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纽尔.卡斯泰尔:信息时代的理论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三、信息资本主义理论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的高度发达及其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影响,卡斯泰尔认为,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转变成信息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所谓“第四世界”的现象,即其经济相对落后,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而文化价值不被“信息资本主义”所认同的地区或国家。而且,作为“掠夺国家”(predatory states)一方,西方资本主义信息文化总是对“第四世界”之类的非主流文化持有一种歧视和偏见,各种符号暴力和网络霸权现象伴随着信息资本主义的扩张而走向了全球化。

 

    然而,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理论家,卡斯泰尔的任务不仅仅是描述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而是一直试图在理论研究上超越“传统”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以发掘新兴社会秩序的完美形式和主题。在其信息时代的三部曲中,他依据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框架,讨论了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建立了独特的信息资本主义理论,并认为网络根植于信息和信息技术,而信息和信息技术衍生出信息主义,信息主义又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结构化,从而形成信息资本主义。而作为当代社会普遍范式的信息主义,它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1)信息就是原料;(2)新技术无处不在;(3)任何使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或关系都具有网络化逻辑;(4)信息主义范式以弹性为基础;(5)特定技术将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因此,卡斯泰尔的信息主义范式实际上就是全面性、复杂性、全球性、网络性等特性的融合体。由此,他还做出了预测,认为21世纪就是一个由网络构建的具有全新意义的信息社会,21世纪的资本主义精神来自信息技术和“电脑空间”,其实际就是信息资本主义。

 

    今天,我们的确可以看到,经济形态与工业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种以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而这种新经济的核心就是强调生产力要以知识为基础,并脱离工业经济单一的增长方式。因为信息化以其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形成新的技术范式,将使得成熟的工业经济所蕴藏的生产力得以全面释放。而网络化能使信息技术产业逐步围绕着互联网组织起来,成为整个经济新技术与管理专业知识的来源,生产力增长也主要依赖于以网络化为基础。全球化则使得金融、贸易、生产、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对专有劳动的强调使得劳动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



四、信息化城市

 

    卡斯泰尔于1989年出版的《信息化城市》(精装版)一书,曾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该书于1991年改为平装版,其后又分别于1992年至1999年六次修订重印。在这部书里作者关于信息化发展模式和网络社会的研究,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社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著名学者彼得·霍尔评价道:“《信息化城市》是一部真正的杰作。尽管其他许多社会学家也一直在理解新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卡斯泰尔却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人,并且我相信,这一分析的高度在今后若干年中都将无人可及。”

 

    的确,《信息化城市》可以说是卡斯泰尔展开对信息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和总领性研究纲要。在这部书中,他不仅描述了城市信息化的过程,而且还通过分析大量案例来展示城市信息化和城市空间变化的细节,以此来揭示城市信息化过程的规律,并对信息化城市的形成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观点,引起我们注视和思考。虽然不能说卡斯泰尔已经给出了有关信息社会研究的最终答案,但他比提出“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丹尼尔·贝尔以及其后的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人已经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因此,有人称他为“90年代的贝尔”,是信息社会研究方面的一个大飞跃。

 

    在这本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还催生着新的社会空间结构,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版图在悄悄扩张的同时也逐步走向分散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卡斯泰尔的著作比以往任何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都更加深刻和具体,他的研究领域是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又认识不清的一个新的空间——城市的信息空间或叫做“虚拟空间”,并通过分析大量案例来展开城市信息化和城市空间变化的细节,以此来揭示城市信息化过程的规律。同时,他又从多方面探讨了信息化和空间变化给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针对信息化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卡斯泰尔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政策建议。

 

五、主要学术影响

 

 千年交替,曼纽尔·卡斯泰尔的名字在西方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当今世界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卡斯泰尔的著作经常被人们与马克思或韦伯相提并论,尤其是他的“信息时代三部曲”为他赢得了广泛的世界性声誉。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杂志称他为 “虚拟世界第一位重要的哲学家”。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亚当·斯密解释了资本主义怎样运行;卡尔·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何不能运行。现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与经济脉络是由曼纽尔·卡斯泰尔握于掌中的。”他的著作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项最伟大的成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宣称,即便是将卡斯泰尔的论著与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相提并论也毫不夸张。彼德·豪尔(peter hall)则将其与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阿兰·杜罕(alain touraine)盛赞其前瞻性,称这部写于20世纪末的作品将成为21世纪的巨著。克里珊·库玛尔(krishan kumar)更是指出,既然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了,那么就应该有像卡斯泰尔这样的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而按照巴西前总统同时也是政治社会学教授的费尔南多·卡多索(fernando cardoso)的看法,卡斯泰尔的著作揭示了当代文明制度的内在逻辑,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信息社会的内涵。的确如此,卡斯泰尔是信息时代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和解说家,其理论贡献就在于他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对信息社会进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甚至哲学的思考。也正因为如此,卡斯泰尔不仅对信息社会的形成和崛起的过程作了描述,而且从更高的层次上揭示了信息社会之结构、信息社会之变迁的技术逻辑。

 

    卡斯泰尔青少年时期就聪敏过人、踌躇满志,非常热衷于政治运动。曾在西班牙阿尔瓦塞特、喀他基那、瓦伦西亚和巴塞罗那等地居住过。在巴塞罗那学习期间,他是一个反对佛郎哥独裁政权的学生积极分子,曾与其姐姐一同断绝家庭关系而投身于反抗佛郎哥独裁政权的社会运动中。因为这种原因他被西班牙政府驱逐,以致未能取得巴塞罗那大学的学位。在巴黎,他因受益于政治难民的救济才得以完成自己的学业。但1968年的“五月风暴”时,年轻气盛的卡斯泰尔又再度卷入政治运动之中,这次他又被驱逐,最后只得转赴加拿大。

 

    卡斯泰尔会讲六种语言,被誉为具有惊人的“欧洲式”理论分析能力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经验研究大家。30岁时他就曾以《城市问题》一书震惊世界,迫使整个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发生转变。为超越“美国式”的经验研究,他的足迹又几乎遍及全世界。卡斯泰尔对发展中国家尤为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邀请他做高级顾问,巴西总统卡多索,南非总统姆贝基,甚至俄国前总统叶利钦都纷纷邀他当政府高参。2001年5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专门在纽约召集会议,特邀他主讲。会上,他大胆提出“科技马歇尔计划”,旨在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科技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飞跃,以缩小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这一提议受到了与会代表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