学传统得不到发扬,“战斗的东西被市侩的东西所淹没”。将自己的集子定名为《在混乱里》和《逆流的日子》,可见他当时的态度。
在抵抗民族主义整合的斗争中,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话语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致,然而,面对大众化的传唤,知识分子话语却陷入了更艰难的境地。
面对大众化潮流导致的知识分子话语的失落,知识分子在言论上表示的反抗是有限的,声音是微弱的。尽管很多人都不同意对五四的彻底否定,也有人试图把民族形式的讨论限制在形式上,但是,所做的多是有限的守卫。在讨论中,知识分子话语的捍卫者是葛一虹和胡风。葛一虹竭力反对旧传统的继承,捍卫五四文学,强调民间形式的陈旧性与五四文学的进步性,指出五四文学在其普遍性上不及旧形式的根本原因是“精神劳动与体力劳动长期分家以致造成一般人民大众的知识程度低下的缘故。”强调要在五四文学所完成的基础上完成“表现我们新思想新感情的形式”。这是对五四文学传统的捍卫,也是对五四知识分子话语精神的捍卫。胡风坚决反对那种认为五四新文学“割断了历史的优秀传统,割断了人民大众的联系的观点”,坚决反对以“民间文艺为中国文学正宗”的企图。他清楚地看到了五四新文学“不但和古文相对立,而且也和民间文艺相对立”。(15)所以对民间形式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也许在这一点上胡风的表述不是太清楚,但他接触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民间文艺与五四所否定的旧文艺在意识形态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他拒绝向民间文艺投降,直到最后以自己的艺术生命为代价捍卫五四知识分子话语。然而,这种捍卫并不能改变知识分子的话语继续跌落的时代命运。
一些人对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
值得注意的另一现象是陈铨等人的“民族文学运动”受到的广泛抵制。30年代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之所以被知识分子话语和民间话语同时反对,原因是它倡导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自觉不自觉地为国家权威做着意识统一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当时民族危机还没有后来那么紧迫。抗战开始之后,文学事实上已经走上了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一致的道路,抗战当中,全国作家都围绕在民族救亡的旗帜之下,努力宣扬民族意识,然而,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却仍然不受欢迎,甚至受到严厉的批判和打击。如果只是从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具体地考察,原因复杂,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知识分子话语对这种试图以民族意识进行统一的做法的反抗。有顺从又有反抗,这正是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与国家权威话语的复杂关系所致。
冷静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虽然批判者都往往通过“法西斯主义”这一词语把民族主义文学与国家权力联系在一起,但陈铨的确不是御用文人。《战国策》的《本刊启事(代发刊词)》中宣布:他们“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宗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它所显示的是民族危难之秋一些知识分子面对现实而作出的一种选择。但是,民族文学运动受到批判和否定却是必然。在陈铨发表的理论文章中,最见水平的是《民族文学运动》。在这篇文章中,他说:“过去二十几年间,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中国的思想界,从个人主义到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到民族主义。中国现在的时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我们政治上的先知先觉,虽然早已经提倡民族主义,然而真正民族意识强烈的发展,实在是近几年来的事情。政治和文学,是互相关联的。有政治没有文学,政治运动的力量不能加强;有文学没有政治,文学运动的成绩也不能伟大。现在政治上民族主义高涨,正是民族文学运动最好的机会;同时民族政治运动,也急需民族文学来帮助他,发扬他,推动他。”他虽然宣称“民族文学运动不是复古的文学运动”,“民族文学运动不是排外的文学运动”,然而,他象30年代初的民族文学运动一样,特别强调“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民族文学又可以帮助加强民族意识”,“最大的使命就是要使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感觉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他们的利害相同,精神相通,他们需要共同努力奋斗……”这就使它象30年代初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一样使自己的后背靠在了国家权威话语身上。
更重要的是,陈铨把五四之后的文学分为三个阶段,认为第一个阶段是个人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的,第三个阶段是民族主义的。应该承认这种划分基本是准确的,但是,他充分描述三个阶段的对立,而对前两个阶段的文学持否定态度,就不能不引起前两方面作家的强烈反感。他没有意识到,人们虽然集合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之下,但追求人的解放和阶级翻身的目的并没有因为从事民族解放的斗争而彻底忘掉。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坚守知识分子立场的作家和带有极浓的政治色彩的持民间大众话语立场的作家一起对民族文艺运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且,正因为这种试图以民族主义文艺取代前二者的倾向,才导致了许多文学家对五四文学精神的重新认同。已经在故纸堆中沉醉多年的闻一多在《新文艺与文学遗产》中大声疾呼:“五四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我们还要干!我们还要科学、要民主,要打倒孔家店和封建势力……”。胡风说:“我们把五四的新文学叫做'革命文学'我们骄傲这个革命传统,正是因为它代言了一个伟大的精神:不但用被知识分子发动了的人民的反帝国主义的意志和封建、买办的奴从帝国主义的意志相对立,而且要用'科学'和'民主'把亚细亚的封建残余摧毁。”(14)胡风是来自左翼的一员,但他与鲁迅一样,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大众解放事业而努力,却不愿意在精神上认同大众和放弃对大众的批判权力。他更不懂得为了赢得大众的追随和拥戴而赞美和利用他们的愚昧。在抗战前期,胡风就没有参与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这不是偶然的,从感情上说,他不可能倾向于梁实秋,但是,他却不赞同一些人紧密配合国家权威而忘记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也不赞同昨天还针锋相对今天就无条件逢迎的灵活态度和滑稽表演。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关心民族的命运,但也关心人的精神,关心文化和文学本身,所以他关心如何纠正公式化、概念化和“抗战八股”的问题,密切关注着文学界的“混乱”、“危机”和“逆流”,他痛苦于五四文学传统得不到发扬,“战斗的东西被市侩的东西所淹没”。将自己的集子定名为《在混乱里》和《逆流的日子》,可见他当时的态度。
在抵抗民族主义整合的斗争中,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话语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致,然而,面对大众化的传唤,知识分子话语却陷入了更艰难的境地。
面对大众化潮流导致的知识分子话语的失落,知识分子在言论上表示的反抗是有限的,声音是微弱的。尽管很多人都不同意对五四的彻底否定,也有人试图把民族形式的讨论限制在形式上,但是,所做的多是有限的守卫。在讨论中,知识分子话语的捍卫者是葛一虹和胡风。葛一虹竭力反对旧传统的继承,捍卫五四文学,强调民间形式的陈旧性与五四文学的进步性,指出五四文学在其普遍性上不及旧形式的根本原因是“精神劳动与体力劳动长期分家以致造成一般人民大众的知识程度低下的缘故。”强调要在五四文学所完成的基础上完成“表现我们新思想新感情的形式”。这是对五四文学传统的捍卫,也是对五四知识分子话语精神的捍卫。胡风坚决反对那种认为五四新文学“割断了历史的优秀传统,割断了人民大众的联系的观点”,坚决反对以“民间文艺为中国文学正宗”的企图。他清楚地看到了五四新文学“不但和古文相对立,而且也和民间文艺相对立”。(15)所以对民间形式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也许在这一点上胡风的表述不是太清楚,但他接触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民间文艺与五四所否定的旧文艺在意识形态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他拒绝向民间文艺投降,直到最后以自己的艺术生命为代价捍卫五四知识分子话语。然而,这种捍卫并不能改变知识分子的话语继续跌落的时代命运。
一些人对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
上一篇:浅析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与艺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