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均贫富”与平等观念
众所周知,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是人类共同面l临的大问题。在《论语》中,孔子就主张:“不患 寡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烦。”历史上,中国民间社会乃至许多知识分子最强烈的、最高的诉求就是“均贫富”,多次农民起义几乎都是以此为口号的,要么高呼“均田免粮”,要么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初期的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更是指出:要“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在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分工没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中国“古已有之”的平均主义思想,并使其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社会生活、个人消费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表达。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次大巨变,孙中山个人的思想,并非是西方资产阶级私有制思想的完全翻版,在很大程度上却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平均主义思想。他提出的民生主义,同样要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反映了平均主义在中国的近代形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取向仍然是反对收入差距,主张经济平等,分配平均。虽然古人不可能像今天的学者,fr]Jg样准确、科学地界定平等,不可能认识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的系列平等观,但是,中国的平均主义传统观念,确实为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理念方面的契合点
1.“贵和思想”与和谐文化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也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美等“和”的思想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儒家认为:礼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和谐;和不仅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宽和处世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除了儒家学派“和为贵”的思想外,还有墨家学派提倡的“非攻”,道家学派提倡的“无欲”、“无争”等主张,尽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学说都是为了实现“和”,为了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儒家学派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于别人;推己及人,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善。和而不同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显示了中国人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传统和谐文化中“贵和”的思想理念和“求同存异”的宽容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先人后己、舍己救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千百年来铸就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格,也教育引导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兴旺、强盛。
2.“天人合一”与和谐文化
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在追求社会均衡和谐的同时,也追求自然界的均衡和谐。中国人认为只有自然界和谐,才可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和谐文化提倡“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天与人之间和谐运动的辩证关系,对此儒家、道家等都有明确论述。苟子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自然的发展变化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老子的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的是人们要以尊重自然为最高准则。如果人们能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社会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目标,追求和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华,传统的和谐文化将一直影响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传统,绝对不会因为成为过去而消逝,相反,其合理内核必将为人类所传承,随着历史进步而散发光芒。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方面合乎规律的自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基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民族心理准备,为实现社会理想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总之,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基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间有这些共性、契合性,才使社会主义能植根于中华大地,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之际,仍然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