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吴文化:璀璨深邃的星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一

  无锡吴文化研究迄今为止,已有近30年的时间。回顾这一过程,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状况,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评价泰伯奔吴功绩时,说法完全是一致的:泰伯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改变了江南落后、蛮荒的面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观点,当然是以往史学界传统的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巨大影响力的体现。

  把江南,或者说是吴地,视为蛮荒的不发达地区,也曾是很多古人的观点,不论是杰出的司马迁,还是不少其他的史学家,大都持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观点,这是我国数千年政治、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造成的心理定势,也是古人受当时考古方法与手段不科学、不发达的限制,因而对于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不了解,造成了视野与认识方面的局限性,不足为怪。

  随着考古学等学科介入吴文化研究,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史前文化考古与研究不断有新突破、新发现、新成果出现,使得人们知道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与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同样璀璨夺目,同是伟大的中华文明的源头。于是,现在论及泰伯奔吴作用时,可以看到已有新的认识、新的铨释出现。例如,前不久无锡一学者撰文说,“太伯、仲雍奔荆蛮,文身断发,是投奔发达地区”;“‘荆蛮’是地名,‘文身断发’是文明之举,不是‘荒蛮’和落后的代名词”等等。这样的表述,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见解。

  无锡吴文化研究中出现观点这样180°的巨变,提示人们,正确了解与认识泰伯奔吴前的吴地文化——先吴文化是多么的重要,这对于今后进一步的吴文化研究提升水准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先吴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它们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二

  仰韶文化——以住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正统”源头的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命名。陕西西安半坡村是这一文化的重要遗址,其中有居住区、陶器窑场及氏族公共墓地等。当时的原始先民已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如刀、斧、锛、凿之属;能制作较为精致的骨器;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沙红褐陶为主,并彩绘几何图案或动植物花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还饲养猪、狗等家畜。据碳-14法测定,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处于我国史前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河姆渡文化,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故名,其遗址至1973年才开始发掘,虽比仰韶文化迟发现半个世纪,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但其内容、内涵却与仰韶文化一样灿烂。据碳-14法测定,河姆渡文化距今也是约7000年,也处于史前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文化原始先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采集、渔猎和畜牧,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等,由于一些遗址发现水牛骨头较多,有人推断当时的家畜还应包括牛;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等;骨器制作广泛,相当精致,有农耕用的骨耜、骨镰,有渔猎用的骨制镞、鱼镖、锥等,而骨哨是狩猎用具,也似可视为最早的吹奏乐器;有骨雕、象牙雕艺术品;普遍使用黑色陶器,分为釜、罐、盆、盘、钵等多种,并大量饰以稻穗纹及其他动植物花纹。

  尤其要指出的是,河姆渡人所住房屋以木桩为支架,上面再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房屋基座,再在其上立柱、架梁、盖顶建屋,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这种在冬季能最大限度吸纳阳光取暖,夏季则可遮阳、通风、避湿,非常适合温暖湿润地区居住的房屋被称为“干栏式建筑”。很明显,它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半地穴房屋在风格、建筑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由于这种“干栏式建筑”的科学性、先进性,7000年过去了,云南一些地方的人们至今还居住着同样设计原理的干栏式房屋。

  与仰韶文化能覆盖黄河中下游地区一样,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这说明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与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确是一样地璀璨夺目,同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

河姆渡文化之后,在现今江、浙、沪长江三角洲地区,接着发展的史前文化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其中距今约为5300年至4000年的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现今江、浙、沪的太湖流域,是我国史前文化中一个十分耀眼的亮点,被认为是中国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之一。

  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先民以稻作农业生产为主,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但已出现了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多为小型工具或饰物,史称“铜石并用时代”。当时人们已能制作石犁用来耕田种植水稻;以麻、丝织物做衣裳(在一处遗址出土的丝带、绢片,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早的丝织品);陶器制作普遍采用轮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木器制作品有桨、槽、盆、杵锤等,制作木桨,意味着当时人们已经使用舟楫作为交通工具;人们仍然居住干栏式房屋,但在良渚文化时代后期已在居住区周围建造城墙,构建城市——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文化遗址2006年至2007年的考古发现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约400个足球场大小,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北京大学一考古学家称之为“良渚古城”,并说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堪称‘中华第一城’”(但浙江有史学家曾对此质疑,撰文认为“城墙只是宋代以后的水坝”)。

