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美学意向发展历史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审美意象既不同于普通表象,它已经经过出于审美需要的初步加工,具有鲜明的形象与情思相交融的特征;又不同于完成了的艺术形象,因为它尚未付诸物态化与符号化,仍是孕育于脑海中的无确定媒介、非实体、不定形的想象性形象。然而,审美意象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包含着从变形趋向定形,从不确定媒介到固定媒介,从非物化到物态化和符号化的许多演变的层次。对于审美意象本身内在运动规律的研究,是20世纪兴起的审美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现代审美心理学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审美意象特征与成因。弗洛伊德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审美意象的下意识深层心理的动因,韦特海默从知觉完形的角度为审美意象的综合创造的心理机制提供了漂亮的假说,威廉·詹姆斯从意识流的角度启迪人们将审美意象作为心理整体的一部分来掌握,皮亚杰从心理建构的角度设计了一个解释主客体关系的新的理论框架。在现代各派心理学中,直接以审美意象为研究对象并取得显著进展,影响较大的学说,是荣格的“原型意象”说。

  荣格在《我与弗洛伊德之异同》一文里说:“主体本身其实也就是一种客观事实,仍然是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凡是自主体源生出来的,亦是从大地生出的。”弗洛伊德单纯从主体,从个人的心理经验,而且往往是个人病态心理经验的角度来描述意象(梦境与幻想)与无意识深层心理的关系,特别强调意象的无意识的情感动因与本能动因;而荣格则换了一个新的角度,着重从客体、从历史的积淀,从集体心理经验的角度来研究意象的生成与发展,探索经验与本能、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转化关系与转化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原型意象”说(或译作“原始意象”说)。因此,从某种意义看,荣格的“原型意象”说弥补了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之不足,包含了比弗洛伊德更深更广的客观意义与社会历史内容。

  “原型意象”范畴的内涵是复杂的。从生理心理层面看,荣格将“原型意象”规定为可以“通过脑组织由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某种经验积淀而成的深层心理印迹。荣格认为,原型意象可以设想为一种记忆埋藏,一种印记或记忆痕迹,它源自同类体验的无数过程的凝聚。从哲学层面看,荣格的原型意象理论深受康德关于精神“先验综合”的假说的影响,原型意象被荣格界定为

  “人类表象的潜能”,是某种具有先验综合潜能的精神模式。从社会学与人类学层面看,原型意象又是人类漫长的历史进化进程中社会集体经验在无意识深层心理积淀的产物,即经验转化为本能,理性积淀于感性,意识潜化为无意识的结果。荣格说;“原始意象是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与悲哀的残迹,打着人类命运的印记,因而“这个意象便这样印人人脑已有千万年时间,现成地存在于每个人的无意识之中。”

  荣格的“原型意象”理论虽然具有明显的先验性与猜测性,但荣格将意象放到比前人广阔得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背景中研究,并且用独创的“心理积淀”假说着重阐明了原型意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心理转化机制。这无疑是富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理论尝试,对西方现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