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也应“得意忘象”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摘 要:“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魏晋时的王弼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提出来的。它强调在审美的至高境界中忘掉传达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忘掉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界限,完全陶醉于艺术形象所描绘的整体意境当中。
这一美学理论认为,“言——象——意”是一个系列,前者均是后者的工具,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目的是最重要的,工具为目的而存在。
就语文教学而言,正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语),“教”是工具、手段,“不教”才是目的。当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达到了“不教”之“意”时,“教”就成为可忘之“象”。笔者认为“忘”并不是彻底地丢弃,而是通过我们的思维活动,把“象”与“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只要我们能够会“意”,自然也就无须再去强调“象”了。
具体到语文基础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教育中来看,“得意忘象”理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以往我们的语文教育过分强调字词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课文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没能深入挖掘,从而使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仅局限于读和写,忽视了听、说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我们一谈到这类话题,学生就表现出什么都知道的神情,甚至觉得反感。我们的学生真的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了吗?还是我们教师的方法不对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得意忘象”理论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贯彻语文教学原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言 象 意 得意忘象 语文教育 教学
导 言
当今社会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怎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另外,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课程标准》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交流,相互促进。面对种种改革创新,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怎样使自己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出于对新时期、新问题的探讨,这些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们可谓“敢为天下先”,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怀着对这些前辈的创新精神的景仰,笔者对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思考,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本文旨在探讨将“得意忘象”这一美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中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首先是对“得意忘象”理论的概说,其次是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中对“得意忘象”的运用,第三是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得意忘象”的运用,第四是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谈“得意忘象”的运用。
以下便是笔者按上述思路进行的探讨。
一、理论来源及界说
在《易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段话一方面说“言不尽意”,另一方面又强调“立象以尽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引出了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与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庄子?天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且看轮扁怎么回答: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轮扁以自己斫轮的经验来说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技巧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而要靠个人的心领神会。固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用语言记载下来的东西都是糟粕,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有些技巧是用语言记录不下来的,就算是已经记录下来的技巧,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和掌握。这不正如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吗?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摸索,结合自身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统一“规划”。
庄子并不是完全否定“言”的载“意”功能,而是为了强调言与意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他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
以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为基础,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说,他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寻言”是为了“观象”,“寻象”又是为了“观意”,言与象都只是在“观意”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当达到“得意”的目的之后,就不必拘泥于言和象了。
其实,在追求得“意”的过程中,言、象、意三者已逐渐融合一处。就拿郑板桥画竹来说,我们可以把“眼中之竹”看作“象”,把“胸中之竹”看作“意”,把“手中之竹”看作“言”。“胸中之竹”显然已经不是客观实在的竹的直接反映,而是融合了“眼中之竹”和创作者的情感的艺术创造,我们可以视之为对“眼中之竹”的“反应”。只不过在“胸中之竹”里强调的重点已不是其中的“眼中之竹”,因为它们已经浑然一体了。再者,“手中之竹”只是把“胸中之竹”见诸纸端的工具,我们不是要欣赏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简单“反映”,而是要通过其“手中之竹”来涵泳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反应”。于是,我们可以“忘”掉单一的“眼中之竹”,而通过创作者的“手中之竹”去品味其“胸中之竹”。中国古代的艺术欣赏论认为:艺术欣赏的极致是读者设身处地去体验作者的感受,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2作品本身的言语体系是我们得以“逆志”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该体系传达出来的作者之“志”,我们欣赏作品的目的正在于斯。
正是由于言、象、意的和谐统一,才会出现言不尽意、象存意中的情况。这么一来,“得意忘象”也就好理解了。“忘”并不是彻底丢弃不顾,达到目的就把工具丢开,那岂不是过河拆桥?正如上文所说,“忘”是因为“象”与“意”已经水乳交融,我们得到“意”,其中就包含着“象”,所以没有必要在得“意”之后再去过多地与“象”纠缠,而要集中精力去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意”。换句话说,在我们所达到的目的中,已经包含了我们为了达到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在工具与目的之间,我们应看重目的,毕竟它是高层次的、囊括了工具和手段的统一整体。反过来,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工具和手段,就会把握不住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基础知识教育中的“得意忘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学科的定性经历了一个“工具——基础工具——交际工具”的认识过程。
