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告传播的误区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在国外,广告调查日益受到广告主的重视,而在我国,广告主的广告调查意识却相当薄弱,他们宁肯一掷千金请名人作广告,花大钱拍一些场面宏大豪华的广告片,也不愿意在广告调查上花一分钱。这种状况导致了许多广告活动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其效果自然也难如人愿。

    综上所述,广告主为使广告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走出上述误区,完善自身素质,树立现代广告观。要加强对目标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展开广告宣传;加强企业广告的战略研究,重视广告活动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利益;加强企业广告的策略研究,提高广告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广告人对广告认识的误区

    由于我国广告业起步较晚,广告专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缺乏,加上市场环境复杂,广告人对广告的认识同样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滥用美女形象。美女、动物和婴儿向来是广告常用的形象。的确,美女那美丽的容貌、婀娜多姿的形态确实使人看了赏心悦目,再加上女性本身对购物最有兴趣,所以最能了解消费者的心态和购物习惯,因此适当运用美女形象的确可以增强广告的效果。间题是现在许多广告人并没有真正了解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未了解当今女性的实际地位,而误认为美女形象什么时候都适用。许多广告人在许多相关和不相关的广告产品上都用美女作模特,俗媚人骨,似乎是在作美人广告而不是作产品广告,广告中的产品被置于次要地位。更有甚者,一些广告中还出现了性别歧视,这当然更招致许多人的不满,一些女同胞更是愤慨。原因很明显,一是受众没有得到应有的消费信息,耽误了许多时间,二是女同胞觉得受到了戏弄和侮辱。这样的广告当然难以博得消费者的好感。

    误区二:滥用情感诉求。情感,作为人内心深处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往往很容易受到外在情境氛围的触动和影响。广告中运用细腻生动、富有人情味的软性情感诉求,比硬性的理性诉求更能打动消费者。但自从广告人尝到了情感诉求的甜头后,便二窝蜂似的拿弥足珍贵的情感“作秀”,把情感诉求当灵丹妙药和万能钥匙,以致于目前情感诉求的广告和美女广告一样泛滥成灾,使受众的心理产生疲倦和厌倦。尤其是相当多广告的情感诉求都是流于表层化的肤浅的煽情,更让人觉得恶心。例如,国内不少广告都有类似的情节:先讲述一个长长的故事,其中有战火纷飞、悲欢离合等等,最后才出现某个毫无关联的产品。这种不适当的煽情常常煽到了“马腿”上,不但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反而使人觉得莫名其妙,心生反感,广告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误区三:重技术轻科学。广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也正因此多年来广告业界一直存在一个普遍的倾向:即重视技术操作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广告策略和科学性的研究。如三维特技处理、电脑剪辑等先进技术出现后,许多广告人将其当作广告创作的法宝,不管产品性能如何,动不动就用三维技术制作一些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的画面(比如外星人与飞碟等)或者用过于复杂的技术来追求一种神秘、离奇、含蓄、朦胧的意境,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不知广告讲的是什么。因为看不懂,所以许多消费者干脆不看广告。

    误区四:重艺术轻市场。广告创作离不开艺术,艺术性可以增强广告的可视性和感染力。但广告更讲科学性。广告中的艺术和科学是密不可分的。若过于强调艺术性,就变成了“为美而美”,“为艺术而艺术”,广告就会偏离广告目标,也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同时,广告还涉及市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科学知识,没有这些科学知识的支撑,广告是不能达到其目标的。这应是广告人最基本的常识。但目前广告中,为美而美、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却屡见不鲜。比如,把电视广告当作“微型电视剧艺术”来操作;把广播广告视为“微型广播剧艺术”;把橱窗广告当作“立体的造型艺术”;把平面广告当作“现代绘画艺术”等等。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创造出的广告往往只有欣赏价值而没有广告的促销功能,不能传递商业信息,广告的失败也就可想而知。这类误区的产生,原因有二:一是与广告人的素质有关。在我国,许多广告人是学艺术出身的,他们常常把艺术创作的一套生硬地搬到广告创作中来;二是广告人没有真正作过市场调查。

    误区五:把模仿与抄袭当作借鉴。学习与借鉴别人的经验以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本是一件好事,但时下许多广告人单纯地模仿,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广告作品,而不管这些作品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和我国国情,以致广告界的“克隆”现象流行,广告模式化、雷同化普遍。比如,前述的美女模式、动画模式、明星模式、产品+风景模式、奖牌+荣誉模式等等。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广告看多了自然使人产生厌烦心理。

    误区六:以获奖为定位。举办各种广告作品评奖赛本意是促进广告创作水准,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但时下,各种大奖赛和邀请赛的热闹上演,使许多广告人走人另一个误区,即以获奖为定位。他们在创作中,不管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只顾挖空心思地揣摩评委们的口味和喜好,将获奖作为自己事业成功的标志。殊不知,许多广告大奖赛的参赛作品,其广告对象并非都是市场消费群体,而是广告业界内的评委们,目标是为求同行的认同与赏识,而不是消费者的认同。现实中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广告作品虽然获了大奖,但消费者却不感兴趣,广告的商品仍然积压在仓库中而卖不出去。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广告人对广告认识的种种误区,直接导致了中国广告创意的贫乏和广告整体水平的低下,广告传播效果不佳。

    要提升广告传播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广告人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树立服务和质量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研究,加强对市场和广告媒体及广告的科学性的研究,提升创意水平。

  三、广告受众对广告认识的误区

    受众的广告认知心理与其商品经济观念密切相关。在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广告已成为商品的一部分,公众认识商品,首先从广告开始。消费者普遍的心理是,不作广告的商品不是好商品,企业也不是有实力的企业。基于这种心理,广告成为供求双方的共同需要。

    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史,商品经济长期不发达,人们对商业竞争的认识还处于较低水平,加上建国后30年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使消费者对广告宣传本能地产生一种抗拒,错误地认为“逢商必奸”、“酒香不怕巷子深”、“广告都是吹,靠吹没好货”、“卖不动了才作广告”等等,在人们的消费心理中起着潜意识的作用,加上广告市场出现的虚假广告、违法广告在社会上造成的极为恶劣的影响,使广大消费者产生了对广告宣传的不良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广告主和广告人在做广告时不能夸大失实,而应直接、简明地把能给消费者的好处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以避免消费者把对广告的反感发泄到商品上。另外,广告业还应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自律,强化广告人的社会责任感,大大削减伪劣虚假广告,提高广告的真实度和美誉度。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