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党报中的经济报道(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热点经济新闻有了好的主题和材料之后,在写作上还要讲求好的表现形式,把稿子写活、可读。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化硬为软,化远为近。即从社会角度、生活角度对“硬”主题、“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所谓硬,就是我们过去的党报经济报道往往是工作性经济新闻多,这类报道从开篇到结尾,写的都是工作,枯燥无味,呆板冗长,读者不喜欢看,社会效果也不好。所谓软新闻,就是从生活的角度、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角度来报道热点经济问题、热点经济现象。热点经济新闻写作中一不注意就往往会造成专业术语过多,程序化明显,数据图表罗列,读者往往感到乏味。像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就要想法具象化。同时在写作时要注意抓准形象,写富有特色的细节,详略得当,长话短说。还要注意消化新闻主题,化复杂为简便。经济活动同每个人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充分理解某一热点经济现象,了解问题对社会乃至自己有什么意义。如果不加以解释、分析,就难以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就会失去吸引力。所以,这类经济新闻在写作中,要多用解释、分析的手法以及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容易理解。同时也可采取讨论的方式,针对某一热点经济问题开展讨论,各抒己见,逐步扩展深入,最后形成“说法”,不断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

  三、从关系读者切身利益的角度去作经济报道加强服务性

  现在经济类报道的受众、尤其是综合类报纸经济报道的受众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类报道的读者不断增加。所以,以报纸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来满足读者和吸引读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成为当今经济类报道的重要任务。要想把经济报道做得鲜活,必须加强新闻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从而增强亲近性。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到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股市、房产、家居建材,各种经济话题可谓无穷无尽。但很多党报经济新闻作得抽象,容易陷入政策解读、会议报告的圈圈里去,语言也陈词滥调,表现形式又呆板,形成了“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的状况,普通读者很容易厌倦。还有,许多党报的经济新闻只见结果,不见过程,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信息含量,更没有吸引人的细节,“物化”成了生产要素,为经济而经济。经济新闻应该是最敏锐的。如果只侧重企业兴衰和产品的价格、市场,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素质等,读者感觉枯燥乏味,这是非常可惜的。

  有些经济报道,常常随意采访几个商家,然后就是枯燥的分析和预言。如每到夏季,就有记者写“家装大战即将上演”,每到年关就写“商家展开价格战”。这样的经济新闻似乎是在做服务,但是内容不贴近,换句话说,就是闭门造车,脱离了正在进行经济操作的最新鲜的现场新闻,内容缺乏吸引力,没人会愿意看。同时,强调经济新闻的“消费指导性”,从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写新闻,把商品价格的变化、品种的换代、市场的预测等实用信息告诉读者。这也是经济新闻加强服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