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公开言利,新义利观。
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重义轻利。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 的工商业发展较为迅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传统的义利观受到冲击,最为代表 的是徽 商大都崇尚以义生利的原则。到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重商思想的逐渐兴起,近代商人对义利观赋予了新的认识。
近代中国从官绅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大多自幼受传统儒学的教育与熏陶,在思想深处对传统伦理难免有一种崇尚的心理,仍然重义,但他们所追求的义,已不是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而在于通过发展工商实业,为救亡图存、富国利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士绅型绅商代表张謇在追求事业蓝图的同时,虽常表示 自己 “言商仍向儒”,并声称要 “捐弃人世一切之利禄”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几乎处处可见传统与近代双重因素的交相辉映。但张謇所追求的义,无论内涵还是 目标,都已明显不同于传统伦理道德,而反映了近代新兴商人的思想境界。
而从学徒 、童工、跑腿等成长起来 的企业家,从小受传统儒学教育较少 ,白手起家,公开言利,追求利润。如 1946年,荣德生的儿子荣鸿任及 孙子荣 智明去美国留学,荣德生 “临行再三训迪叮咛,在外不必以学位为目标,只 要在事业上学会实用本领”,他认为 “留学归来致力于实业者多有成就,走人政治者多学非所用,一人此途 ,与猾吏无异,不但无益社会国家 ,且亦 自误 ,至 为可惜,反之若做一农工,有裨于生产也”。 荣德生要求子孙不入仕途认为 “一入仕途”,不但无益于社会国家,且亦自误 ,把洋学历和从政看得不如做农工,可以看出他们把自身的价值与 “国家社会”紧密相连,具有为祖国和民族着想的广博胸怀,这表明近代苏商新的价值观。
第四,兼容并蓄,多元开放。
近代以来,上海是西方商人最多的通商大埠,同时也是传播西方商业文化信息量最大最丰富的城市。苏商看准上海这个商埠的特殊商业地位与惊人发展潜力,携巨资全力开辟上海这一商业市场,他们通过与洋商密切经济交往,自然而然地直接学习或借鉴了西方商业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进而形成开放的思想观念。“经常迁徙的人较少狭隘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保守思想,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 他们回乡办厂的同时,把这些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带回家乡并加以传播。
明清以来,苏南就形成了重商主义的传统出现了 “满路尊商贾,穷愁独缙绅” 的局面。近代以来,苏南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首先接受上海商业文化的辐射和影响,苏商作为工商业的领军人,必然具有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
第五,爱国尚德、尊商惠民。
赢利增财是商人的主要 目的,一些商人为达此目的,不择手段,置国家兴盛衰亡于不顾。近代苏商颇具有政治热情和爱国情操。张謇看到 《马关条约》准许外国在华 内地设厂后深感危机,主张自行设立公司,开办工厂,抵制洋货之倾销。科场夺魁的他认定:“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行之。” 他利用南通特定的地理环境,于 1899年创办了大生纱厂,在纺织业中率先走上了抵制洋货的道路。荣氏兄弟很崇尚张謇,认为中国只有 “多立工厂”,发展工业,才能 “杜侵略”、“抵外货”。 1905年1 1月苏州资产阶级成立商会,积极投入抵制美货运动和立宪运动;1906年 5月,商会招集各业筹集 30万元底股,筹备成立苏省商办铁路公司,迫使清政府同意苏商铁路 自办。
近代苏商除兴办企业,发展教育外,还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如:修建桥梁、道路、津渡和水利扶孤、恤贫、丧葬、等善举。不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教育发展,还帮助当地人们度过难关,改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