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一种大众化的历史叙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在9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的出版是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带动了一批"老照片"出版物(如"老城市"、"老漫画"、"北大老照片"等)的出笼与热销,而且引发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回应,共同形成了一个如火如荼的世纪末"怀旧"风潮。
       应该说,这股怀旧风潮并非始自"老照片",早在《老照片》1996年底诞生之前的1992年,一个由一盘歌曲磁带所命名的"红太阳"热就风靡了全国。它以对革命歌曲的翻唱、影视剧中的调侃语言和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汽车驾驶室里的领袖挂像为主要指征,表明了中国人对刚刚过去不久的一个时代的怀念。然而这时的"怀念"显然与1996年《老照片》问世时的"怀旧"有所不同。"怀念"主要是情感上的相思,"红太阳"热中的那一幅幅领袖画像似乎是被当作神灵来供奉的,那一首首经过重新配器的革命歌曲则是被作为一种理想的符号用以抚今追昔的,均流溢着苍凉的挽歌情调。王朔式的调侃语言虽然充满了恶作剧般的嘲弄、讥笑与破坏性,但由于它缺乏建构性,因而在"顽主"们对往昔的念念不忘的诅咒和嘲弄中,泛起的依然是一种眷顾过去的情感碎片。"怀旧"则是更多理性的反刍和更多建构性的尝试。当我们徜徉在《老照片》的历史回廊中时,以往的躁动、焦虑、慷慨激昂已经回复平静,对历史的重新认识,以平和、冷静、沉思乃至生活化、日常化的格调呈现出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平民情怀和指向未来的哲学思考。《老照片》曾在第17辑里增加了一个"多维视焦"的小栏目,围绕着一幅"文革"时的"斗私批修"会场的照片,集中刊发了一组反思"私"与"公"的关系的文章,提出了"私"是一种权利,尊重私权就是尊重人权的论断。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真切朴实的个人叙述,使这一历史现象成为警示今天和未来的明镜。而且,在这一辑的"书末感言"中,编者们明确打出了"以照片呈现历史,复以文字反思历史"的旗帜。这种反思性无疑使得《老照片》摆脱了纯粹的情感眷恋,而具有了新的历史深度和探索价值。
       然而,这一切并不能遮蔽《老照片》作为一个通俗性文本的性质。它回溯历史的特别视角,以及集中了各种时尚特点的文本配方程式几乎吸引了当时全方位各阶层的读者。它的前3辑问世后均达到了30万册的发行量,这种在中国图书市场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出现的销量奇迹,几乎可以作为一个明证,从一个方面来印证《老照片》的大众性。当然,《老照片》的通俗性或大众性不是由销量所决定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老照片》的文本本身。  
       《老照片》从第1辑到第20辑,长久不变的栏目有这样几个:"旧事重温"、"故时风物"、"秘闻片影"、"名人一瞬"、"私人像簿"、"凝望集"、"事件写真"、"逝鸿片羽"等。按照其责任编辑冯克力先生的解释,"旧事重温"是"就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某种现象或某种时尚,且忆且感,以温故知新";"故时风物"则追踪"让人追怀"的"旧时的景物民情","突现怀旧的基调";"私人像簿""意在为私人化的历史叙述开辟一方园地";"秘闻片影""通过照片披露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故事"。          冯先生虽然没有对其它几个栏目做解释,但文如其名,不是对昔时名人的追忆("名人一瞬"),就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聚焦("凝望集")、还原("事件写真"),以及对只鳞片爪的历史碎片的捕捉("逝鸿片羽")等。这些栏目,自然无一例外地是在诉说"历史",但是历史的内容却与我们以往的概念不同。
       细致分析一下上述栏目设置,以及每一辑里每一个栏目下的图片与文章,我们会发现《老照片》里明显地渗透着90年代的诸般流行文化趣味。
