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3-09:207)。
看来在伦敦的演讲中,费先生已经开始强调人类文化中价值观念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费先生现所提出的心态层次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在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调节,认可接收的价值体系。
在人类学的研究历程中强调文化间的个性一直是其固有的传统。人类学家在研究不同民族时发现:生活在同一社会或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在观念态度及性格上常会表现出若干共同的特征,而使他们有别于其他社会或文化中的人。研究者普遍发现,文化内的差异性要比文化间的差异性小得多,不同的文化也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F. R. Kluckhohn)和斯特贝克(F. L. Strodibeck)在《价值取向的变异》一书对价值取向有独到的论述。他们把价值取向界定为复杂但有限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评价的过程中,由于以下三个可以区分的要素即认知的,感情的与导向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评价的过程使得人类能够确定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行动(R.klu ckhohn and F.)。
他们认为,人类的五个基本问题是:(1)人类的本性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关系。 (3)时间取向的本质。 (4)人类活动的形式。 (5)人际关系的形式。
每个问题都有三个可共选择的答案。克拉克洪指出,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每个都有一套受文化陶冶的价值取向体系。费先生的心态论的提出,就是要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中找出共同的,相互认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建立共同的心态秩序。
作为一个社会人类学家,费先生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静态的文化差异上,特别是面对站在世纪之末的舞台上的人类匆匆构筑能够通用的理念和价值的实态,提出了心态秩序的问题。这一心态层面的问题,笔者看来,含有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寻求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背后人类文化和心理的一致性的东西;第二,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求理解、互补、共生的逻辑。在此多元的基础上寻出文化的一体,以此来求得心态秩序的建立。
总之,在费先生的“三态”论中,他完全站在一个人类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他所接触到的问题。他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人类系统,技术系统,自然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人文生态的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失衡的问题,而具有一种广义的社会文化概念,农牧矛盾导致的生态失衡也正是一个人文生态失衡的问题。事实已经说明,如果人类自身内部这一大的人文生态系统失衡,就会直接作用于技术系统和人类所赖以依托的自然系统。因此,人类系统内部不能循得诸要素间共生的标准来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衡,而维持这一平衡的关键就是建立人类的新的心态秩序,进而达到诸系统间的协调统一——“三态”统一。这正是费先生的人类观的反映。
四、余 论
上述通过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的视角,分析了费先生的“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深邃的思想。从中看出,正因为他对中国社会结构有明晰的认识,使得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的把握能够不脱离于中国的实际,“形成了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正如费先生所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学派的形成并不是出于任何个人的创见,很可以说是历史传统和当代形势结合的产物”(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3-09:18)。上述笔者的研究,也正是立足于此,来展开对费先生社会人类学思想讨论的。
纵观费先生的两篇文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费先生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中国社会,而且不只是这个小村所表现出来中国社会的一部分,还有志于了解更广阔更复杂的中国社会。我在大瑶山的调查虽没有完成,但可以说明我心目中的中国社会是连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的”(费孝通,1987-03:229)。 因此这两篇文章的目的达成是一体的,就是要达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认识,从中寻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并非仅仅是费先生对民族研究的集大成,而且也是费先生对中国社会和人类文化的认识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费先生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使得他不囿于纯粹的民族研究领域,通过对沿海和边区发展的比较研究,丰富了他的多元发展模式论的地区和民族特点。“以东支西,以西支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下活中国一盘棋的思想,可以说与多元一体论的思想不无关系。顺便提一句,费先生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并非是一个静态的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多层次的结构。对于生态和心态秩序的关注,也正是费先生的人类整体观的反映。是对文化的多元与一体关系的整体把握。
总之,费先生的社会、民族与国家观,传统与发展观构成了其社会人类学思想的基础所在。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已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层次的概念,而且推而广之也是一种经济的、文化的多层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将会在人类文化向“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的文化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附记:当笔者在用心去写去感触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时,常常感到以我的人类学经验,对文化环境的感知,以及自己的阅历,去分析一位社会人类学大师的思想和研究时,不能像先生那样自由地驰骋于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而感到“功力”的匮乏。但人类学思想所倡导的“人类心理一致性”的原则,又使我有信心在我现有的知识范围内,以我的认知能力把已领会到的费先生的一部分思想内涵,先写出来,不妥之处,谨望指正!
[参考文献]
费孝通:
1985-06: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86-10: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03: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05:费孝通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05: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人口问题[A]?费孝通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09: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J]?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晋商的理财文化[M]?读书.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A]?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前记)[C]?
费孝通,鹤见和子,等,1991年4月: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张之毅,1990-11:云南三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柴田三千雄,等,1989:社会的结合[M].东京:岩波书店.
福武直,1949:日本的村和中国的村[A].日本农村的社会的性格[C].东京大学出版会.
甘阳,1986年第3期:传统,时间性,未来[M]?读书?
C. Kluckhohn,1962:Culture and behavior[M]? The Free Press?
R. Ward,1965:“Japan: The Coutinutity of Modernization”in L. Pye and S. Verbaed:Political Cuture & Political Developement,Princeton Univeresity[M]?Press?
辛格尔顿,1984:应用人类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1993年9月:东亚社会研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4年第一卷第4期[J]?
马世俊,1984: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第4卷1期?
胜沼晴雄,1978:人类生态学笔记[M]?东京大学出版会?
乔健,1982—04:关系刍议[J]?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特刊(第10辑)?
陈其南,1990—03:家族与社会[M]?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
R Kluckhohn and F. L. 1961:Strodibeck, Varation in Value Orientation,Row Peterson and Co[Z].
