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90年代 散文 怀旧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90年代散文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号象.当我们回眸这十年的散文创作时,不唯发现其中凸现出的一种浓烈的怀旧倾向:怀旧散文是90年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它的存在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新时期里对昨日之梦的挽歌。怀旧散文对当前文化建谴的作用应从理性上去评析。
当先锋派小说遁人历史,以缭乱的诗意描绘某种意蕴的时候,当“左”派刨作者浅薄地勾画转型期杜会现实的时候,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听到来自大地的深沉呼喊:转型期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在审美领域虽有几朵零星的花草,但缺乏参天引人的大树蔚为壮观的历史性审美面对焦灼的“进行时”时空敏求显得苍白如纸。
然而,庆幸的是“人的文学”这一规律仍无法遏抑地发挥着其内在的作用。在文学百花园中,90年代的散文创作如春风荡过原野,忽喇喇苍茫一片。翻一翻各种报纸期刊,散文性质的栏目触目即是,各种各样的散文俯酋即拾。可以说,最及时最广泛地反映社会转蛩期的审美文体当属散文。它是转型期现实的嫡系子孙.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迈进,文化由封闭自足转向多元井聚.时问在世纪之交的迅捷而热烈的反映者。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喜。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一种文体的价值是扶量到质的进行动态中全面地衡定的。数量无法托起美学上壮丽的太阳.甚至当滚滚而来的“数量”一同涌向某一歧途时,文学有可能走向它生命跃进的反面。
90年代,散文创作确实呈现出一派繁荣火爆的景象,当我们回眸本世纪最后十年的散文刨作时,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散文创作呈现出一种怀旧倾向。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注在大小报刊纷至沓来的“怀旧”式散文上时,即便有一些审美上的愉悦,但也无法消减文化上的隐忧。
这种散文的怀旧倾向主要表现在:首先追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恬淡自足式的人生。这类散文的文本世界多依托于乡村农人,生活随四季流转,人群循日月生息,”晨兴理荒秽,荷锄戴月归”,恍然一曲远古的牧歌。其次.维系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多建基于传统道德(仁爱、谦让、宽容)或者淳朴古拙的传统、习俗和经验。其中缺乏人性的探索,转型期现实文化裂变所造成的心灵焦灼、惊喜和迷惘,也少有冷色调的理性分析。
怀旧散文的优秀之作大多有淡远超脱的情调,精致玲珑的格局,温宛暖人的美昧,其审美价值不可抹杀。但是审美价值并非文学价值功能的全部。文学从来不是自在的存在,其生命力更源于现实审美.它所寄寓的个人乃至人类的情怀,更主要地是在心灵激情或精神理性上满足活着的人们的期待视野。怀旧散文是90年代社会转型的产物。
在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迈进中,千年传统所形成的心理定势会在每一次向前的启动中逆发出向后移动的惯性,使人对逝去的一切怀恋和追忆。同时,步人现代工业文明并非完美的终极和天堂,尤其是在一切尚不明朗的转型期,人的异化,意义的丧失,价值的滑坡,情感的零度化时有凸现。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的生活形式美丑杂陈这样,异化感、不适应感、无家园感充塞了一些人的心灵,怀旧式散文也就应运而生。
怀旧式散文的意旨维度是向后指的,是指向我们正欲突破的社会形态或文化形态。这样,作为文化样式的文学就与自己形成悖反。(文学至少应把握时代与文化的脉流,唯其如此,文学才纯粹,才有自己独立的品格与品位。)社会转型的本质是文化转型,而文化转型的核心是人自身生存模式的现代化。散文——人的情感、心灵的表现形式——怎能以怀旧式的“后退”来完成自己的前进呢?
但是,怀旧式散文恰恰去进行这场滑稽的运动。从文化人类学来分析怀旧式散文,我们似乎看到其零散的描摹能完好地拼成一幅传统的生存模式:人们生活在相对凝固和封闭的天然共同体内(家庭、家族、村落),以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为活动方式,“随波逐流”、“周而复始”即是对此的最好解释。同时,又以传统、习俗、经验与常识为基本活动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自然主义因素为立根基础。
这种生存模式与转型期现实相去甚远.与百年来我们极力争取的现代人生存模式几乎相反。概而论之,现代人生存模式为:人们生活在流动、开放的大社会中,以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实践为活动方式,以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为活动图式,以竞争、契约、法制为立根基础。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描摹了什么样的生存模式,而是它所承载与蒸腾其上的审美品格,以及审美品格与其社会价值的关系。如果我们回眸百年文学.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化”是文学一以贯之的追求。几乎可以说,“现代化”是估价文学的标准之一,也是百年文学的高尚品格。而“现代化”的获取仅凭量性上的科技累聚不可能完成,关键在于人的转变,人的精神、思想的跃升,而人的生存模式的转交是人转变的最终的、具体性的根源。因为它融合了经济基础与思想精神的双重视角,合而归一又无印无痕,如一场细雨渗入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这片大地。简而言之,现代化必然是生存模式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