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红色芭蕾及其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还是忍不住要提一下俄罗斯艺术博物馆。该馆收藏的是俄罗斯本土画家的作品,其中14、15世纪的圣像画真是少见的精品。其后的各个画派,基本跟随着欧洲的发展轨迹,较有特色的是19世纪中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着眼于反映社会黑暗现状,思考人与社会的出路,大致与文坛上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相呼应。奇怪的是,批判现实主义之后,一切仿佛戛然而止了,看不见任何后继的印象野兽象征立体等等流派(按说,直到1921年之前,“资产阶级趣味”的东西应该还是受欢迎的)。而同时,也看不到任何“红色时期”的作品。这种诡异的空白悬挂在博物院的尽头,有点尴尬。
  很幸运的是,看博物院时感觉历史被生生斩断的遗憾,却在芭蕾上得到了弥补。我们去赫赫有名的马林斯基剧院买票,被告知票已售罄。后来无意中发现了普希金剧院,进去一问,说是有票,演的是“红色吉赛尔”。Y和我都很困惑:《吉赛尔》听说过,但红色吉赛尔又是个什么东东?
  Y主张不看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我一听红色两字,立刻热血沸腾,煞有介事地断言:定是改版的革命的《吉赛尔》,说不准还高举铁锤和镰刀呢,多么难得呀!想想,在其他地方,哪里有机会看见这样的作品?说实话,当时我脑子里冒出的形象是红色娘子军。在我的坚持下,我们买了票。
  Y做闷闷不乐状,我便拖他去吃鱼子酱。“1914”是一家颇具法式情调的餐厅,有乐队现场演奏一些不知名的曲子。黑鱼子酱加冰镇伏特加,果然美味无比。之后的奶酪烤鲟鱼也恰到好处。甜点然不是特别出彩,但用巧克力汁在整个盘子上描出一张大蜘蛛网,却也别出心裁。想起在巴黎我家附近的那家俄国餐馆,不能不长叹,挂羊头卖狗肉者误我也!吃饱喝足,我们同时幸福地感叹,就是光为了这顿饭来一趟俄国,也是值得的!
  据说每个俄国人都能得芭蕾的精髓,他们的心随着舞者的每一次跳跃而飞扬。我不知道这种说法中有多少理想成分,但听起来很动人。曾经读到,二战中,列宁格勒围城期间,抢劫乃至吃人的事件固然有之,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尊严。他们清理街道,照顾孤儿,夜间没有电,他们在教堂大厅里开烛光音乐会。1942年8月9日,重围的孤城中传出列宁格勒爱乐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由电波传遍了整个国家……我使劲渲染着,把自己感动得不得了。Y笑倒,说:“你当了这么久的游客,居然还是这么自欺欺人。旅游业早就污染了所谓的本地特色。每个大城市,歌剧院,大教堂,里面充斥的都是像我们这样一掠而过的外来猎奇者,本地人已经远远地避开了我们。”Y是对的,但那又怎么样?维也纳的歌剧院里都是和服盛装的日本人,卢浮宫里满是背着手走路的中国中年干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美国人的大嗓门儿更是满世界都是,躲都躲不开。那又怎么样?我们并不属于这个地方,却奢望要去窥探她的本色,怎么可能呢?
  夜深了,冬宫身后的广场上寂寥得很,只有三两个游客偶尔穿过。我们坐在地上,等待吹萨克斯管的Maestro出现。Maestro在这个广场上吹奏了20多年,他通常在深夜出现,
  凌晨离去。只有夜游的人们才能听见他那忧郁的曲调,在空旷的广场上回旋。微有醉意的我们,在夜间清洌的风里,静静地等待着。但是,那天晚上,他一直没有出现。
  终于看到了《红色吉赛尔》。故事上半段讲的是一个芭蕾舞女演员,在教师的严格指导之下,成为出色的明星。但不久,她就与爱慕者之一、布尔什维克的秘密警察头子陷入了一场交织着暴力与激情的热恋。随着革命的发展,社会各个阶层立场的分化,她陷入了古典艺术与革命情趣,自由生活与献身革命的巨大矛盾之中。终于,在爱恨情仇种种变故之后,她加入了当时浩浩荡荡的移民大潮,离开了俄国。下半部,她来到了巴黎。可是,她的新生活并不是一番坦途。
  不同的艺术潮流使她茫然若失。虽然新的舞伴帮助她找到了立足点,走向成功,可是由于舞伴是同志身份,她对之付出的感情得不到回应。渐渐地,她的精神趋向崩溃,惟有在她最擅长饰演的角色吉赛尔之中,她才能找到自己命运的预兆。她终将如吉赛尔一般遭受背弃,心碎而死……剧情是按现实生活中俄国女芭蕾演员OlgaSpessivtseva的生平故事改编。她生前以演吉赛尔出名,据说她的演绎要胜过帕芙洛娃。但由于卷入大革命,后来又离家去国,辗转法、英、美等国,最后在新泽西崩溃,住精神病院51年,直至身死。由于音乐用的是大段大段的柴可夫斯基,所以剧中那个“同志舞伴”的情节,大概是编剧加上的,用来映衬柴的同志身份。


  该剧情节复杂,众多演员道具上下穿梭不停,看得我有点头晕。结尾处,女主角在许多镜子之间穿越徘徊,想来是想表现她失落在记忆中的旧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之间,但看起来很生硬做作。虽然这么说,涉及俄国(苏联)的那部分还是很打动我。狂热的革命,个人的挣扎,艺术的扭曲,恶梦般的回忆……都非常符合我那以中国经历为出发点的,混杂着受《日瓦戈医生》、《小偷》、《母亲》、《东方西方》等苏联题材电影的影响而形成的俄苏情结。细想起来,这种先入为主的想象,一直引导着我的目光,不自觉地寻找着自己想要看见的东西。圣彼得堡已经尽其所能地掩去红色时期的痕迹,但我却在耐心地发掘,每发掘出一点,就多了一点熟悉的亲切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