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原始时代的瑶族先民,以狩猎为生计,以采集为辅。每当狩猎或采集满载而归时,人们聚集而欢,这便是最初的舞蹈萌芽。如狩猎归来的人们相聚狂欢时,或高兴呼喊,或模仿捕捉野兽时的动作,或装扮成四处窜逃的野兽跳跃,用简单纯朴 的动作和粗犷豪迈的呼喊再现整个狩猎过程,从而形成了最初的舞蹈动作。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模仿动物的动作,是狩猎者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所引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番的冲动,他就再度从事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自己独特的狩猎舞。”这类反映早期狩猎内容、模拟动物的形体形态、表现动物习性以及展现狩猎场面的舞蹈,在瑶族民间长鼓舞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 “羊角长鼓舞”和 “七十二套赶羊做鼓长鼓舞”,生动地再现了瑶族狩猎的情景,再现了古代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
随着狩猎和采集向游耕农业的过渡,一些反映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舞蹈也相继出现。如广西贺州瑶族《三十六套做屋长鼓舞》有 “找屋宅基地”、“量地”、“挖地”、“平屋地”、“找木”、“砍木”、“削木”、“背木”、“立柱”、“架码”、“割茅草”、“夹茅草”、“抛茅草”、“盖顶”、“压顶”等三十六套动作,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瑶族人民不断迁徙、找地建房的流离生活。平地瑶的 “芦笙长鼓舞”则包含了很多表现播种、耕田、收割、庆丰收等水稻耕作的内容。不管是长鼓舞的内容,还是长鼓舞的舞蹈动作 ,从中都可以窥探到瑶族人民生产劳动的场景。
2.2 广泛群众性
随着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瑶乡人民也迫切要求活跃文化生活。长鼓舞带有广泛的群众性,既为瑶族群众所喜爱,又易组织开展,而且多在各种节日及秋冬季高原农作较为清闲的季节举行,不影响生产,方便群众参加。长鼓舞对活动场地的要求不高,打麦场、草坪等都可以成为活动场所,体育器材可以就地取材,经费花销不多。这对培养群众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瑶族地区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都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在瑶族地区,广大城乡都有群众自发组织开展长鼓舞,小至一个家族、一个村落,大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能参与其中。由此可见通俗性和广泛性也是长鼓舞的基本特征之一。
2.3 文体交融性
瑶族长鼓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群众的喜爱。它源于民族崇拜先祖的传统文化,又在生产劳动中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缩影,长鼓舞广泛的交融性是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存动力。
交融性首先体现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外部。长鼓舞融民俗、体育、舞蹈、民间文化、社会风尚、生产劳动和民族心理等多方情况[2]从多方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民族发展的活化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