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科学创新加强了人的自我意识。“破坏”或者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由人的行为来引起的。过去或现在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出自于自然本身,而是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原因。人的问题,也不仅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问题,还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等问题,即“自我”的问题。历史与现实已经表明:人如何对待周围环境实质上是人类如何对待自我的问题,是人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的问题。正是人在物质生活追求上的短视、局部利益的价值取向,使人类面临着三大危机: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或称自我危机,指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思维方式的分裂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以及人性的扭曲等),即人们在向外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把自我的“存在”和“生存”忘却了,亦即人被“物化”或“异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人的革命、“自我”的革命,增强人的自我意识。当然我们强调的“自我”指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对自身的意义、作用和影响,并有利于他人、集体、社会、自然和全球,并非鼓吹个人主义、自我中心,、自我膨胀。科学创新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和创效的双重活动过程,它要求人始终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把人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人的永续发展。
第三,科学创新提高了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力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人在科学创新活动中,面对的是新情况,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这使得人们自我适应、自我控制、自我调整,适应各种变化了的和不可预测的情况,以期取得创新成果。这种自我调控既有生理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都是为了使创新的活动成果与创新的价值目标取得一致。
第四,科学创新提高了人的自我满足程度。科学创新应该是人按照自身的内在要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与客观条件相结合而构建的。科学创新反映了主体需要,唤醒了沉睡在人自身内的各种潜在的本质力量,使主体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的能力获得最充分的表现。主体生存发展和自身完善的需要渗透在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中,使人的自身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从中得到一种成就满足感,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科学创新也带来了人的不朽。追求崇高与不朽是人的最普遍、最强烈的心理冲动或理性信仰。但人生的崇高与不朽不是长生不老,高官厚禄,而是其创新精神及其创新成果被纳人人类文明的永恒之流之时才成就的。历史上一切英名永存的人,无不是以其执着的创新追求和不懈的奋斗精神,而让后人世代敬仰的,而一切堪称不朽的人类杰作,无不是创新的产物。同时,这种创新成果作为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能使社会成员的某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科学创新过程中,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完全统一的,只有当所有的“自我”的作用汇成全人类的“合力”,人的自我价值才能真正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人类在科学创新活动之前,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在近代科学独立出来科学创新必将经历继而跨越“物的依赖性社会形态,最终走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社会形态。人类终将依靠自己的主体力量,凭借科学创新活动走出生存困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等各种关系的和谐统一。当然,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绝不能由此否定科学创新在此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