       首先是历史取材与纪实风格。在20世纪末的中国,一方面,历史题材几乎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热点,《三国演义》类的各种历史正剧,和《宰相刘罗锅》式的历史"戏说"剧,在影视屏幕上大肆招摇,历史的确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另一方面,《九一八大案纪实》、人物传记等纪实类作品在市场上也大行其道,一直战绩不俗。《老照片》以其写真的老照片面世,无疑集中了这两种流行取向的优长,又分别避免了二者的短缺。因为照片正如一个外国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具有作为根据或证据的特殊价值",          它的似乎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自动清除了覆盖在历史事实上的层层迷障,重现了历史清新、淳厚的"原汁原味",如此怎能不令人眼睛一亮、如获至宝呢?然而,仅此是不够的,否则山东画报出版社前此出版的大型《图片中国百年史》,也应该产生《老照片》的市场效应。事实上不是如此。《老照片》成功的秘诀在于它的编者们不仅明白老照片的历史纪实优长,还明白老照片要"有意思","有趣味"。这里的"意思"和"趣味"意味深长,它意味着一种新的审视历史的眼光,一种新的历史图景的选择与编排。而这种"审视"、"选择"和"编排",表明《老照片》的历史纪实在本质上是解释性的,是对历史的新的阐释。


       正因如此,1949年10月24日夜的那一场由于指挥失误惨遭失利、致使9000名官兵及船工阵亡、被俘的解放军跨海攻击金门岛之役,才得以公诸于世,尤其是少数被俘到台湾,后来回到大陆又遭不公正对待的官兵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也才有张志新那些在共和国的阳光下载歌载舞、微笑满面的照片与她被捕后所遭受的同样是共和国的酷刑的对照,尤其是当文章将张志新的经历与秋瑾的遭遇进行对比,表明张志新死得更惨、更饱受折磨时,一种深入骨髓的疼痛感不能不震撼读者的心;而对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央研究院人文组的院士和1955年新中国的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名单的细分缕析的比较,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对两种政治体制的更加合乎历史事实的评价……这些陌生的事件、沉重的思索,像一道道闪电,刷新了人们的历史视野,撕开了原本遮盖严密的"正史"的天空,透出了消解权威的新的声音和气息。然而,《老照片》显然不想在这条路径上走得太远,当它将那些沉重的话题与思索局限在仅仅从一场战役、一个人的遭遇、一份名单等一些"历史的下脚料"、"伟大中的浅薄者"  中溢出,并且浅尝辄止时,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典雅与平和,很大程度上已然将这种新的历史阐释转化成了"秘闻片影"式的奇闻轶事,使人们能够去"轻松地体味沧桑"。而这恰恰是《老照片》作为大众文本的规定性。
       其次是名人展示与私人化叙述。《老照片》里的"名人一瞬"、"私人像簿"栏目,总让人想起当时盛行一时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里的"东方之子"和"生活空间"栏目。它们或者以精英者的"浓缩人生精华",或者以平民化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既满足了全社会的读者关注名人、渴望了解名人的生活的愿望,又以对个人生活的贴近而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共鸣。因此,名人与百姓,这两个在媒体上看似界限分明的人物群落,其实"被看"的视角是同一的,即平民性。
       名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商业价值。尤其是历史上的名人展示,由于时间距离自然形成的文化积淀,使它远胜过时下被许多人斥为无聊、低劣的"追星"的娱乐新闻,无形中会吸引相当大一批知识性读者。而当那些已成定论的历史名人与其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或私人生活结合起来时,其大众趣味无疑会得到极大的开发,卖点也就勃然丛生。于是,在"名人一瞬"栏目里,我们看到了蒋介石与他那鲜为人知的第二位妻子陈洁如,看到了被清廷"开缺回籍养疴"后隐居在河南安阳垣上村、伺机东山再起的袁世凯,还看到了文化史上的两位巨人罗振玉与王国维,胡适与蒋介石的友谊,先后自杀身亡的昔日电影明星艾霞和阮玲玉,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及其好友梁思成、林徽因,当"铭贤学校"校长时的孔祥熙和宋霭龄,重赏马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