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语性和形象性
比如文汇报:就说那些傍富的女子,过去说得雅一些叫“金丝鸟”,现在说白了就是情妇、二奶而已。其中的“二奶”是口语化的新词。再比如“姑娘很养眼” 中“养眼”也是港台的方言。
4、网络新词
互联网拉进了人跟人之间的距离,使人沟通起来更加方便。人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为了方便、幽默、或者引人注意,创造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如:字母缩写:GG、MM、BB(宝宝)、GF、BF(女朋友、男朋友)、3X(thanks 多谢);数字用语:如045692表示你是我的最爱,还有 359258想我就爱我吧等等。这些数字新词也时常出现在报刊上,有一期南方周刊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曾有这样一位读者将561825,77419,75,48解密为“我男人不爱我、天天说要走、救我、时报!”象这些新语言时常在报刊上,除了潮流群中人,谁会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啊。
四、报刊语言的时代化带来的弊病
信息时代,人们的是生活节奏加快,信息资源的地位不断增长,报刊作为主要的大众传媒之一,在宣传政策法规、传递信息、普及文化科技、进行审美娱乐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报刊语言又有着广泛的渗透力和覆盖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使用规范语言。
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潮的复杂流变,群众中个人利益至上、自我意识膨胀、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的倾向也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得到反映。比如: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娱乐报刊上就看到“某某明星很NB,拒绝义演”这样的标题,还有“TMD”等粗俗的、极不庄重的、极不健康 的语言意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某些看起来似乎“很受读者欢迎”的报刊上,不仅其内容上为凶杀、抢劫,或者影视歌星等个人的情爱生活和隐私所充斥,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迎合某些档次不高的社会心理需求的倾向,以表面的“大众化” 掩盖事实的“粗俗化”。
五、是时候动手治治报刊语病了
生病就要接受治疗这是无可厚非的事。现在我们知道报刊在语言这方面出了问题,那么在着手治疗之前得找出造成他出差错的源头。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查阅,在这个问题上,是各持己见。有人说由于社会公共语言的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丰富,很多语言没经过调查就直接使用,造成讹误。这是一个方面,就是说他们认为这是新闻工作者失误;还有人认为,现在各大众媒体在职的编辑,几乎全部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其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这也是一个方面。然而窃以为,更主要的是现在的报纸注重广告收入导致,最基本、最根本的东西反而被忽略,成为弃履。
在我看来报刊的这种语言混乱的局面,还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问题:不把自己的语言当一回事,不注重语言的严谨性,甚至是抱着无所谓随便的态度。一个国家的语言是这个国家文化的核心,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相互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因而语言混乱对传播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莫大威胁和误导,所有的我们都得警醒及谨记。也许我们并不能起多大作用,但我们至少能从自我做起,严格规范我们的语言,对语言的使用更要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