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苗侗民族教育中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3.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在初入社会时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接受了义务教育之后,有许多学生选择外出打工、一部分继续求学。不管是打工或是求学,因为缺乏文化适应能力,使得他们在社会上的生活也过得非常困难。
  总之,在贵州苗侗民族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教育阶段,都体现着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城市学校偏重文化适应的时代性而忽略民族性的保持;同时又因为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主流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且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不仅没能很好的适应文化的时代发展性,而且还造成了本民族文化的淡忘。
  3 贵州苗侗民族教育文化适应不良问题的解决对策
  贵州苗侗民族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存在着文化双重性的不平衡发展,甚至有时候造成文化适应冲突,笔者在对其问题的原因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3.1 从教育体系入手,以新理念促进文化适应健康发展
  要解决民族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必然的要从教育体系入手,从教育的横向体系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教育纵向体系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这些方面加强文化适应的新理念,促进民族教育的积极文化适应。
  1.从教育的横向体系来看
  贵州苗侗民族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主要应通过教育内部来进行改进,促进其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使自己在文化适应中保持其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平衡发展。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应该以新的民族教育理念来推进民族教育,并通过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实行必要的双语教学、开设各类民族特色兴趣班等。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将民族文化学习情况也列入考核范围,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调整民族文化心态,以平和的欣赏的心态学习本民族和其他文化,提升主体文化自觉意识。正视学校中的民族文化冲突,强调民族文化平等,在苗侗民族学生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让汉族学生学习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才能在文化心理上趋向于平等,也有利于克服苗侗民族学生在接受主流文化时存在的文化疏离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从而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优化整合。这样便可从学生心理上解决文化适应的民族性消解且时代性脱节的问题,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社会教育:通过突出文化创新,提高苗侗民族文化的竞争力,这样使得社会上形成一个比较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克服民族文化自卑心理。同时抱着有容乃大的态度去积极适应其他优秀文化,在文化交流和借鉴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环境。同时,要组织文化传承活动,寻找民族文化的继承人,并鼓励掌握苗族侗族精髓文化的人员主动向他人传授民族文化和民族技艺,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后继有人,保持好其民族性。
  (3)家庭教育:苗族侗族都是没有自身文字的民族,因而其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家庭教育中的口头传授为主要方式。因而家长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民族文化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递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技艺,使孩子在轻松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当然,不能陷进狭隘民族主义文化观念中,而是在了解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去顺应其他民族文化,达到积极的文化适应效果。
  2.从教育的纵向体系来看:
  根据当地具体问题,主要从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个教育阶段来对其民族教育提出新的发展对策,促进文化适应的积极发展。
  (1)加强苗侗民族幼儿过渡教育的发展
  儿童在入学时出现的文化中断导致其产生文化疏离感,这样,苗侗民族学生在入学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应该开设民族教育过渡学习班,让儿童入学前就接受轻松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文化过渡班,这样可以减轻苗侗儿童的文化疏离感,这样既减轻了对陌生文化的恐惧感,同时也让其不因文化适应不顺利而厌烦自己的民族文化。
  (2)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许多苗侗民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就不再继续学习,而是选择了外出打工。由于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他们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时候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容易感觉受挫。因此,应该针对这个民族教育情况,依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开设具有特色的民族职业教育,注重多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文化适应调节等的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在主流文化环境中也能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并积极融入更广阔的文化环境中;对于不外出务工的人来说,依靠自己的技能在家乡积极就业、创业,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心理状态,同时能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也为本地区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更自由的态度对待文化适应。
  3.2 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民族教育的有效实行与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是分不开的。自从解放以来国家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作出多次的政策规定和政策优惠制度,但是在解决文化适应中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政府应该在颁布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以免民族教育的实施不符规定,不利于健康的文化适应。当然,还要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支持当地的民族教育研究、开发更合理的民族教育教材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
  3.3 积极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保障文化的发展
  贵州苗侗民族近年来对民族文化的态度转变有很大原因是本地区经济不够发达,因而造成民族文化上的自卑心理。如果经济发展起来,而民族文化同时又受到其他文化的欢迎与认可,这时的民族自豪感就会得到提高。因而应该积极利用黔东南有利的条件积极发展经济,政府、社会各界应支持鼓励自主创办有特色的文化企业。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