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美剧 葛兰西 文化霸权 剧情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中国年轻观众对于美剧的狂热追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道瞩目的流行文化现象。通过分析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本文旨在说明表面上观众自愿消费剧情,实质上则是美剧制作人通过一种隐秘的方式把美式核心价值观“强加”给观众。
一、引言
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性的历史潮流。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远比经济深入得多。传统习俗与现代信仰,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民族性与世界性都成为了学者们苦苦探索的问题。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全球化的运动中去,反映在文化上,主流文化也开始出现巨大的转折。而近十年来,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曾几何时,人们不再议论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不再陶醉于琼瑶阿姨的《一帘幽梦》,而《越狱》(Prison Break)这部在美国收视率并不在前20名的电视剧在中国却一炮而红,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里面的男主角温特沃什•米勒(Wentworth Miller)也一夜成名,成为了中国青少年新的偶像。情节紧凑,悬疑跌宕的美剧替代了温情脉脉的韩剧和日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了时代的新宠,尤其受到了大学生,留学生,白领和年轻中产这一特殊群体的追捧。较早之前的《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老友记》(Friends)、《24小时反恐》(24 Hours)、《迷失》 (Lost)以及现在正在热播的《英雄》(Heroes)、《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和《绯闻女孩》(Gossip Girl)等美剧在中国都是非常流行的。现在,一集当季的美剧在大洋彼岸刚刚播完,国内的字幕制作小组就会迅速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去,不到12个小时,配有中英文字幕的美剧就能给国内的美剧迷带来新的视听盛宴。以下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一些问题。就网络上美剧论坛的注册人数而言,截止2010年2月23日,国内四大美剧论坛的数据分别为:人人影视美剧论坛的注册会员数达到672569人,在线会员数最多的时候为2009年1月12日,有4661人同时在线,当时是冬季档美剧回归的时候;另一个美剧论坛謦灵风软的注册人数已达到328484人,最多时有6306人同时在线,发生在2008年1月17日,也是当年冬季档美剧回归的时候;另一个新兴的美剧论坛 — 破烂熊乐园,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也拥有98489的会员数,最多时竟有18764人同时在线,时为2009年7月11日的凌晨,正值当年暑假档美剧回归的时候。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年轻观众对于美剧的狂热追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道瞩目的流行文化现象。
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笔者认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可以很好的解读当前这个流行的文化现象。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著名的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在他的著作《狱中札记》一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霸权”,“有机知识分子”等概念。葛兰西认为,“每个国家都是伦理国家,因为他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把广大国民的道德文化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学校具有正面的教育功能,法院具有镇压和反面的教育功能,因此是最重要的国家活动”。在他看来,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两部分组成。“政治社会”通过政府,监狱,法庭,军队等国家机构实施强制功能,代表了暴力统治;而“市民社会”则由政党,学校,工会,教会和各种新闻媒介构成,代表以意识控制为特征的文化霸权。即是说,统治阶级通过市民社会来传播和渗透他们的意识形态,使被统治阶级接受和认同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自愿赞同统治阶级的统治。同时,被统治阶级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必须打破统治阶级的意识控制,建立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首先从市民社会开始,只有取得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打破统治阶级的意识控制,才能取得革命的真正胜利。也就是说,社会革命的首要条件和主要内容是文化革命,而非暴力战争。因此,葛兰西认为,在市民社会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要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采取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阵地战。这种战略把焦点投向了市民社会而非政治社会,其实质是争取文化的领导权。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霸权也不是简单的领导权的问题,实际上还包含了一个不断协商、不断调整的互动过程。霸权的形成需要依赖被统治者某种自愿的赞同,依赖某种一致的舆论和意见的形成。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是,葛兰西并不赞同经济决定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葛兰西眼中的“市民社会”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然而在他看来,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同于政治斗争,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里,葛兰西首次强调和突出了文化批判和意识斗争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霸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