看来在伦敦的演讲中,费先生已经开始强调人类文化中价值观念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费先生现所提出的心态层次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在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调节,认可接收的价值体系。
在人类学的研究历程中强调文化间的个性一直是其固有的传统。人类学家在研究不同民族时发现:生活在同一社会或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在观念态度及性格上常会表现出若干共同的特征,而使他们有别于其他社会或文化中的人。研究者普遍发现,文化内的差异性要比文化间的差异性小得多,不同的文化也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F. R. Kluckhohn)和斯特贝克(F. L. Strodibeck)在《价值取向的变异》一书对价值取向有独到的论述。他们把价值取向界定为复杂但有限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评价的过程中,由于以下三个可以区分的要素即认知的,感情的与导向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评价的过程使得人类能够确定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行动(R.klu ckhohn and F.)。
他们认为,人类的五个基本问题是:(1)人类的本性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关系。 (3)时间取向的本质。 (4)人类活动的形式。 (5)人际关系的形式。
每个问题都有三个可共选择的答案。克拉克洪指出,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每个都有一套受文化陶冶的价值取向体系。费先生的心态论的提出,就是要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中找出共同的,相互认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建立共同的心态秩序。
作为一个社会人类学家,费先生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静态的文化差异上,特别是面对站在世纪之末的舞台上的人类匆匆构筑能够通用的理念和价值的实态,提出了心态秩序的问题。这一心态层面的问题,笔者看来,含有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寻求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背后人类文化和心理的一致性的东西;第二,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求理解、互补、共生的逻辑。在此多元的基础上寻出文化的一体,以此来求得心态秩序的建立。
总之,在费先生的“三态”论中,他完全站在一个人类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他所接触到的问题。他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人类系统,技术系统,自然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人文生态的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失衡的问题,而具有一种广义的社会文化概念,农牧矛盾导致的生态失衡也正是一个人文生态失衡的问题。事实已经说明,如果人类自身内部这一大的人文生态系统失衡,就会直接作用于技术系统和人类所赖以依托的自然系统。因此,人类系统内部不能循得诸要素间共生的标准来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衡,而维持这一平衡的关键就是建立人类的新的心态秩序,进而达到诸系统间的协调统一——“三态”统一。这正是费先生的人类观的反映。
四、余 论
上述通过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的视角,分析了费先生的“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深邃的思想。从中看出,正因为他对中国社会结构有明晰的认识,使得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的把握能够不脱离于中国的实际,“形成了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正如费先生所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学派的形成并不是出于任何个人的创见,很可以说是历史传统和当代形势结合的产物”(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3-09:18)。上述笔者的研究,也正是立足于此,来展开对费先生社会人类学思想讨论的。
纵观费先生的两篇文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费先生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中国社会,而且不只是这个小村所表现出来中国社会的一部分,还有志于了解更广阔更复杂的中国社会。我在大瑶山的调查虽没有完成,但可以说明我心目中的中国社会是连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的”(费孝通,1987-03:229)。 因此这两篇文章的目的达成是一体的,就是要达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认识,从中寻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并非仅仅是费先生对民族研究的集大成,而且也是费先生对中国社会和人类文化的认识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费先生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使得他不囿于纯粹的民族研究领域,通过对沿海和边区发展的比较研究,丰富了他的多元发展模式论的地区和民族特点。“以东支西,以西支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下活中国一盘棋的思想,可以说与多元一体论的思想不无关系。顺便提一句,费先生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并非是一个静态的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多层次的结构。对于生态和心态秩序的关注,也正是费先生的人类整体观的反映。是对文化的多元与一体关系的整体把握。
总之,费先生的社会、民族与国家观,传统与发展观构成了其社会人类学思想的基础所在。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已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层次的概念,而且推而广之也是一种经济的、文化的多层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将会在人类文化向“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的文化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附记:当笔者在用心去写去感触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时,常常感到以我的人类学经验,对文化环境的感知,以及自己的阅历,去分析一位社会人类学大师的思想和研究时,不能像先生那样自由地驰骋于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而感到“功力”的匮乏。但人类学思想所倡导的“人类心理一致性”的原则,又使我有信心在我现有的知识范围内,以我的认知能力把已领会到的费先生的一部分思想内涵,先写出来,不妥之处,谨望指正!
[参考文献]
费孝通:
1985-06: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86-10: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03: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05:费孝通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05: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人口问题[A]?费孝通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09: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J]?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晋商的理财文化[M]?读书.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A]?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前记)[C]?
费孝通,鹤见和子,等,1991年4月: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张之毅,1990-11:云南三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柴田三千雄,等,1989:社会的结合[M].东京:岩波书店.
福武直,1949:日本的村和中国的村[A].日本农村的社会的性格[C].东京大学出版会.
甘阳,1986年第3期:传统,时间性,未来[M]?读书?
C. Kluckhohn,1962:Culture and behavior[M]? The Free Press?
R. Ward,1965:“Japan: The Coutinutity of Modernization”in L. Pye and S. Verbaed:Political Cuture & Political Developement,Princeton Univeresity[M]?Press?
辛格尔顿,1984:应用人类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1993年9月:东亚社会研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4年第一卷第4期[J]?
马世俊,1984: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第4卷1期?
胜沼晴雄,1978:人类生态学笔记[M]?东京大学出版会?
乔健,1982—04:关系刍议[J]?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特刊(第10辑)?
陈其南,1990—03:家族与社会[M]?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
R Kluckhohn and F. L. 1961:Strodibeck, Varation in Value Orientation,Row Peterson and Co[Z].
上一篇: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
下一篇:农本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