当语文学科被界定为“语言课”时,语文教学成了“字词教学”,教师把优美的选文分解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堆砌,学生无法体会
这一美学理论认为,“言——象——意”是一个系列,前者均是后者的工具,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目的是最重要的,工具为目的而存在。
就语文教学而言,正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语),“教”是工具、手段,“不教”才是目的。当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达到了“不教”之“意”时,“教”就成为可忘之“象”。笔者认为“忘”并不是彻底地丢弃,而是通过我们的思维活动,把“象”与“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只要我们能够会“意”,自然也就无须再去强调“象”了。
具体到语文基础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教育中来看,“得意忘象”理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以往我们的语文教育过分强调字词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课文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没能深入挖掘,从而使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仅局限于读和写,忽视了听、说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我们一谈到这类话题,学生就表现出什么都知道的神情,甚至觉得反感。我们的学生真的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了吗?还是我们教师的方法不对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得意忘象”理论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贯彻语文教学原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言 象 意 得意忘象 语文教育 教学
导 言
当今社会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怎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另外,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课程标准》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交流,相互促进。面对种种改革创新,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怎样使自己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出于对新时期、新问题的探讨,这些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们可谓“敢为天下先”,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怀着对这些前辈的创新精神的景仰,笔者对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思考,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本文旨在探讨将“得意忘象”这一美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中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首先是对“得意忘象”理论的概说,其次是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中对“得意忘象”的运用,第三是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得意忘象”的运用,第四是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谈“得意忘象”的运用。
以下便是笔者按上述思路进行的探讨。
一、理论来源及界说
在《易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段话一方面说“言不尽意”,另一方面又强调“立象以尽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引出了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与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庄子?天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且看轮扁怎么回答: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轮扁以自己斫轮的经验来说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技巧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而要靠个人的心领神会。固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用语言记载下来的东西都是糟粕,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有些技巧是用语言记录不下来的,就算是已经记录下来的技巧,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和掌握。这不正如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吗?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摸索,结合自身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统一“规划”。
庄子并不是完全否定“言”的载“意”功能,而是为了强调言与意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他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
以庄子的“得意忘言”说为基础,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说,他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寻言”是为了“观象”,“寻象”又是为了“观意”,言与象都只是在“观意”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当达到“得意”的目的之后,就不必拘泥于言和象了。
其实,在追求得“意”的过程中,言、象、意三者已逐渐融合一处。就拿郑板桥画竹来说,我们可以把“眼中之竹”看作“象”,把“胸中之竹”看作“意”,把“手中之竹”看作“言”。“胸中之竹”显然已经不是客观实在的竹的直接反映,而是融合了“眼中之竹”和创作者的情感的艺术创造,我们可以视之为对“眼中之竹”的“反应”。只不过在“胸中之竹”里强调的重点已不是其中的“眼中之竹”,因为它们已经浑然一体了。再者,“手中之竹”只是把“胸中之竹”见诸纸端的工具,我们不是要欣赏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简单“反映”,而是要通过其“手中之竹”来涵泳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反应”。于是,我们可以“忘”掉单一的“眼中之竹”,而通过创作者的“手中之竹”去品味其“胸中之竹”。中国古代的艺术欣赏论认为:艺术欣赏的极致是读者设身处地去体验作者的感受,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2作品本身的言语体系是我们得以“逆志”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该体系传达出来的作者之“志”,我们欣赏作品的目的正在于斯。
正是由于言、象、意的和谐统一,才会出现言不尽意、象存意中的情况。这么一来,“得意忘象”也就好理解了。“忘”并不是彻底丢弃不顾,达到目的就把工具丢开,那岂不是过河拆桥?正如上文所说,“忘”是因为“象”与“意”已经水乳交融,我们得到“意”,其中就包含着“象”,所以没有必要在得“意”之后再去过多地与“象”纠缠,而要集中精力去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意”。换句话说,在我们所达到的目的中,已经包含了我们为了达到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在工具与目的之间,我们应看重目的,毕竟它是高层次的、囊括了工具和手段的统一整体。反过来,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工具和手段,就会把握不住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基础知识教育中的“得意忘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学科的定性经历了一个“工具——基础工具——交际工具”的认识过程。
当语文学科被界定为“语言课”时,语文教学成了“字词教学”,教师把优美的选文分解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堆砌,学生无法体会
下一篇:中国思想文化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