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开发
贵州旅游洞穴由于在开发之初多数盲 目上马,没有做好资源的调查,所以使得各旅游洞穴在景观类型上单一 ,缺乏文化内涵,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 ,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或“象形表征”现象严重,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景点文化解释雷同较多,而且浅显,意境不够深远。在另一方面,由于导游人员(尤其是景点导游)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以龙宫为例,笔者在还是儿童时就到过龙宫,其中“龙女闺阁”、“老龙坐宫”等景点就已经如此命名 ,时隔 20年,当笔者再次到龙宫时,解说词还是 “涛声依旧”,几无变化,令人乏味。完善景区文化解说系统,将文化及科技解释放到解说之中,增强解说系统的科学性 、艺术性、文学性及美感;将洞穴内大量的彩灯换成 自然灯光,尽量避免灯光对洞穴环境的破坏;发掘洞穴多样性资源,使洞穴的文化价值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廖婧琳.喀斯特洞穴文化体系构建及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 学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2004)
2.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一喀斯特与贵州文化.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
3.史继忠.诱人的伊句园一贵州史前文化fMJ.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良范.贵州岩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5.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唐文元,刘卫国.夜郎文化寻踪.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2
7.王政贤.奇异的石头世界一贵州岩石裁体文化[M]贵阳:贵9、I'l教育出版社 ,2000.
8.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哈 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9.胡兆亮,阿尔斯朗,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林继中.文化构建文学史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11.保继刚.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地理学.1995,50(4);353—359
12.张任,朱学稳.游览洞穴开发水平评价与我国游览洞穴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中国岩溶.1998,17(3);25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