  然而,良渚文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玉器制作。出土的大量玉器,品种有琮、璧、珠、管、坠、璜、镯、蝉等,它们精雕细琢,展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准,令人叹为观止。外方内圆的长筒形玉琮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性玉器。1995年笔者赴常熟市采访时,承蒙该市博物馆特许,曾零距离接触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玉琮,浅绿色琮身外方内圆,匀称精细的线条把整个琮身分为6节,镌刻的人神兽面纹唇间还伸出一对獠牙,手感莹洁润滑,原始先民以玉琮作为媒介与天地沟通,卜问未来,祈求福祉,而笔者把握玉琮却刹那间似与5000年前的原始先民产生了“心灵感应”,仿佛看到了他们在碧水绿林间正用不知名的工具在磨制抛光这种珍贵玉器的身影,真有“妙处难与君说”之感。而在当时加工方法、工具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原始先民是如何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玉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至今还是一个谜。

  马桥文化,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持续了近千年的时间,它的晚期与黄河流域的夏商相对应。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因此指出:“这种文化下限相当于商代晚期,当吴太伯、仲雍来到太湖流域时,他们所面对的应该就是这种马桥文化”。这个观点很重要、很关键。如同他曾为吴文化定义,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延用至今一样,李先生的这一“判词”,实际上又给先吴文化作了定义。

  泰伯奔吴发生在3100多年前,而先吴文化就是泰伯到达吴之前的当地文化,也就是史前文化。就无锡地区而言,先吴文化——更远的旧石器时代不提,从新石器时代考察,它的发展脉络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至马桥文化与吴文化“接轨”。无锡本土的考古表明,半个多世纪来已发现多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遗址及遗物。如马家浜文化的赤马嘴遗址、崧泽文化的仙蠡墩遗址、良渚文化的高城墩遗址等;鸿山遗址有马家浜文化层、良渚文化层,并出土了精美的玉琮;据某考古学家2008年的报告,阖闾城遗址存在有马家浜文化层、马桥文化文化层,并称“胥山湾以马家浜文化遗物为多”。    所有这些都说明先吴文化在无锡的内容、内涵也是相当丰富又深广的。

  三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存在着先后的传承关系,但人们也注意到,它们之间在很多方面相互联系却又比较少,甚至有时还存在着中断的现象。例如,大约4000年前,灿烂的良渚文化就非常神秘地消失了。

  良渚文化这一奇怪结局,成为了考古界研究与争论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在1999年举行的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资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将当时关于良渚文化突然消失原因的争论归纳为3种不同观点:一是洪水灾害论。认为4000年前从淮河到太湖流域的广大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水,彻底冲毁了良渚文化;二是气候严寒论。认为那时曾出现过300多年的冰期,气温下降彻底摧毁了稻作农业,以农业为生的良渚原始先民无法生存,导致良渚文化中断;三是内因消亡论。认为当时社会内部矛盾激化,引起激烈冲突,使得良渚文化毁灭。

  然而,对这3种观点也有不同争鸣意见。有人从气候环境学分析认为,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灾害持续时间较短,不可能突然冲毁已经发展与存在千年之久的良渚文化。对于气候严寒论,则指出那时可能出现过冰期,但不会因此出现很冷的严寒气候,因为从地质时代研究,当时为全新世中期,全球气候总的还是比较温暖的,北半球即使出现过短时间的寒冷气候,那么北方所受影响要比南方大,但事实是与良渚文化同时期的北方龙山文化等仍在蓬勃发展,所以,地处南方、受影响较小的良渚文化不可能因气候寒冷,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内因消亡论,则认为从中国历史看,内部改朝换代频频,但从未见中华文化因此消亡的,因而质疑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